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53811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三教学准备: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是一个不管什么时候,一想起就会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

2、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你收集了哪些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诗句或歌曲?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可以提示采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

3、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编小报等形式进行活动。活动的形式,最好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选择一个活动方案,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学习,彩排活动内容。小组具体商量内容、分工等事宜,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参与活动,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三、展示交流,体验乡情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

4、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分组列出节目表,把节目表在全班进行交流。以组为单位,围绕浓浓乡情表演,形式不限,可以是古诗诵读牵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挥毫泼墨画情思,可以是匠心独运写情思等等。组长抽签决定顺序,组员同时准备,齐心协力来比拼,准备时间10分钟。分组表演,评优激励。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其他组认真观看,认真评选。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评选出优秀活动小组、最佳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优秀设计小组等。开展组际竞赛,并采用荣誉与行动捆绑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并设置多种奖项,多渠道、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总结收获,引向课外款

5、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继续去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我们的家乡的明天出一份力量。第三、四课时(习作)一、诵读古诗,引发期待诵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谈谈诵读古诗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愿意为家乡出份力?家乡,有了

6、你们的参与而日新月异,变化多多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以诗引路,促使学生认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二、大胆想象,拓展思维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场面人,会有怎样的感慨。想象回家的历程。想象家乡的某处景观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打开思路。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三、交流积累,活化语言交流课内外积累的关于与家乡的好词好句佳段。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引导学生适当地加以运用。

7、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自行初改。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讲评中注意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表达自己感情角度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个体进步进行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分两种类型展示:优秀习作展示;进步习作展示,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习作的赏析、交流、评价,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一次良好的语言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等

8、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携手共进的目的。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能与同学就活动主题进行商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及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能大胆发挥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教学难点:根据主题策划活动,列出节目表,并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倾听与合作中活动,表演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表演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交际与习作的效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