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51965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启新书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准聚焦 平川三年实现脱贫本报记者 高子发 通讯员 赵宗幸 曾雪洁 平川是随白银恢复建市而成立的市辖区,是甘肃重要的能源新能源工业基地,西北最大的陶瓷建材生产基地。平川虽然是一个工矿城市,但农村入口占总人口的半数之多,属于省上确定的17个“插花型”贫困县区之一。12个贫困村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当严酷的偏远干旱山区和采煤塌陷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经济发展特别缓慢,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极差,脱贫难度较大,脱贫成本很高。人们说,平川精准扶贫,就是啃硬骨头,打攻坚战,任务十分艰巨。区委书记高云翔告诉记者,平川要在2017年实现全区1560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并积极探索建立预防返贫的长效机制。为此,

2、我们在研究吃透省委“1+17”、白银市委“1+18”扶贫攻坚方案精神基础上,结合实际新增加了宣传、维稳和非公企业助推精准扶贫3个方案,形成了“1+20”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围绕中心、培育产业、精准聚焦、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和“583”的目标任务,深度融合推进“1236”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以确保2015年5000人、2016年8000人、2017年3000人实现稳定脱贫,三年消除贫困的目标。区长胡建伟表示,平川将紧盯年度减贫目标任务,确保扶贫政策向贫困村倾斜,帮扶力量向贫困村倾斜,资源整合向贫困村倾斜,产业扶贫向贫困户倾斜,技能培训向贫困户倾斜,金融扶贫向贫困户倾斜,舆论宣传向精准扶

3、贫倾斜,工作重心向贫困乡村倾斜“八个倾斜”,实现用好一批政策为民惠民,动员一批企业助推扶贫,建设一批项目服务乡村,发展一批产业富民增收,帮助一批劳动力就业创业,撬动一批资金助力发展,引导一批舆论倾心关注,健全一批制度落实责任“八个一批”。点面结合 分类施策 今年冬天第一场瑞雪,把群山环绕的白银市平川区复兴乡装扮得银装素裹。“好兆头啊!”深山里面尽管早已是寒意渐浓,但川口村魏家沟社的乡亲们,心里却热浪滚涌。大家聚集在街头,兴致勃勃地宣扬着党的扶贫政策,津津乐道地述说着自家的脱贫路数。拿到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三方带动”模式第一年4000元分红的贫困户刘东林老两口,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啊,真真是

4、没想到!”同样,这个村贫困户何彦龙家中也是喜气盈门。一家人整修鸡舍、购买鸡苗、调运饲料,忙的不亦乐乎。老伴儿姬莲芳说,前几年就想多养些养鸡,但是没有动力用电,每天粉料、搅拌、清粪等劳动繁重,加上资金不足,一直小打小闹,很难扩大规模。今年通了动力电,有了专项贷款,养鸡规模发展到2000多只,效益也就好起来了。多年来,由于贫困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转移就业,留守人口普遍老、弱、病、残、小,劳动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参与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贫困农村“造血”功能弱化。同时,贫困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发展无门路、生产无技术、外出务工难,在农村规划实施扶持的种植项目中,又因为劳力紧缺,后期管护很难到

5、位。针对成因,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平川区通过激发内生动力,切实解决一部分贫困户普遍存在缺土地、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的“四缺”问题。通过统筹帮扶资金力量,有效解决另一部分贫困户因学、因病、因灾、因自身发展力不足等特殊因素致贫的实际困难。突出重点 夯实基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平川区牢固树立“一号”意识,认真抓好的“十件大事”之一。按照“八个倾斜”和“八个一批”,区上聚焦贫困群众用水、用电、行路、住房等问题,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目前,全区已安排扶贫资金33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895万元,开展整村推进复兴乡山李村和王家山镇大营水村扶贫工作。完成甘涝、川口、拉排3个贫困村

6、道路通畅工程10.3公里,12个贫困村村社道路建设工程30.3公里。完成种复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工程,解决了复兴乡甘涝、川口、李沟3个贫困村108户、47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筹措资金90万元,用于贫困村农田水利设施维修改造。投资430万元,开工建设李沟、甘涝、川口三个贫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743亩;投资200万元,在共和镇常崖村整理土地622亩。此外,全区实现了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种田、黄峤两乡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全区7个乡镇成立了乡级电商服务站,设立电子商务发展基金,每年预算安排15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形式鼓励农特产品网上交易。产业支撑 富民增

7、收 为了突出产业培育,补齐发展短板,平川紧盯国家和省上实施精准扶贫的历史机遇,依托特色优势,培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今年,全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和脱毒马铃薯种植8.73万亩,新改扩建日光温室550亩,发展露地蔬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6.388万亩,在12个贫困村初步形成中药材、脱毒马铃薯、旱作玉米、林果、菊芋、瓜菜、小杂粮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新增规模养殖场2个,发展规模养殖户60户。全区新增龙头企业38家、家庭农场15家、专业大户21户,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0个,其中贫困村新增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2家,专业大户1户,专业合作社56个,贫困户参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组织实现全

8、覆盖。全区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发展到20个。非公企业 结对帮扶 非公企业结对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平川特色”。平川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大力开展非公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编印家庭收支明白册,开展农民感恩教育,拓展了脱贫攻坚的空间。为此,平川精心制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筛选经营状况良好、整体实力较强的61家非公企业结对帮扶全区所有行政村,每个企业结对帮扶5户贫困户,共305户。截止目前,非公企业累计到位帮扶资金860多万元,吸纳贫困村劳动力到企业务工600多人,有12家企业为农户提供了养殖、种植、专业技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培训,帮助30户贫困发展养殖业。有1

9、6家企业给贫困户提供了现金、物资、药品等资助,累计资金达20万元。有13家企业帮助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太阳路灯共计100盏,硬化村庄道路3条,修缮贫困村村部6座。有8家企业为20户贫困户硬化院落、铺地砖、修房屋。根据贫困人群的收入结构和支出情况,精心编印了平川区家庭收支明白册,全区最终识别出的3688户贫困户每户一册,既有利于联户干部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好分析和跟踪服务工作,也有利于区上做好贫困户收入统计监测分析工作,达到精准计算精准脱贫的目的。扶贫先扶志。平川还开展了“四感念四增强”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感恩教育活动,让“知恩感恩报恩”、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农民自发的心声、自主的意识和自觉的行动。(原载2015年12月23日甘肃经济日报一版)1基础教育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