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54255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名称:班 级:姓 名:学 号:成 绩:2022年 9月7日当代应届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就业率下降、预期薪酬与实 际薪酬相差大,求职过程中存在自卑畏怯或盲目自大现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大学生就业后人才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现象严重等。本文根据对XX大学应届 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针对本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统计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根据有 效问卷的统计,调查情况如下:性别 女 是 是否找到工作

2、否 满意 待遇是否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在工作一 段时间后 你是否会选择跳槽 不确定 是否认为能力缺乏,很难找到满意工作 是 否 二、针对本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所反映的问题一初次就业率不高 我的问卷调查中,在答复“目前你找到工作了吗?的问题时,有39 名学生 目前已找到工作,其中男生24 人,女生15 人。在未找到工作的61 名学生中, 男生占26 人,女生占35 人,可见男生在求职方面优于女生。二大学生预期工作待遇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之间具有相当差距 在答复“对于你的工作单位所提供的待遇,你是否满意时,只有15 名学生 表示满意,57 名学生表示一般,28 名学生表示不满意。三大学生

3、群体中普遍存在自卑畏怯,信心缺乏等心理障碍在答复“你是否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自己能力缺乏,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92 名学生表示赞同,只有8名学生表示反对。四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频繁跳槽 在答复“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你是否会选择跳槽这一问题时,有44 名受调 查的学生46 92 8 46% 92% 8%是 否 61 15 57 28 44 10 61% 15% 57% 28% 44% 10% 50 39 50% 39% 男 人数 50 比例 50%表示会跳槽,有46 名学生表示不确定,得视情况而定,只有10 名受调查的 学生明确表示一般不会跳槽。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高校

4、扩招影响 具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2022 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 年 的643 万增加到1945 万。2022 年,在校大学生已达3105万。2001 年,我国 高校毕业生为115 万,2002 年为145 万,2003 年为212 万,2022 年为280 万, 2022 年为338 万,2022 年413 万,2022 年495 万,2022年559万,2022 年631万,2022 年,高校毕业生到达680 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30 万的速度增长。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问题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 和欧洲等国的10

5、%左右。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 异、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在面 试过程中往往表现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咄咄逼人,结果往往是自己的优势是 用人单位所不需要的,而用人单位所重视的条件又不具备,到头来往往对自己的 优势估计过高,对自己的劣势估计缺乏而在求职中受挫。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六 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工资期望值集中在1000 元到3000 元之间。但近八成 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毕业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现象,主要表现在薪水福利、工作地 点、工作性质、开展时机和假期要求几个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却感到很无奈,由 于薪酬不高,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

6、,工作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伴随而来的自然是 就业屡次选择和频繁跳槽,这又造成了用人单位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戒备心 理。三短期就业和屡次就业成为就业主流脉象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生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不找工作,以后 未必找得到,不如先找到竞争不是很剧烈,条件待遇不是很好的工作,等到遇 到更好的工作时再毁约再跳槽也不迟。先就业再择业,成为许多大学生最现实的 想法。目前,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工作只是一份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工作。 他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跳板或“避风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并不适 合这份工作。兴趣、专业、薪酬、机遇与自己期望的不符,于是,跳槽之风兴起。 据资料显示,某银行

7、信用卡部 2003 年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至 2022 年流失 率高达 95%。显然,先就业再择业,已经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种趋势。四缺乏职业规划,对就业目标不明确,跟风现象严重 目前,很大一局部毕业生考研和求职同时进行,很多人存在这样一种心理:考 研求职两手抓。如果考研落榜,求职成功,自己同样很有面子。如果在求职过程 中得到一个好工作薪酬高,工作稳定,开展时机好,假期制度优异,大可以 放弃考研选择就业。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但凡考试一概参加,笔试面试决不放过,网上申请、校园招聘、 校外求职,“大面积撒网。殊不知,精力过于分散往往容易导致考研落榜,公 务员也未能考上,求职也未能找到一

8、份好的工作。五我国高等教育只重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缺乏工作 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据局部大学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强。但是,许多高校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际工作技能的锻炼和 提高。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很多大学生表示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市场脱节,很大一局部学生适应工作环 境的能力较差。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独立工作周期为 13 年。六局部学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 有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只招男性毕业生,女性毕业生一概不收。局部用人单位 表示,男性工作者面对压力、挑战时

9、更容易有突出表现。一家电力企业的人力资 源部领导说,因为他们招收的岗位都涉及到高压布线等工作,成年在外出差,工 作时不免爬上爬下,他们不招收女性职工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出于对女性的考虑 才决定只招收男性职工的。其实,女性的一些观点也影响着她们自身的求职道路。 许多女大学生只愿意找一些安稳、轻松、待遇好的工作,对于一些基层职业,认 为环境不好、工作性质不好、工作地点不好而敬而远之。四、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一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 解决当前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大力开展经济,只有不断开展经济,增加 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中存在的“就 业难的问题。国家

10、各部门应从就业招聘等方面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效劳,如制定 相关的扶持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关于就业信息的途径和平台。运用网络等媒介经 常及时的搜集、更换、发布各类人才就业招聘信息加大和加强网上招聘的力度、 范围,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积极地发现、宣传大学毕业生群体潜在的优势。 政府机构也可以通过创办大学生就业系统和人才信息网等,用资金支持、政策支 持来推动大学生就业。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局部大学毕业生存在盲目自信的现象。大学生虽然学历高,知识丰富,但缺乏 工作经验,当前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重视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甚于学历。大学毕 业生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在求职方面存在的缺陷,千万不能盲目自大,心高气傲。 想要

11、做大牌,就必须先做小卒。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存在着很大距离的。大学毕 业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刚刚毕业,没有商场的实战能力,缺乏经验不能敏锐的捕查 到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所以,不能太过理想化,应从实际出发,合理的制定目 标,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去完成目标。此外,大学毕业生还应当破除 “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重经济兴旺地区,轻经济落 后地区的观念。政府等有关部门也应当拿出局部资金支持学生到农村,到西部, 到欠兴旺地区实行考察、实习、开展就业效劳等。对于愿意到西部地区和遥远地 区开发、就业、开展的大学毕业生应考虑免除他们的助学贷款等作为鼓励。三破除自卑畏怯,充满信心面对剧烈的求职竞争,

12、局部大学毕业生存在自卑心理,使其缺乏竞争勇气,缺 乏自信心,面试过程中自卑畏怯。在面试过程中,大学生要破除自卑畏怯的心理, 将自己的优点集合起来,向面试官展现最优秀、最正确状态的自我。在阐述自身 优势时不要过分谦虚,开不了口,要敢于拉下面子想方法去争取,如果大学毕业 生过于自卑,应注意加强对自己进行信心、勇气方面的训练,力争在面试过程中 做到自信而不自大。四积极开展职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目前,很大一局部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面对就 业难的压力,多数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兴趣和职 业规划一点方案都没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前应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确 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规划,防止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 失败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做好职业定位呢?第一,了解自我。正确认识到自己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根据自己的观念、性格、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未来 可能的工作方向。第二,了解职业。了解自己选定的职业方向的工作内容、工作 形式、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仔细分析比拟,制定最终的职业方向与目标。此 外,在面试之前,大学毕业生应当对用人单位有一个全面、仔细了解,收集用人 单位的资料,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此,在求职过程中更能做到一帆风顺、左右逢 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