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54770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城市规划与建设云南建筑20065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规划为例刘志安刘仲字(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228)摘要: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建设规划为例,阐明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非常规性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并初步探讨在实际的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关键词:村庄规划;欠发达地区;一般性;非常规性村庄,是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它有别于城镇,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其规划也有特殊性.近年来,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庄的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但由于对欠发达地区村庄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认识不够,使村庄

2、的发展普遍缺乏整体性和发展的后劲;因此,对于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的特征及规划布局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地带,除昆明周边外均属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落后.本文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为例来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庄的发展特征及其规划要点.1村庄规划的一般性问题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中,涉及村庄规划的国家级规范只有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村镇规划标准两个文件.按照这两个文件的指导,村庄规划一般应参照村镇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编制;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地也都是按照村镇规划标准进行编制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实际的村庄规划往往是发达地区编制的较多,所以

3、具有一些普遍性的规律和问题:1.1我国村庄的共同特征1.1,1规模小,布局分散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和便于耕作管理的要求造成的.在一个乡域管辖范围内,有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和集镇,形式上是分散的个体,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在生产,生活,文教,服务和贸易等方面形成网络结构体系,呈金字塔形分布.1.1.2村庄类型多样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巨大,造成各地村庄在结构布局形态,社会经济职能,民俗民风,生产特点乃至建筑风格等呈现多样化的格局.1.1.3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村庄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的不同,造成村庄的规模,分

4、布密度,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1.2村庄建设发展的一般性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以往村庄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概况起来集中表现为:土地浪费严重,资源利用差,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难以培育工商业文明,生产要素市场难以建立,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和村庄自身特色缺失等八个方面.1.3传统村庄规划的体系构建根据现有的两个法规文件的规定,村镇规划包含村镇体系规划,村镇(庄)总体规划和村镇(庄)建设规划镇规模,地形条件,片面追求笔直的山,水大环境特征为依据,研究人居性的,独特的城镇风貌.宽阔道路.其结果是资金投入加大了,建成的城镇落人俗套,没有特色可言,甚至破坏了生态环境.城镇规划应体

5、现它特有的环境空间个性.由于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候,山,水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城镇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镇区别于其他城镇的环境空间特点.城镇规划要以城镇所处的28与山水的关系,在规划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环境要素,将它们有机地组织到城镇景观中去,将城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起来,达到山,水,城共生,共存,共荣的和谐统一.综上所述,城镇规划只要准确地确定城镇性质和规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与发扬当地所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则不难创造出具有鲜明个参考文献:1】裴杭.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19912】张钦楠.试论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建筑,2001年第8期3】李先逵.中

6、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建筑,2001年第8期收稿日期:20060516城市规划与建设云南建筑20065三个层次;而涉及村庄规划的主要是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且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常常将后两个层面的规划合并编制,统称为村庄规划.实践证明,村庄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的合并能够提高规划的效率,有利于村庄长远发展与当前建设需求的结合,便于操作实施.1.4村庄规划所涉及的一般性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村庄规划在内容上所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口与用地的合理计算,村庄的规划布局,村庄的道路交通,村庄公建设施的配置和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保护等方面,这些问题在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王富更,城市规划学刊第16

7、3期)中有过深入探讨,此处不再赘述.2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非常规性问题2.1山地多,耕地少欠发达地区的村庄一般位于山区,生存,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山区的村庄通常会依托一小片平地进行耕作,而村庄建设多依山而建.由于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无其他产业支撑,从而导致经济长期不发达.如明格村,全村耕地面积41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8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1亩,远远低于平原地区的耕地数量.只有林地较多,林地面积2050亩,占总面积的34.17%,但由于国家的山林保护政策,林木的经济效益无法发挥.2.2区位偏僻,远离中心城,镇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通常都远离中

8、心城市,甚至远离中心镇,集镇,这种区位条件也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之无法受到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无法参与社会化人生产的分工协作,长期以来只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自给自足的进行缓慢发展.如明格村离罗平县城较远,长期只能依靠所处九龙瀑布景区的外围区位接待部分游客餐饮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明显.2.3人口数量少,素质低由于发展的滞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主要依靠其自然增长而增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对宽松,通常这些地区自然增长率会比较高,但如果考虑到机械增长因素,人口多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迁移,且其速度高于自然增长,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应当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这也就导致了该地区长期以来人口数

9、量稀少,劳动力不足,人口素质低下,并且人口的结构也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如明格村的总人口只有不到600人.2.4社会及市政基础设施落后欠发达地区的村庄没有经济能力改善社会和市政基础设施;很多村庄没有上下水没施,没有小学,图书室,医疗室等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卫生条件差,生产生活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2.5法治观念,管理观念滞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欠发达地区的村民由于长期为生计奔波,忙于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其经济形式具有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的特征,长期脱离社会化生产分工和协作,导致其观念的落后,封闭,尤其是法治观念的缺失和村庄管理层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形势.对规划重视不够,经费不足,即使编制了

10、规划,也难得到管理层的透彻领会和真正认可,难以真正落于实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编制村庄规划,更应当注重规划编制的过程,应当注重对村民普法教育,对村庄管理者更新治村理念.2.6少数民族聚居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很多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南诸省尤其突出.一方面这会加强该地区发展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蕴藏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文化,也为其发展带来有利条刊.3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要点(以明格村为例)3.1明格村现状问题分析3.1.1道路系统:现有的道路系统尚未完善,道路普遍偏窄;对外交通道路仅为35m,且宽窄不一,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过境路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质量较差的水泥路;村内入户

11、道路衔接不通畅,断头路较多;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无停车场,车辆在村中乱停乱占.3.1.2村民住宅:住房布局较散乱,住宅间用地难以利用,浪费现象较严重;房屋为较旧的砖木结构,一般为12层,日照通风条件不良,质量较差,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新建的砖混农家乐建筑,外墙瓷砖的做法与整个村落的原始建筑风貌格格不入;乱搭乱建现象较为严重.3.1.3公共设施:小学规模太小,教学设施不完善;缺少幼儿园;村内元卫生所,村民就医困难;村内商业店铺凌乱,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314市政基础设:村内排水不成系统,污水无处理设施;村中乱拉电线的现象较重,存在火灾隐患.3.1.5环境卫生: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闲置空地内

12、和排水明沟垃圾较多;居民家庭为露天厕所或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差.316景观环境:建筑特色没有统一,原始村落风貌有被破坏的迹象;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河流岸线不规整.3.2规划内容与思路针对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明格村实际,笔者认为其村庄规划在满足基本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尤其应当突出重点,抓住中心,避免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所谓重点和中心也只能有一个.对于几百人的一个村子,村庄规划的内容与其遍地开花,不如集中力量研究好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经济滞后).明格村经济主要依靠基础农业,附带旅游餐饮接待服务,所以明格村29城市规划与建设云南建筑20065的发展在做好农业这个基础的前

13、提下.尤其强调特色农业的发展,走以农带商,以商促农的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做好几个方面,不能贪大求多.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布局村庄发展用地.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理顺村内道路交通.处理好内外交通的联系;改造村庄生活环境.包括卫生,生活,生产,旅游接待环境;营造特色村庄景观,包括建筑风貌的统一,突出明格村的自然景观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排水,电力电信,污水处理等;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为将来作为旅游餐饮接待区的建设打下组织基础.3.3功能布局的调整依据突出重点,本次规划在用地调整上将使两个村落(上明格村和下明格村)的空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空间,更

14、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规划区形成一轴,一带,三片的格局:一轴:即原穿越整个村庄的主干道构成发展主轴.一带:即一条滨江绿化带.三片:以现状形成的居住村落形态,将整个规划区分为三个片区,即北部村民居区,南部村民居区,以及位于河道两侧的新规划居住和管理片区.3.4村庄特色规划明格村有山有水,环境优越;规划在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力求将山,水,绿地,村庄各项用地融为一体.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将当地民居文化的特色融人村庄建设之中,使山区村庄环境和景观特色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营造出山中有村,村内有水,水绕村行的自然村庄特色形象.规划将村庄的特色设计集中30在以下方面,形成有主有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色系列.一种风貌:即以自然村落的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风貌.两大特色:紧紧抓住山,水,村相依使山青水秀成为村庄最突出的两大特色.山青:对村庄周围的山体加强绿化,使之成为村庄的绿色背景.有山之处,建筑布局依山就势,相得益彰.水秀:充分利用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