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与补角》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52226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角与补角》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余角与补角》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角与补角》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角与补角教学反思鹿寨县初级实验中学 谢映雪在数学组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运用参与教学模式来上了余角与补角这堂公开课,现将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总结如下:一、成功之处这是一堂探讨概念性的课,本着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的原则,上这堂课我没有设计比较花炮的东西,而是比较实在地把学生所要掌握的内容一点一点的教给他们,从学生的掌握情况看,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首先,在课堂设计上,我先介绍了余角的概念以及互为余角的性质,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补角以及得到互为补角的性质。在教学中我给了每位学生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充分体现了师生交流、同伴交流、小组互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在游戏与

2、活动中主动探索,体验发现带来的快乐;在展示,交流成果的同时,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强化了自我展示的欲望,从而自觉生成 了浓烈的学习探索热。最后在总结的时候, 我采取了列表格的形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清楚的看出互为余角与补角的区别和联系,更能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和完整化;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发散了他们的思维,把数学知识一生活实际问题联系了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时很有用。二、教学不足之处本节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中还是放得不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我自己讲得太多,给学生的时间 还不够充分。跟学生的交流也不够,学生接受的多,思考的少,因此导致了课堂内容单调,没有达到一种“开花”的效果,而且时间分配上前紧后松,把握不当。特别是在游戏“找朋友”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得出用字母表示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的通式 ,上课的时候也没有抓住学生闪光点。通过这次运用参与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的公开课,我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尽可能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优势,尽快改正自己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