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楼宇管理系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52207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MS楼宇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BMS楼宇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BMS楼宇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BMS楼宇管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BMS楼宇管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MS楼宇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MS楼宇管理系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MS楼宇治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书浙江中控2021-1-13#1概述32工程总体设计32.1设计原那么32.1.1开放性和标准化原那么 32.1.2先进性原那么32.1.3可靠性原那么42.1.4可扩充性原那么42.1.5可维护性原那么 42.1.6兼容性原那么42.2系统结构设计 42.2.1 BMS产品套件逻辑部署 42.2.2 BMS套件物理部署 53楼宇治理系统BMS介绍63.1 BMS的设计和开发理念 63.2设计依据63.3设计原那么63.4系统分析 74 BMS开发使用操作说明 74.1建筑自动化系统组成 74.2系统结构84.3系统功能94.4子系统的接入144.5子系统的接入要

2、求144.6设备配置清单15#1概述BMS是建筑物治理系统 Buildi ng Ma nageme nt System 的缩写,BMS系统处于智能建筑物治理系 统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IBMS的根底设备限制层和信息治理层之间.它以开放的楼宇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为核心,广泛实现与消防报警限制系统、安保系统、一卡通系统 以及车库治理等子系统的综合集成,并具备与CAS系统和0A系统的根本集成功能和实现更为广泛集成根底的,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局部,是各弱电子系统的集成治理系统,起着统管全局、集 中监视,实现协调优化运行和联锁限制功能.充分利用B

3、MS在楼宇治理系统产品的成功经验,结合BMS业界领先并在多家重大工程实施的建筑自动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应用效劳器技术、平安技术、用户授权治理系统以及备份技术等先进 的主流技术,为监控平台系统集成工程建设提供总体解决方案.2工程总体设计2.1设计原那么2.1.1开放性和标准化原那么为了使系统在现阶段能和已有的各个业务系统有效连接,在以后能够方便地扩展和连接新的业 务系统,升级时底层不出现大的改动,有效地保护前期的投资,必须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通用性. 因此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将广泛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和协议.2.1.2先进性原那么为了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够保持较长的生命周期,BMS的设计

4、和开发采用行业中先进的软件技术、标准、中间件和数据库产品.首先,系统设计将以楼宇治理为核心,通过对楼宇治理的深入分析,一方面可以进行可视化的 流程设计,另一方面通过治理系统对系统的整体业务流程进行集成,重组,从而保证了系统的设计 理念上的先进性.其次,通过楼宇治理系统系统可以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统一整合,使各个应用系统不再各自孤立,实现整体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真正提升工作效率.在各种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使用基于XML的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将简化数据交换方式,降低投资本钱.保证了现有系统的充分利用.系统的数据传输系统使用基于JMS标准的消息传输中间件,数据的传输采用主动的 PUSH推模式,有效解决传统

5、分布式系统集中访问系统中央效劳器,对网络和主机产生的巨大压力.系统和现有的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包括因特网、固话、移动、SMS短消息技术、 WAP技术等相结合,采用统一的信息交换技术,将信息业务、寻呼业务、电子邮件业务、移动业务等异类通讯 业务有机地集成在该综合监控治理平台中,为系统操作提供个性化的简单、实用、即时的信息发布效劳.2.1.3可靠性原那么BMS提供双机备份的 Cluster策略,能够保证一台机器出现异常后,另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切换,保证治理系统正常运行.2.1.4可扩充性原那么由于平台要能够连接现有的和将会出现的各种不同的业务系统、应用系统,平台必须具有良好 的可扩充性.整个平台应用软件

6、系统的构建采用基于组件的技术,便于系统的扩充.适应分布环境特征,整个系统涉及面广,涉及的系统技术环境、业务环境复杂,具有典型的大 型分布式应用的特征,采用基于业界分布式计算的工业标准实现.BMS提供了实现了分布式工作流模型,模型支持远程子过程调用,实现了流程的远程调用.2.1.5可维护性原那么为了方便计算机系统维护和治理人员的使用,BMS采用了简单、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多种输入方式.通过图形化的操作、治理界面,维护人员可以轻松地完成对整个系统流程以及流程相关的配 置、治理.2.1.6兼容性原那么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多种软硬件资源,连接其他的应用系统,BMS具备足够的兼容性,能够跨平台、跨操作系统、

7、跨数据库.整个系统使用基于VC的技术,保证了系统对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的兼容性;系统使用数据访问中间件,保证了系统对各种不同数据库的兼容性;基于统一数据交换 标准保证了系统平台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能轻松地进行连接.2.2系统结构设计2.2.1 BMS产品套件逻辑部署BMS治理系统中逻辑部署,如下列图:其他接入17V-K电 OW険飢W:序轉水札3? i O电悌逆#I擢督 詬i识.电子童S网络监控、系统监控和环境监控等系统监控事件由BMS平台集成限制,并进行自动或经人工.#:乡/ Wmb接入/变配电能照明一排水ft弟图1-2建筑自动化治理系统结构图BMS各层之间通过以太网或现场总线进行通信,每层内部通

8、过通信总线或电缆进行连接,对应的通信网络包括 BMS中央局域网和分系统限制总线.BMS中央局域网采用遵循ISO的OSI协议标准的以太网;不同的分系统其限制总线都各不相同,很难寻求统一的标准,但分系统特别是BA、FA、SA等系统应是应用较为广泛、获得较多支持的产品,在其限制总线上应有同其他设备连接 的通信接口.系统集成的主要任务是 BMS监控治理中央的硬件连接和软件设计.分系统监控计算机除了完 本钱系统的监控和治理功能外,各自通过以太网后其他接口与BMS中央相连接,交换和共享信息.系统设计以满足大厦的要求、减低安装开支及困难、提升经济效益为原那么,并尽量维持住户的平安.为了配合以上的原那么,系统

9、设计有以下的安排:本系统设置一台 BMS效劳器,一台BMS监控治理工作站,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行和综合管 理,并建立弱电系统数据库,同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其它子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BMS系统客户可通过标准浏览器In ternet Explorer监视观察、限制整个系统运行情 况.整个软件图形界面友好,全中文方式.4.3系统功能BMS各分系统都具有独立的硬件结构和完整的软件功能,在实现底层物理连接和标准协议之后,由软件功能实现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是系统集成的关键内容.BMS效劳器是整个BMS的信息中心,系统信息流示意图如图1-3所示.正常情况下,流通的主要是综合监视信息、协调运行和优化限制信息、统计治理信息等;发生紧急或报警事件时,及时传输报警和联动信息.完成集中监视、 联动限制治理功能;信息存储、共享、查询与打印功能;对信息的多媒体显示和报警功能.BAS w 11/ i5“P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