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支护施工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520394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锚支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锚支护施工方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西平县人民医院病房楼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九月十八日 2 审 批 页 批准: 审核: 编制: 3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1.2场地地层分析及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 2.1设计原则 2.2设计依据 2.3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2.4 基坑支护设计 2.5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第三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1项目部人员配置 3.2组织措施 3.3土方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3.4支护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3.5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第四章 确保工程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4.1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4.2确保

2、工期的保证措施 4.3确保工期对建设单位的建议 第五章 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1主要管理措施 5.2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4 5.3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六章 主要施工机械及人员计划需用量 6.1主要施工设备需用量计划 6.2劳动力计划 第七章 周边环境及协调关系的措施 7.1环境保护措施 7.2协调周边关系的组织措施 第八章 雨季施工措施 第九章 基坑应急措施 第十章 施工图纸 5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拟建西平县人民医院病房楼工程,主楼:13层,地下一层车库;附楼: 5层,地下一层车库。基坑开挖深度为7.2米。拟建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

3、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根据周边环境及造价人才 网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等规范规定综合考虑,本基坑开挖应为分层进行,开挖与支护紧密配合。 1.2 场地地层分析及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位于西平县东关,现人民医院院内东部偏北。属洪汝河冲积平原地带,地形平坦。 地层及地基土层描述 西平县人民医院病房楼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拟建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土,场地相对平坦,无液化,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 冲洪积平原,工程监理场地比较平坦。 拟建场地勘察深度内地下水为潜水类型,根据地质资料,

4、地下水位埋深自然地面下3.60m,历史最高水位为1.5m左右,水位年幅度在1.2m左右,属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通过地下侧向径流人工开采和蒸发排泄。 6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分析结果,在钻探所达 第层: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和粘土组成;层底埋深2.302.90m。 第层:粉土,场地普遍分布,褐黄色,密实,湿。局部夹薄层粘性土,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层底埋深0.402.90m。 第层: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铁锰成分及灰白色泥质成分。干强度高,高韧性,摇振反应无,切面光滑。层底埋深1.604.10m。 第层:粉质粘土

5、,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铁锰成分及灰白色泥质成分,局部粉质含量高。干强度低,低韧性,摇振反应无,无光泽。层底埋深9.5012.40m。 第二章 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 2.1 设计原则 (1)安全第一,确保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全过程的边坡稳定与安全。 (2)确保基坑四周邻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与稳定。 (3)有效缩短支护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 2.2 设计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2)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3)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深度范围内,

6、均为第四系地层,岩土主要为粘性土。钻探揭露范围内依据其岩性和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分为以下4层: 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西平县人民医院新建病房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基坑支护方案论证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7.2m。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坑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粉土和粉质粘土,结合邻近场地经验,土方开挖应按照确定的基坑边界和坡率分层、分段进行,边坡附近不留孤岛、土柱,每层开挖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可超挖,随开挖随支护,开

7、挖过程中应做好安全监测、基坑支护的协调配合工作。 根据西平县新建病房楼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图、现场情况、岩土工程报告并结合实际经验,该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支护体系。 支护的优点是:投资少、工效快、随开挖随支护、不占用独立的工期。 2.4 基坑支护设计 支护设计参数选取 1依据勘察报告,本工程综合楼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 2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显示各土层参数得出以下设计方案:剖面设计详见图纸。 8 2.5基坑支护施工工艺 为更好的保证基坑安全性,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中,基坑周围地面3-5米内严禁超载,在雨季施工过程当中应做好坡顶和坡底排水。

8、工艺流程: 钉杆制 边坡修 成孔钉杆安 注浆 挂 钉头固定喷射砼 开挖与修坡: a机械挖土边坡按1:0.3控制,其余用人工修整,清除坡顶及坡面上的虚土。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土方挖运施工 基坑支护施工 降水施工 土方竣工验收 9 b土钉墙施工区内根据土钉的排距,每步挖土深度最多不超过2.50m。应注意每排土钉喷射混凝土养护最少24小时后方可挖下一步土。 钉杆制作与施工: 钉杆制作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各排钉杆长度、直径,将加工合格的钉杆置于孔的中心位置,每隔2.0m焊接一个对中支架,钉杆长度偏差?30mm,注浆应确保饱满,钉杆用加强筋纵横连接成一体,钉杆头应与加强筋焊接牢固。 锚杆制安 下料应

9、整齐准确,误差不大于50mm。 凿土钉孔: 成孔前应根据施工设计图标孔位,先用钻机引孔,土钉孔径130。锚孔内渣土应清理干净。钻孔时应注意观察,随时掌握土层情况。如遇障碍物可以偏移孔位,个别情况下不能成孔的不影响边坡整体稳定。 正常情况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孔深允许偏差:?100mm 孔径允许偏差:?5mm 孔位允许偏差:?100mm 成孔倾角偏差:?5 锚杆进孔 在成孔后,立即将锚杆进孔。 锚孔注浆 制浆水灰比: 0.450.55。 压浆前应检查压浆设备压浆管、注浆管等是否完好、畅通。待管路连接后可用清水压注检查,确保设备和 10 管路运转正常,无漏浆、爆管等问题发生。 一旦锚杆入孔安装后,

10、应及时压浆。注浆压力宜不小于1.5MPa,注浆至锚孔孔口溢出浆液时,方可停止。 挂网: a、采用钢筋?6按网格200200mm b、网筋的竖向搭接长度为300mm,水平搭接长度为200mm,铁丝绑扎隔一个格绑一道,网筋搭接处绑2道扎丝。 c、铺设钢筋网前,先调直钢筋。 d、边壁上的钢筋网宜延伸至表面,其长度不小于1000mm。 e、加强筋焊接:加强筋采用二级16mm钢筋,加强筋必须与土钉主筋焊牢,外焊挡块,加强筋搭接要有一定的焊接长度,达到10d,单面焊接。 喷射砼施工: 砼厚80cm。在工作面情况不好时可进行初喷。 配合比:水泥:沙:石子=1:2:2 在施工中应掌握喷射角度,喷枪水量及共风压

11、力,减少回弹量及砼流淌现象。 第三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1项目部人员组织 11 3.2组织措施 建立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人管成线、群管成网”、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每道工序完成后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验收和报验。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经过的各个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作步骤等,经过分析研究,分类归纳,加以改进

12、,将处理方法制定成规章制度。 强化全体管理、施工、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项目经理 技 术 员 安 全 员 资 料 员 送 样 员 12 全体人员进场后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技术要领、质量目标和完成任务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方法,做到以优质的岗位工作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严把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主要材料必须有原材料合格证方可进场,碎石、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毕后,均应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互检,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实行工程技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

13、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有效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在开挖和施工过程当中密切注意坡壁的动态变化。 施工机械设备必须专人操作维护,熟悉机械性能与构造,巡回检查注油部位,使机械保持良好运转状态,禁止非专职人员开停机器。 (10)现场施工人员都必须服从命令指挥,加强纪律,按操作规程作业,出现违章事故者,必须追查责任,赏罚分明。 3.3土方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土方开挖的边坡坡度,视开挖过程中土质的稳定情况,边坡坡度适当予以调整,确保土方边坡的稳定性。 为防止机械超挖,当机械挖土接近预留土层时,应及时进行高程测量,并每隔一定距离插入标高控制杆,便于司机控制最后一层土的开挖厚度。 为防止超挖,在预留人工开挖土层前,应及时进行高程测量, 13 并每隔一定距离插入标高控制杆,便于人工开挖预留土层。 为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在地面上距坑上口边1000mm处设内高外低的泛水坡,防止雨水流入坑内。 为防止雨水对基坑进行浸泡,在基坑开挖完毕后,建议沿坑底四周距离垫层300mm处设置排水沟,并在基坑四角设置集水井,用水泵抽出基坑,导入地面排水沟。 为保证基础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建议在地面上距离基坑上口1000mm的地面处,沿四周用钢管设置围护栏杆。 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