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54171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共同的责任 第一课 大家之家1、对团体的依赖和需求的感觉就叫归属感。 对校园生活的期盼,对老师同学的想念,就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集体的归属感。2、我们热爱我们共同的“家”,这个家“是”指:班级和学校3、班级和学校对我们的作用是:(1)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2)班级和学校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3)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第二课 我与我们1、集体是指: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团体。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1)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2)一方面,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2、。(3)另一方面,集体由个人组成。3、集体的作用是什么?(1)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就是因为人类发挥了集体的作用。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更为密切。(3)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班集体和学校集体,同时,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 影响到整个集体的利益和发展。4、我们应该怎么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集体由个人组成,集体中同时存在着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般情况下,个人利 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 些个人利益。(3)从长远看,提倡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4)坚

3、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 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5、集体主义指: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 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就是集体主义。6、个人主义是指: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 集体的利益,这就是个人主义的表现。7、小团体主义是指:一切以自己的小团体利益为中心,把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 益之上,一心谋取和扩大自己所在的小圈子的特殊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不 顾其他人的利益,不过大集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8、小团体主义的实质: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9、小团体主义的特点:

4、当小团体利益和大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10、小团体主义的危害:往往会腐蚀集体。11、团结的重要性:(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团结(2)我们的进步、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团结。12、如何做到真正的团结:(1)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不掩饰自己的缺点(3)对别人的缺点敢于提出诚恳的批评 (4)正确对待同学间的矛盾。13、真正的竞争:意味着对自己有信心,是在承认别人的长处,为他人喝彩的同时,努力发挥自身的潜力,争取超越他人,最终实现共同进步。14、为什么需要竞争与合作?二者关系如何?(1)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发展,有赖于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一个缺乏竞争的

5、集体,将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没有合作的集体,将一事无成。(2)合作与竞争看似矛盾,实质上时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共存才能促使集体形成合力,并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5、如何做到善于合作?善于合作意味着能够看到同伴的长处,与同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意味着为了集体的利益和目标,集体成员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不计较个人的一时得失,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尽心尽力。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常把这种善于合作的作风称作团队精神。16、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是以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成员的合作对于集体的成功至关重要,成功的集体离不开成员间的合作。第三课 承担责任1、树立主人翁意识指:在任何时候,任何地

6、方,只要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努力成为这个集体的主人,要为这个集体的发展做出贡献。2、承担责任的努力和代价:花费更多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牺牲个人的业余生活,甚至会耽误学习3、承担责任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不仅有利于集体,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锻炼了个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了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提高了处理事务的能力如果合理安排好时间,还有利于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4、承担责任的方式: 担当重大管理任务 为学校和班级争得荣誉 做好老师和同学交给的各项工作 管理好自己 承担责任,也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能偶挺身而出,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二单元 情感世界第四课 多彩情绪1、情绪的基本类型:喜、怒

7、、哀、惧2、青春期青少年的情绪特点: 比较敏感,但不稳定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变化迅速,但不持久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3、情绪的分类:正常情绪(有适当原因和反应适度的情绪)和不正常情绪(没有适当原因或反应程度不适当的情绪)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对个人健康和发展有利的情绪)和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对人的健康有害的情绪)。4、情绪的作用:不同的情绪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和成长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正常的、积极的或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也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积极作用(比如说能提高个人活动能力,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激励人勇敢地面对艰难困苦)。 不正常的、消极的或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

8、康,妨害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比如说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减弱人的体力和精力,使人的自制力下降)。5、调节情绪的途径和方法:认知调节 理智控制 合理宣泄:心理放松:行为调节:理性升华:通俗点说,就是遇到不好的事情或结果也要学会往好的方面想。6、情绪不完全被动的由事物本身或其结果决定。人的情绪不起于事件,而起于对事件的看法。面对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以产生不同的态度与想法。第五课 缤纷情感1、少年情感的特点:情感丰富,热情奔放2、培养高尚情感的意义:(1)情感的发展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培养。(2)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有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的情绪。(2)情

9、感是道德的基石。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3、培养高尚情感的途径和方法:感受理智:追求理智,追求科学,追求真理。体验道德:追求正义,追求善良,追求道德。欣赏美好:感受美的事物。4、爱国情感:是对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祖国的身后情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是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义务感。这些积极的情感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第三单元 无序与有序第六课 规则与秩序1、规则:关于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样做、不可以和不应该怎样做的约定。2、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规则分为:不同场所、不同活动、不同领域的规则 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10、 强制性的和非强制性的。3、强制性的规则:国家和地方的法规;非强制性的规则:乡规民约,各种风俗习惯;正式规则:社会制度、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非正式的规则: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4、为什么秩序来自规则(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规则保证我们的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规则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安全、和谐和文明5、生活中常见的规则:“落棋无悔”是下棋游戏和竞赛的规则。“越位犯规”是足球赛场的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是车辆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必须遵循的规则。6、校园规则及作用P49正文7、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53正文8、世界贸易组织的

11、含义、基本原则和宗旨:含义:世界贸易组织就是一个通过规范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的组织。基本原则和宗旨: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第七课 法律初探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保证实施;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在哪里? 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

12、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1)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2)法律具有协调人际关系,解决纠纷的作用。(3)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规范、调节、制裁、保护)5、法律与纪律规章、道德、宗教戒律的、区别:P57第2段、P58第1段6、生活中有些矛盾和纠纷的解决方式或手段: 通过双方协商 他人或组织调解 法律途径(最终途径)。7、青少年怎样维护法律在我们学习

13、和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即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 我们即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即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八课 心中的规则1、他律的含义: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2、自律的含义: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3、中学时期,是从被动地、被迫地遵守规则和法律开始,逐步发展为主动地、自觉地遵守规则和法律的转变。4、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是什么?(1)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这人的权利和自由。(2)只有遵守规则、遵守法律,才能拥有

14、真正的自由(3)无视规则,违背规则,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4)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使规则内化为自律要求,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5、慎独是指: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者做坏事,而要学的在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 6、遵守匿名世界的规则要做到:要善于上网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一身心 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第四单元 我们的权益第九课 少

15、年的权利1、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立法保护是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专门制定的法律。它规定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荣誉权,受教育权等16项。3、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成为国际法。公约宣告了18周岁以下少年儿童的各种合法权利。1990年8月,我国决定加入这一公约。4、未成年人不享有一切权利。第十课 谁为我们护航1、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家庭保护: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社会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