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544605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120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内容(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局部 专业根底知识一、地图制图一地图的根本知识1、掌握地图的定义与根本特征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那么、运用制图综合理论、应用地图符号系统,将地球外表缩绘于平面上,以到达反映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变化与开展的图件。四个根本特征:数学法那么、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2、掌握地图的根本功能地图功能定义:地图效能及作用的抽象概括。包括信息传输功能、信息载负功能、模拟功能及认知功能等。地图信息传输功能:地图是空间信息的图形传递形式,是信息传输工具之一。编图者须充分掌握原始信息,研究制图对象,结合用图要求,合理使用地图语言,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用图者须熟悉地图语言,

2、深入阅读分析地图信息,形成对制图对象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地图信息载负功能:地图是信息的载体,可容纳大量信息。地图模拟功能:地图作为再现客观世界的形象符号模型,不仅能反映制图对象空间构造特征,还可反映时间系列的变化,并可根据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式、图形数字化及数字模型,经计算机处理完成各种评价、预测、规划及决策。地图认识功能:包括通过图解分析可获取制图对象空间构造及时间过程变化的认识;通过地图量算分析可获得制图对象的各种数量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可获得制图对象的各种变量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地图上相应要素的比照分析可认识各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比照分析,可认识制图对象的演变与开展。发挥

3、地图认识功能,就要充分发挥地图在分析规律、综合评价、预测预报、决策对策、规划设计、指挥管理中的作用。3、掌握地图的分类地图分类是根据地图某些特点及指标对其进展归并及区分。可按多种标准及方法分类,如地图比例尺、制图范围、地图内容、地图用途、地图形式等。地图比例尺决定地图内容表示的详细程度与地图量测精度。如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大于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按制图区域范围自然区及行政区分为全球地图、半球地图东半球、西半球地图、大洲地图如亚洲地图、欧洲地图等、大洋地图如太平洋地图、大西洋地图等、自然区域地图以高原、平原、盆地、流域等为范围,如青

4、藏高原地图、四川盆地地图、黄河流域地图等与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省区地图、县地图等。按地图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地形图与普通地理图。后者分为自然地图与社会经济地图人文地图,必要时还可分出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环境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貌、气候、陆地水文、海洋、土壤、植被、动物等部门专题地图,每一部门还可细分假设干图种;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政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财经贸易、文化、历史等部门专题地图,每一局部也可细分为假设干图种;环境地图包括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自然灾害、疾病及医疗地理等部门专题地图。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地图及专用地图,专用地图包括航空图、宇航图。

5、航海图、交通图、旅游图、教学图等。按地图形式分为单幅地图、系列地图、地图集。按使用方式分为挂图及桌面图等。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触觉地图盲人地图、立体地图、发光地图、数字地图、屏幕地图、塑料地图、地球仪等。二熟悉地图的地理要素的内容地图地理要素是地图上最根本的地理内容。是具有位置、分布特点与相互关系的地理实体,是普通地图上的根本要素。包括水体、地貌、土质与植被等自然要素与居民地、交通网、政治行政界限、工农业设施与文化遗迹等社会经济要素。水体有江、河、湖、海等;地貌有各类平原、山地、丘陵及各种特殊地貌;土质植被有沙漠、森林、灌丛、草地、沼泽等。居民地包括城市、集镇、乡村等;交通网包括铁路、公路、航运

6、等及机场、车站、港口等附属建筑。它们在地图上的详细程度、精度、完备性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尺,比例尺愈大,表示地理要素愈详细,随着比例尺的缩小,内容概括程度也相应增加。此外,地图性质与用途不同,地理要素内容也有很大差异。如政区图一般强调行政区划界限与各级政治中心:旅游地图强调风景点、游览区及旅游效劳设施。地图三要素构成地图的根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它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与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所以又通称地图“三要素。1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根底。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根底。它保证地图的准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

7、点位、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在大范围内保证多幅图的拼接使用。数学要素,对军事与经济建立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因此,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与社会经济要素如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与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与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三地图符号定义:表示地图要素的空间位置、质量与数量特征的特定图形记号或文字。1、了解根本图形变量定义:人的视觉可以区分的形状、尺寸、方向、色彩、亮度、密度等根本图形元素。地图上能引起视觉变化的根本图形、色彩因素称为视觉

8、变量,也叫图形变量。视觉变量是构成地图符号的根本元素。1967年法国贝尔廷领导的图形实验室经过多年的探讨,提出图形外观的差异是改变了形状、尺寸、方向、两度、色彩与密度的结果,称为视觉变量。近30年来,许多学者在肯定了他的视觉变量理论的同时,提出了多种构成图形要素的方案。我们认为,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根本要素,它包括: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五个方面。在细分时,颜色的三个特性可以理解为独立的视觉变量,而网纹中的三种组合,也分别具备视觉变量的特征。1形状变量 是视觉上能够区别开来的几何单体。对于点状符号来说,符号本身就表达了形状的变量。形状变量在线状符号中是一个个形状变量的连续,在面状符号中是

9、一排排形状的连续,而不是整线段或整个面积同属一个形状变量。2尺寸变形 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衡量尺寸变量要从几何面的直径、长、宽、高与多边形的面积作比拟。3方向变量 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所谓方向变化是对图幅的坐标系而言,在整幅图中必须与地理坐标的经线或直角坐标线成同一的交角才不致混乱。4颜色变量 是最活泼的一种视觉变量。颜色包括颜色与非颜色,颜色具有色相、亮度、彩度三种特性,而非颜色却只有亮度特性。颜色的三种特性对制图来说各有作用,因而也可以各自成为一种视觉变量。5网纹变量 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网纹有许多种,可归纳为线划网纹、点状网纹与混合网

10、纹。就网纹的组合来说,主要表现在方向、纹理与排列上,并且以整体特征被感受。网纹的纹理变量由间距相等的点或平行线段组成,线段可以是虚线、实线或波纹线。点状纹理也称晕点,线状纹理也称晕线。网纹的排列变量由规那么或不规那么、抽象或象形的形状所组成。2、掌握地图符号分类1.按符号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四种类型:点位分布、线状分布、面积分布、体积分布。点位分布可以表现为:存在于一个独立位置的事物、离散的空间现象、一个测量控制点、一座城市等,代表一个地区的国民经济统计图形,也算做点位分布。因此,点状符号在地图上算作是一个定位点。线状分布指存在于空间的有序现象,如河流、河堤、道路、运输线,他们可能扩散成一个宽带,

11、以具有相对长度与路线为主要特征。因此线状符号在地图上是一个线段。面积分布指事物的占有范围、连续的空间现象。因此面状符号在地图上是一块图斑。体积分布可以推想为从某一基准面向上下延伸的空间体,例如人口或一座城市,可以表示具有体积量度特征的有形实物或概念产物,这些空间现象可以构成一个光滑曲面。因此体积符号在地图上可以表现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维模型。1几何符号根本几何图形构成的较为简单的符号形状特征:规那么与不规那么符号尺寸:分级与比率构造变化特征:组合构造与扩张构造2象形符号3文字符号地图符号可分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定性符号- 等级符号- 定量符号 3、熟悉地图符号设计的方法地图

12、主要是通过图形符号来传递信息的。地图符号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地图信息的传递效果。设计地图符号,除优先考虑地图内容各要素分类、分级的要求外,还应着重顾及构成地图符号的六个图形变量,即: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与色彩。其中,尤以图形的形状、尺寸与色彩最为重要,被传统的地图符号理论称为地图符号的三个根本要素。符号的形状:从图形角度出发,应使设计的符号图案化与系统化,并充分考虑到绘图与制图工艺的技术要求。符号的尺寸:设计符号尺寸大小时,必须注意它的地图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特点与读图条件等方面的联系,此外,要注意应及目视分辨能力、绘刻图与印刷技术能力相适应。符号的色彩:在地图符号设计上使用色彩可

13、以简化地图符号的图形差异,减少符号的数量,加强地图各要素分类分级的概念,有利于提高地图的表现力。在色彩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主要原那么:正确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符合地图的主题及内容,顾及印刷与经济效果。四地图分幅与编号;1、掌握地图分幅与编号的方法及原那么; 分幅:地图有两种根本的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与按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按矩形分幅时,相邻图幅以直线划分,每个图幅均为矩形。矩形分幅可分为拼接的与不拼接的。拼接使用的矩形分幅是指相邻图幅有共同的内图廓线,使用时可按其共用边拼接起来。墙上的大型挂图与工程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等大多采用这种分幅形式;不拼接的矩形分幅是指图幅之间没有共用边的,每个图幅都

14、有各自的制图主区,各分幅图之间有一定重叠,有时还可以根据主区的大小变更地图的比例尺。地图集中的分区地图通常是这样分幅的。 按经纬线分幅:按经纬线分幅时,相邻图幅按经纬线进展划分,每个图幅一般为梯形。故又称梯形分幅。它是当前世界各国地形图与大区域的中、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我国的根本比例尺地形图就是以国际的1:100万地图为根底,按经纬线分幅的。 地图编号的根本方法多幅地图中的每一幅图必须用一个特定的号码来标志,称为地图编号。常用的地图编号方法有行列式编号法、自然序数编号法、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等。我国的1:50万、1:25万、1:10万各比例尺地形图的原编号就是采用这种形式。2

15、、熟悉国家根本比例尺地图的分幅及编号。我国根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系统屡次改变,情况复杂,其演变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69年以前第一阶段我国根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完全是套用苏联的分幅及编号系统与方法留在1969-1973年期间二阶段,其分幅及编号系统与方法不变,只是对图幅代号作了大量改动;在1974-1989年期间三阶段,对原分幅及编号系统作了个别调整,对于图幅代号重新作了改动,但编号方法不变;1992年以后四阶段,开场实施直接在1:100万图幅根底上进展分幅,按行列式编号的全新方案。在新的分幅及编号系统中。1:100万图幅仍采用国际分幅及编号方法。1:50万-1:5千图幅的编号均以1:100万图号为根底图号,在其后接加某比例尺的代码与该图幅在1:100万图幅中所处的行号与列号。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个比例尺的代码依次为BCDEFGH。某比例尺图幅的行号与列号是将1:100万图幅按规定的纬差与经差划分成假设干行与假设干列,依照横行从上到下,纵列自左而右,按数字顺序从001开场,三位数字进展编号。新公布的地形图编号格式,它是由图幅所在的1:100万图幅的行号1位与列号2位,比例尺代码1位、本图幅位于1:100万图幅中的行号三位与列号三位共十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