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53918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调查-以昆明市六所幼儿园为例张丽雯【摘 要】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人际关系系统与学前儿 童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就要回到学前儿童现实生活中, 从影响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各因素中寻找答案。对昆明市幼儿园学前儿童的 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了解昆明市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总体情况并提出行 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发展。The behavior problems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are the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

2、e relationships of the society, of schools and of families and children.The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s should be found from the real lives of the children and various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for the pre-school children in Kunming city helps

3、 to learn about the general situations of these children and put forward their viewpoints and suggestions and therefore,pushes their better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5页(P128-132)关键词】 昆明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行为问题;现状调查;男女差异作 者】 张丽雯作者单位】 昆明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

4、4正文语种】中 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受到越来 越多的人关注。在2010 年7月13日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后,国家相继出台 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前所未有的成为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的焦点。随着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同时,学前儿童幼儿 园生活压力、幼儿园班级中儿童间的各种竞争压力、来自原生家庭和所处社会环境 中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行为是人心理 的主要外在表现,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就成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表

5、征。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学前儿童行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超过了相应的年龄所 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是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2。目前, 我国对于学前儿童的关注也从过去的单纯只注重“身体健康”转向为注重“身心健 康”。昆明是我国东盟自贸区发展桥头堡战略地区的中心城市,学前儿童作为昆明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对云南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如何更好地促进昆明市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 题。因此,笔者对昆明市六所幼儿园的学前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 几点意见和建议。(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昆明6 所幼儿园,包括昆明市教工

6、二幼、昆明市第十三幼儿园、市 政府第一幼儿园、昆明市第十五幼儿园、五华区第一幼儿园和云南省省委机关幼儿 园,随机抽取年龄在3 5岁间的270名学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删除不合格 问卷以及有缺漏的问卷22 份,最后获得248份有效问卷。其中男孩12 3 人,女 孩123 人,3 岁年龄组71人,4岁年龄组83 人,5 岁年龄组94人。详见表1。(二)问卷调查法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包括48个选题,量表包含焦虑、冲动-多动、心身 问题、学习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指数 6 个因子,基本上概括了儿童常见的行为 问题。在样本测量的过程中,将研究涉及的两个量表装订成册,并加入了人口学因 素的调查

7、内容:父亲文化水平、母亲文化水平。由研究者向抽样的幼儿园负责人进 行说明,告知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要求测试时给予统一的指导语,按照量表要求认 真填写相关信息,在确定被试明确作答方式后开始测验。测验不限时,被试一般在 253 0分钟完成。(三) 统计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测量数据均由本人录入,之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18.0处理。以均值 和检出率作为统计指标,采用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四) 问卷回收情况 发放问卷共270份,收回27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以及有缺漏的问卷22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为91.9%.男童123人(49.6%),女童125人 (50.4%);3岁儿童71人(28

8、.6%) , 4岁儿童83人(33.5%) , 5岁儿童94人 (37.9%),平均年龄4.090.81岁。(一) 昆明市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270名学前儿童中,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学前儿童有35名。学前儿童行 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1%.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检出情况: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检出率分别为4.8%、 3.2%、 1.2%、 2%、6.5%和1.6%.对各因子检出率进行多重比较,各因子检出率之间存在统计学 差异(Pv0.05),品行问题和焦虑问题检出率高于其它各因子的检出率。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的情况可见表2。由

9、表2可知,在品 行问题因子上男童得分情况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同,女童则略高于全国常模;在学习 问题上男童略高于全国常模水平,而女童则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在心身问题因子上 男童和女童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冲动-多动因子上男童略高于全国水平, 而女童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焦虑因子上男童略高于全国水平,而女童明显高于全国 水平;多动指数上男女童都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二) 不同性别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270 名学前儿童中,发现有行为问题的学前儿童有35名。其中男童行 为问题检出有17 名,占13.8%,女童行为问题检出有18 名,占14.4%,两者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

10、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检出率比较见表 3。由表 3 可知,男童在品行问 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 4 个因子检出率上均高于女童,在品行问题 和学习问题2个因子的检出率与女童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 童在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检出率高于女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推论女童在心身问题和焦虑因子的检出率与男童在这个因子上的检出率差异 不显著。不同性别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比较见表 4。由表 4 可知,女童在焦虑因子 得分高于男童,而男童在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高于女童,男女童在多动 指数这个因子得分都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11、vO.05),因此,可以推断 男童与女童在指数因子得分差异显著。(三) 不同年龄组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情况3 岁年龄组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4.1%,4 岁年龄组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 率为14.5%,5 岁年龄组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3.8%,3个年龄组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比较见表 5。由表 5 可知,不同年龄组在 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各因子等方面得分 组间虽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不推论不同年龄组学前儿 童行为问题间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男女生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得分比较

12、见表 6。由表 6可知,3 岁年 龄组男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 -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女童, 而在焦虑因子上得分女童略高于男童,但这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岁年 龄组女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得分均高于男 童,仅在冲动-多动因子上男童高于女童,但这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5 岁年龄组男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上得分明显高于 女童,但这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身问题上男童明显高于女童, 而在焦虑问题上女童明显高于男童,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O.O5)。因此, 可以推论,3岁和

13、4岁年龄组,性别对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但 在5岁年龄组性别对儿童行为问题中心身问题和焦虑问题影响非常明显。昆明市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 14.1%,与其他地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研究 的结果比较:1高于2001年的全国平均水平(3%10%)3,原因可能是本次研 究与2001年相较时隔14年人们的生活发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前儿童在 成长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研究结果也与许多研究发现的学 前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结果相符。2低于2007年太原市 16.18%检出率4,这可能与昆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家庭亲子关系模式和学 前儿童教育机制等有关

14、。男女儿童在行为问题检出率上无显著性别差异,这与李秀 丽、宋芳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分与1978年中国常模比较的研究发现,本研究 中的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得分情况略高于全国常模;在心身问题因子上,男孩和女 孩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在心身问题因子方面分数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此外 在冲动-多动和焦虑方面,男孩和女孩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全国常模;造成以上结果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来自社会层面的原因: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前儿童在 成长中受到来自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冲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孩子在与我们的交往互

15、 动中受到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表现得更焦虑。这说明我们的孩子的行为问题 的发生率与我们各方面的恶劣“环境”成正相关;其次有家庭教育层面的原因,由 于居住条件、工作时间等原因导致的大多数学前儿童都处于隔代教育为主,亲代教 育为辅的状态,隔代教育更容易产生溺爱、娇惯等情况,此外,在家庭教育中“父 亲”更容易因手机等电子产品或其他原因的影响而缺席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这些 来自家庭教育中的各种误区都不利于学前儿童的成长;再次有源自儿童身心发展的 原因,如:剖腹产;食用配方奶粉与母亲缺乏亲自互动;不良商家在食物中添加大 量激素或各种添加剂打破了儿童身体内的激素平衡,激素中的雄性荷尔蒙会促使多 动;独生子女等都可能是造成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儿童的行为问题是社会、 家庭包括儿童个体本身等多因素形成的这个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因此, 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分在与1978 年的中国常模中的比较情况,儿童行为问题各个 因子的分数都高出许多。这个差异值得引起广泛的关注。从吉布森的生态心理学理论的观点看,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等 各种人际关系系统与学前儿童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就要 回到学前儿童现实生活中,从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各因素中寻找答 案。为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