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521559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蔬菜加工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授课:XXX目 录 1水塔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2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作业指导书 3收购、前整理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4漂烫间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5冷藏库消毒作业指导书 6人员洗手消毒作业指导书 7消毒液验收、配制、使用作业指导书 8消毒剂购置入库前浓度测定作业指导书 9工作服、口罩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0厂区防(灭)鼠作业指导书 11职工健康检查计划 12废水、废渣、垃圾管理制度 13厂区公共厕所管理规定 14化学药品管理规程 15运输车辆及工具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6洁区场地、设备、设施、工器具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7速冻机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8外包装间等清洗消毒作业

2、指导书 1.水塔清洗消毒指导书 1. 目的 生产期间每季度对水塔进行一次清洗消毒,以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确保水的安全卫生。 2.职责: 2.1动力科科长负责贯彻该作业指导书。 2. 2水工班班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动力科科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水塔的清洗消毒工作。 4.内容 4.1首先切断水源,排放塔内清水 4.2放完后施工人员进入水塔,打开塔内排污管排放塔内沉淀物 4.3用清水冲洗、打扫直止没有污物为止。 4.4用漆铲铲除塔内四周硬质水垢残留,水垢排入下水道。 4.5由施工人员用硬板刷带水刷洗池壁污垢四次,待检查没有水 垢后再用塑料刷

3、清洗内池壁。 4.6塔内清除干净后,并用清水反复冲洗,直至没有污垢,将排水管口堵止。 4.7向塔内进水至正常水位,加入次氯酸钠,使塔内水的有效氯含量为100PPM,消毒4小时。 4.8 4小时后,由水工将清毒水放干净,再用清水冲洗,进行换水4次。 4.9感官检查,使用前进行感官检查,如检查不合格,重复前程序。 5相关记录 水塔清洗消毒记录 2.二氧化氯发生器操作作业指导书 1.首先将盐酸来料配制成9的盐酸溶液(盐酸用白色塑料桶存放)。2.将亚氯酸钠来料配制成7.5浓度的亚氯酸钠溶液,(原料用兰色或绿色塑料桶存放)。 3.等各种原料配成后,放入运行捅内,可先开启手动按钮,用发生器的泵将药液输入管

4、内。 4.一切正常后先打开进出水伐,启动管道泵使加氯器管道中浮球升至感应器之上并进行排空气。 5.后开总电源开关,进行至二氧化氯发生器工作. 6.加氯器屏幕显示浓度为128.8G/H。 7.盐酸不能与亚氯酸钠存放在一起,要分开存放,以免发生爆炸。 8.水泵及水处理装置在加工车间工作时要打开,加工车间结束后再关闭水处理系统。 9.水处理室只准操作人员进入,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10.操淮人员应经常观察水处理系统中盐酸及亚氯酸钠的用量,当亚氯酸钠及盐酸药液低于最低位时,要补充至最高位。 11.操作人员要和公司化验人员密切配合,加强水质管理。 12相关记录:二氧化氯发生器监控记录 3收购、前整理清洗消

5、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收购、前整理场地清洗消毒的操作行为,保证其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等处于清洁状态。 2职责 21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22卫生班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车间质检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收购、前整理场地的墙面、地面、分级筛、跳豆机、去壳机、拣豆、输送线、提升机、水槽、工作台、刀、模具、刀板、剪刀、清洗池、塑料筐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4内容 41收购、前整理场的清洗消毒分生产前、后和生产间隙进行。 42清洁用品,包括塑料刷、扫帚、水池、塑料桶、自来水、100PPM含氯消毒水。 43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 431清扫:应清除地面、墙面和各种

6、设备、设施、工器具中的杂物、残留物。 432冲洗:用扫帚等工具和清水进一步洗、扫、刷,清除一切设备、设施中的杂物、泥污等。 433用含100PPM有效氯的消毒液对墙壁、地面、设备设施进行喷雾或浇洒消毒。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434检查所有清洗消毒过的表面,如发现任何残留痕迹,重复431433步骤操作。 44生产前的清洗 每天开工前,分别用自来水对场地、设备、工器具进行冲洗。 45生产加工间隙的清洗消毒 451清除场地、设备、周转筐、工作台、工器具、清洗池中一切杂物、污垢等。 452用自来水分别对上述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彻底冲洗。 453清洗池每使用1小时,必须彻底清洗换水

7、一次。 454检查所有清洗过的表面,如发现任何残留痕迹,重复451 453步骤操作 5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工器具清洗消毒执行、检查记录 4漂烫间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漂烫间清洗消毒工作,保证其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处于清洁状态。 2职责 21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22卫生班长负责对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质检员对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漂烫间墙面、地面、提升机、漂烫机、周转筐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4内容 41漂烫间的清洗消毒分生产前、后和生产间隙进行。 42清洗用品包括塑料刷、塑料桶、自来水、100PPM含氯消毒水。 43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 4

8、31拆卸漂烫机上的盖子及其它容易拆卸的部件,使其各个部件都能得到清洗。 432冲洗,用自来水对墙壁、地面、提升机、漂烫机、周转筐进行冲洗,或用塑料刷进行刷洗,清除表面及内部所有残留、残渣。 433消毒:关闭放水阀门、机(池)内注满清水,开启蒸汽阀门,使机内水温升到90以上,并开启蒸煮机,输送带转动,使热水与机内、表面充分接触时间不低于5分钟,然后放掉热水。墙壁、地面、提升机用100PPM有效氯消毒水均匀泼洒消毒,使其接触3分钟以上。 434感官检查所有已清洗消毒过的表面,如发现残留,重复431-433步骤操作。 44生产前的清洗 每天生产前对漂烫机、提升机、墙面、地面用自来水冲洗一遍。 45生

9、产间隙的清洗消毒 451每天更换漂烫机内水一次以上(视产量大小) 452用自来水冲洗地面、墙面、提升机、周转筐 453每间隔4小时,用100PPM含氯消毒水均匀泼洒提升机一次,使其充分接触3分钟以上,再用清水冲除消毒剂残留。 5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工器具清洗消毒执行、检查记录 5.冷藏库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每年生产前对冷库进行熏蒸消毒,消除霉菌等微生物的危害。 2.职责 2.1车间主任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贯彻 2.2冷库管理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质检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冷库的消毒工作。 4.内容 4.1 清除库内所有产品 4.2 库内除

10、霜后,用清扫工具将库内打扫干净。 4.3计算好冷库容积和过氧乙酸及高锰酸钾用量。 4.4 18%浓度的过氧乙酸纯品1g/m3与高锰酸钾粉0.33g/m3 放入砂锅或脸盆等容器中,关闭冷库消毒2小时。容器内先放高锰酸钾,再倒入过氧乙酸。 4.5 打开库门,用风机排除库内气味。 4.5 质检员负责消毒效果的监督检查。 5相关记录;冷藏库消毒记录 6.人员洗手消毒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生产前进入洁区的人员进行洗手,消毒,更衣,换鞋以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 2.职责 2.1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该作业指导书 2.2更衣室负责人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车间质检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11、本作业指导书对人员的卫生管理是有效的。 4.内容 4.1车间门口检查 非车间生产及管理人员,未经总经理批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准进入车间。 患有手外伤,皮肤病、腹泻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进入车间 长指甲、佩带妆饰物的人员应剪指甲,去掉妆饰物后才准进车间。授课:XXX4.2检查合格,允许进入车间的人员到更衣室更衣。 4.3洗手:湿手,滴上皂液,两手反复搓洗,然后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干净。 4.4更衣:先戴好帽子,前部头发不得外露,穿工作服全部头发不外露,戴口罩。 4.5手在50PPM消毒液浸泡2分钟以上,手碗以下部分应全部浸在消毒液中。 4.6在感应水笼头下冲洗去手的消毒液后,并用干手纸擦干方可进

12、入加工场所。 4.7手消毒后,如有污染,必须重复4、54、6程序。 4.8人员的卫生情况应记录在记录表中。 4.9生产期间,其它人员,如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参观人员等进入,必须按4.1-4.7执行。 5相关记录 51加工人员进入车间检查记录 52加工过程中人员出入车间台帐 7.消毒液验收、配制、使用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消毒剂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消毒效果,防止对食品和食品接触面的污染。 2.职责 2.1采购员负责采购有合格证明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消毒剂。 2.2质检员负责消毒剂的验收、配制。 2.3质检科负责本作业指导书实施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消毒液的验收、配制和使用

13、的管理。 4.内容 4.1采购的每批消毒剂,采购员应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或产品质量检验证明等的相关证明。 4.2进厂的每批消毒剂,进公司时,由质检人员进行必要的感官检查和数量验收,并索取产品合格证明,内容应有该批消毒液或药品的生产日期、浓度,并保留存档:并通知实验室取样化验有效氯含量并在盛放消毒剂的桶上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消毒剂的生产日期或进货日期、品名、浓度。 4.3消毒剂应加盖贮存:并专室存放,专人配制。杜绝污染食品和食品接触面。 4.4车间质检员应按照卫生标准操作观范规定的浓度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间长,应补充消毒液,以保持一定浓度。有的消毒液应按规定要求定时更换,配制人员首先应对各消毒点所使用的容器体积进行计算并记录在册,先计算水的重量,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和药液有效浓度,确定加入液的量,以达到配制浓度的准确,对配制好的消毒液用比色法测定其实际浓度,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及时调整,加工用水的加氯,按加氯器的操作规程执行。 日常使用的消毒液配制方法: 4.4.1消毒液的配制公式 C=(C1+L1)(L1+L2) L1=C*(L1+L2)/C1 C消毒液浓度(PPM) C1母液浓度(PPM) L1母液用量(升) 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