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52457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分数认识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试用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重点:为什么必须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教学过程:引入:1、同学们都认识什么数?2、这节课我们来初步认识分数。3、猜想:这种数为什么会叫分数?准备:(一)分与平均分问题:6个苹果可以怎样分?方法:对几种平均分的结果提问。小结:象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是平均分。(二)分数的产生

2、问题:3个苹果可以怎样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份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说明:这就要求产生一种新数-分数。新课:(一)认识二分之一和二分之二1、认识二分之一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说明:2份中的1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2、认识二分之二演示:2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说明:这样的2份是2个1/2,也就是苹果的2/2。3、强化平均分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大小不同的2份。问题:2份中的1份还是这个苹果的1/2?为什么?说明:只有平均分成的两份,每一份才能用1/2表示。4、过渡:学生动手操作:折出图形纸的1/2;问题:怎样折出图形纸的1/2?方法:学生演示折纸的方法和结果。问题:如果大家继

3、续平均分,能得到正方形的1/4吗?(二)、认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方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展示折纸的结果。问题:为什么4份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它们有什么不同吗?这样的2份,3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方法:指一指哪是正方形的2/4;闭上眼睛想一想3/4是什么样?举起正方形的4/4;问题:为什么4/4是整个的正方形?2/4,3/4,4/4都和谁有关系?说明:1/4这样的分数很重要。过渡:如果继续平均分,还能得到几分之几呢?(三)、认识三分之一和三分之几出示:一根钢管问题:要得到钢管的1/3需要怎样平均分?出示:一个圆观察:钢管的1/3和圆的1/3问题:你又发现什么?说明:把谁平均

4、分了,得到的分数就是谁的。(四)加深理解出示:花瓣图,看图说分数小结:1/2,2/2,1/3,2/3,3/3.都是分数;几分之一都很重要,有这样的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学生举例(五)看图自学1,看书:P178页(学生边看边说)2,说一说:对分数又有了哪些了解?3,反馈:看图写分数、读分数(1/9)(5/9)(4/9)(9/9)巩固练习:1,判断:图1的红色和绿色部分各是线段的几分之几?图2中的绿色部分是线段的5/8吗?2、猜想:出示不平均分的苹果图问题:每一部分不是苹果的1/2,大概是苹果的几分之几呢?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准确呢?学生总结: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九

5、年义务的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整数以外的一种新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在此以前,对于分数学生或是听说过,或是见到过,还有的是略知一二。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确实是学生们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为此,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知道分数的作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

6、主动探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一、注重学生的感悟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自己都认识哪些数?猜想以下分数是怎么回事?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愿望后,顺应学生的猜想去分一分。例如:给学生6个苹果,让学生随自己的意愿去分,学生简直是五花八门,在多种分法中学生自己归纳出平均分的特点后,再继续分,就是有目的的平均分了。正当学生兴高采烈地平均分3个苹果、1个苹果时,一个突发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平均分得的结果用什么数表示呢?在学生们试图用整数表示失败后,他们自发地感悟到需要产生一种新数了-这就是分数。二、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直观演示,学生比

7、较深刻地认识了二分之一;以此为基础接着认识的是二分二。就此顺应学生的思维,继续认识的是四分之一和四分之几。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动手折纸的操作,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在多种折法中认识了四分之几的分数。教师趁机稍加点拨,如果再继续平均分能得到哪些分数?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他们自己来判断、辨析1/6和5/6有什么关系?5/6、5/8、5/7为什么分子相同分母不同?这样有具体到抽象,加深了对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三、注重知识的结构特点本节课抓住平均分这一重点内容,以其为主线贯穿始终。这条主线横向连着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来表示,并且几分之一和几分之

8、几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纵向深入到不平均分得的结果,不能用一个分数表示,但可以用其它的分数表示。例如:把一个苹果分成一大一小两块;把一个正三角形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这样分得的结果是不能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的。在得到学生的认可后,适时地加以引伸:怎样能使这一小块苹果也能用分数表示?怎样使三角形中的每一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在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四、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感染力;2,联系实际巧设悬念;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才能;3,教学手段新颖多样,课堂教学充满激情;4,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平等交流、相互评价;本节课从设想到实践力求有所突破,同时肯定会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还请老师们多多指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