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51608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综合检测试卷综合检测15(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检测(15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既成B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C诐辞知其所蔽D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解析】A项,“莫”通“暮”;C项,“诐”通“颇”;D项,“闵”通“愍”。【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B德之不修修:培养C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反:返回D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作:起立【解析】C项,反:复、再。【答案】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解析】B项,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

2、独立性,助词。A项,其:代词,他,自己/副词,大概,或许。C项,夫:发语词/男子,“夫子”,指丈夫。D项,而: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承接,而后。【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B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C宗庙之事,如会同D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解析】A项,“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人的配偶;B项,“衣裳”古义指上衣与下衣,今义指衣服;C项,“会同”古义指诸侯会盟之事,今义指跟各方会合起来。【答案】D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子服尧之服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宰予昼寝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

3、析】A项为名词作动词,其他为名词作状语。【答案】A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

4、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

5、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6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救陈,军于城父军:驻军,驻扎B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疾:弊病,弊端C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使:让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病:忧虑,担心【解析】C项,使:假如,如果。【答案】C7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子被困陈蔡的窘况的一组是(3分)()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6、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君子亦有穷乎弟子有愠心ABC D【解析】是说陈蔡大夫派人围困孔子,还没有谈及“窘况”;是说孔子遭困却依然讲诵弦歌不断,表明他的乐观;只是子路的问话。【答案】C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C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

7、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D孔子与三个弟子的对话,反映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子路的小心谨慎、讲用务实,子贡的坦诚直率、敢于质疑,颜回的信念坚定、能言善辩,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解析】D项,把“子路”和“子贡”颠倒位置,应该是“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子贡的小心谨慎、讲用务实”。【答案】D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4分)译文:_(2)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5

8、分)译文:_【答案】(1)我想,也许是我们还不够仁爱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也许是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得分要点:意、仁、知、邪、宾语前置句式。每错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2)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得分要点:既已、修、用、有国者、被动句式和判断句式。每错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参考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

9、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被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的人。”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

10、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我想,也许是我们还不够仁爱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也许是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假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

11、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

12、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显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2分)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

13、,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

14、”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解析】渝,改变。【答案】B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解析】A项,第一个是介词,到;第二个是介词,与,跟。B项,第一个“而”表修饰;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