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544882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宁夏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综(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一中201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 2012.09命题人:张媛、黄文燕、王健玮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家从我国腾冲热泉中分离得到一株硫化叶菌,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表述错误的是A青霉素不能抑制其细胞壁的合成 B为高温酶的潜在来源C无拟核结构 D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2下列有关

2、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D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3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甲 B. 丁 C.丙 D. 乙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B碱性染料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

3、细胞壁D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5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 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化C. 一直保持稳定 D. 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6右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代表染色体 B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D中遗传物质的数量比是2:2:4:1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B C D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

4、.2LS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2mol铝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被还原水的分子数为2NAC0.1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氮原子数目为0.2NAD电解精炼铜,当外电路通过2NA个电子时,阳极溶解铜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9. 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精矿在阳极浸出的反应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3Cu25Fe2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B还原剂是S2和Cu,氧化剂是Fe3C氧化产物是S,还原产物是Cu2和Fe2D当转移1 mol e时,有46 g CuFeS2参加反应10N2、O2、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充分

5、反应后,体积变成原体积的7/9(同温同压),则原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为 A324 B144 C432D55811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和强酸反应时生成Zn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ZnO22-。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MgCl2、Zn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到过量,各溶液中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与MgCl2、ZnCl2、AlCl3三种溶液一一对应的正确图像是 A B C D12.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3某

6、溶液仅含Fe2+、Na+、Mg2+、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D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

7、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A. 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B. 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C. 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D.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5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

8、原来相比A挡板对球的弹力增大B滑块对球的弹力一定增大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D拉力F减小16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17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水平面上,A、B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A

9、、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作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则A.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B.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 F D. 在两次作用过程中,18如图所示,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19如图所示,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飞机上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0依次从a、b、c水平抛出甲、乙、丙三个物体,抛出的时间间隔均为T,

10、三个物体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三点,若ABl1、ACl2,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甲 t乙 t丙B飞机的加速度为C物体乙刚离开飞机时飞机的速度为D三个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总在一条竖直线上20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 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0vmin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21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1、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100 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第卷(必考题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22(4分)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

12、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23(10分)右图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本实验中,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当做小车所受的_,用DIS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在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中,_ (选填“需要”“不需要”)同时在小车上加减砝码。(2)根据在某次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选填A、B、C、D其中一项)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3)控制变量法是

13、一种实验研究的方法,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_。序号抛出点的高度(m)水平初速度(m/s)水平射程(m)10.202.00.4020.203.00.6030.452.00.6040.454.01.2050.802.00.8060.806.02.40A.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B.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C.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D. 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24(15分)如图所示,静止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的纸带,其上有一质量为m1.0 kg的铁块,它与纸带右端的距离为L0.5 m,铁块与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用力F水平向左将纸带从铁块下抽出,当纸带全部抽出时铁块恰好到达桌面边缘,铁块抛出后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0.8 m已知g10 m/s2,桌面高度为H0.8 m,不计纸带质量,不计铁块大小,铁块不翻滚.求:(1)铁块抛出时速度大小;(2)纸带从铁块下抽出所用时间.25.(18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以一定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将质量m1.0kg的小物块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