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513423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 目 录1、加大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投入 不断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2、实施西瓜地图 规范摊点管理 3、立足科学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 努力开创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4、凝心聚力激情干事用心惠民,努力把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好管理好服务好5、因地制宜搞好污泥处置 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6、以城市桥梁信息化管理为抓手 提升城市桥梁安全监管水平7、实施城管执法重心下移 统筹城乡建设管理 8、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9、大力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 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10、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 加大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投入 不断提升

2、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 (2011年2月28日) 按照座谈会要求,我把济南市城市供水行业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简要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供水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济南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公用事业局也十分重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在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面作简要介绍。 一、城市供水设施现状 济南市现有水源地11处,水厂10座,加压站23处,直径100毫米以上输水干管2500千米,设计常规供水能力111万立方米/日,储备供水能力69万立方米/日,供水服务面积230平方千米,供水人口250万人。目前,实际日供水量

3、约71万立方米。 二、近年来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实施了低压片区供水管网升级改造。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用水条件,十一五期间,投资近2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低压片区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改造低压片区70余处,使30万居住在5楼以上的居民的用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积极推进供水厂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工作。为进一步改善城市供水水质,十一五末,济南市争取到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是针对黄河下游地区水源系统复杂多变、污染严重等问题,以饮用水水质全面达标为目标,开展多水源优化配置、水源生态修复、水厂深度处理、管网安全输配、预警监测业务化平台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的系统工程,拟在通过工程改造、

4、水质监控技术完善和安全运行优化,进一步提高水厂出水水质,建立山东省/济南市两级饮用水水质监管业务化平台,形成黄河下游地区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全省城市供水行业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和示范。 为充分发挥项目的实际应用效应,结合该项目的实施,济南市投资1.68亿元,对担负着全市80%以上供水任务的玉清、鹊华两个地表水厂实施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其中,玉清水厂工艺改造主要是将水厂平流沉淀池改造为气浮沉淀池,V型滤池改为碳砂双层滤料滤池,添加紫外消毒和应急活性炭、高锰酸钾投加等工艺,提高对原水藻类的去除能力;鹊华水厂工艺改造主要是建设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采用V型

5、砂滤池工艺,主要是解决黄河下游引黄水库高藻、高有机物、微污染水质问题。改造后,两个水厂出厂水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一是将彻底解决常规工艺难以去除的臭味问题;二是多种处理工艺的优化组合,将有效提高水厂对原水水质突发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三是由于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在全国尚未普及,鹊华、玉清水厂的改造经验将为城市供水行业水厂改造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目前,鹊华水厂的改造工程已于2010年12月1日开工,预计今年6月底完工。玉清水厂的改造工程已完成招标,也将于近期开工,预计9月份完工。 (三)实施了济西二期调水工程。为满足广大市民多年来和优质泉水的愿望,2010年1月14日,济南市政府专题会议确定,投资

6、3.4亿元,实施济西二期供水工程。通过实施该项工程,将距离济南趵突泉域较远的长清区境内的10万立方米/日地下水调入市区,用于居民日常生活。目前,该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6月底即可具备供水条件。该工程建成后,不仅满足了居民喝优质地下水的愿望,而且,为干旱季节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开展了分质供水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居民饮用水品质,结合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和新一轮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充分调研和进行合理必选的前提下,济南市政府决定结合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公共项目的建设,在市政设施配套中开展直饮水工程试点工作。目前,西客站片区建设工程和16个综合体建设工程已将直饮水项目纳入建设

7、内容。 (五)建设完成了国内首个省市两级水质预警监测及应急管理数字化系统。该系统含1个预警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及5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能够实现对全省供水系统运行情况全过程预警监控,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可靠依据。 实施西瓜地图 规范摊点管理 济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2011年2月28日) 去年以来,济南市城市管理围绕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构建人民满意的城管品牌,在全市城管系统深入开展了十大行动百件实事活动,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所求、所盼、所需做为城管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西瓜地图的绘制,使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些矛盾的钥匙。该地图推出以后,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等全国近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评论

8、。媒体大多都称赞为瓜农绘制西瓜地图是一个甜美的创意,充满人情味,解决了管理难题,提升了城市形象,是个多赢之举。2011年1月,济南西瓜地图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2010年中国城市环卫行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十大新闻文件之一。循着西瓜地图的思路,又陆续推出了便民自行车摊地图、便民报摊地图等。这些地图的产生,充分体现了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指导思想,使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变成了工作亮点。 一、西瓜地图破解了城市管理难题 每年夏秋两季,随着西瓜的大量上市,近郊瓜农进入城市卖瓜,他们要么沿街叫卖,要么随处摆摊,有的还在销售过程中乱扔瓜皮,影响了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压力。许多城市对瓜农进城

9、卖瓜采取禁止、取缔甚至处罚等措施。这种以堵为主、硬性执法的管理方式,使瓜农种了西瓜却无处销售,市民需要新鲜便宜的时令水果却无法就近购买。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引起瓜农的抵触和市民的不满,形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去年初,我局确定惠民便民百件实事的第一件,就是编制近郊瓜农进城销售服务指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西瓜地图。编制西瓜地图并没有先例可循,我们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对近郊西瓜主产地进行了调查摸底,了解近郊西瓜的年产量、在济南本市的销售量等情况,到八里桥果品批发市场了解近三年来的西瓜销售情况和来源产地。随后又到街道办事处和居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并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上报临时西瓜销售点。

10、对上报的每一个临时西瓜销售点,都安排城管执法人员进行了实地勘察。经过三次局党委会讨论研究,遵循户外经营整治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街巷支路规范的要求,一共确定了455个临时西瓜销售点,5月底正式推出,同时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公布,瓜农提前申请即可免费在这些摊点上销售西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区局负责统筹调度执法中队具体负责临时西瓜销售点的设置和日常服务监管,由市局来负责指导和监督。西瓜地图较好地实现了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民买瓜和瓜农售瓜四者的和谐统一。 二、西瓜地图传递了以人为本理念 进城瓜农在内的马路摊贩占道经营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部门的难点问题,也是媒体和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问题的

11、解决不仅关系到市容市貌的整洁、靓丽,还关系到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城市生活的和谐。为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指导思想,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如何解决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瓜农进城售瓜问题是百件实事的第一件。看似简单却长期存在的卖瓜矛盾考量的是我们是为人民管理城市还是为城市管理人民。落实到解决瓜农进城卖瓜问题,过去的以堵为主、硬性执法都是在为城市管理人民思想指导下做出的行为,而编制西瓜地图体现了为人民管理城市的人本思想和民生为先,守土有责工作理念,既方便规范管理,又为瓜农与市民做了广告,一个创意解除了买卖两难之忧,不但瓜农感激,城市里的市民也感受到了夏日里的清凉,传递出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三、西瓜地

12、图体现出城市管理新模式 为转变城管作风,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我们在为人民管理城市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即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用服务解决7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20%的问题,用执法解决10%的问题。编制西瓜地图,引导近郊瓜农进城有序销售西瓜,正是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城管新模式的集中体现。我们编制和发放了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示意图和周边瓜农进城售瓜服务指南,主动引导周边瓜农进城定点经营,把实行西瓜新政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服务上;同时,辖区执法人员加强巡查管理,市局督查大队加强督查考核,并定期通报考核情况,保证了西瓜临时销售点周边的市容环境和有序经营。服务、管

13、理、执法三位一体城管模式保证西瓜地图的顺利实施,实现了多方共赢。 循着被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的西瓜地图思路,举一反三,延伸出了地图思维,陆续推出了便民自行车摊地图(设置便民自行车修理点297处)、便民报摊地图(设置便民书报摊1050处)。今年我局将准备推出便民早餐地图、便民摊点地图等,并通过数字城管网络平台,形成电子地图,让市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查阅和使用城管便民地图。为构建人民满意城管品牌,打造洁、靓、谐省会城市新形象,把城管服务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我们将不断进行城市管理工作的创新和探索,真正做到解决矛盾、促进和谐、发展经济、惠泽民生。 立足科学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 努力开创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

14、作新局面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1年2月28日) 近年来,青岛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工程建设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统筹安排、突出特色,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创新作为,通过扎实开展市政工程管理提升年活动,不断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青岛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建设工作程序监管 为保证基础设施大项目又好又快地建设,我们提出了越快越要保质量、越快越要重安全、越快越要按程序的指导思想,落实责任、加强管理,近几年来,我们着重抓好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管理考核办法、青岛市市政工程项目代建单位管理考核办法、青岛市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考核管理办法、青岛市市政工程监理企业及项目总监考核管理办法、青岛市市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动态评价规定、青岛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青岛市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标准、青岛市城市道路掘路及修复技术规程、青岛市市政设施养护维修工程管理标准、青岛市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