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5106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活动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将来状态。一、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意义(1)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活动指明方向。(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动力。(3)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检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提供根据。二、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重要根据(1) 社会发展的需要(2) 党和国家的奋斗目的(3) 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三、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种体系,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目的和具体目

2、的所构成的。(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结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是多元的,是一种近期的目的,,也是在与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目的相适应的。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承当的责任。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线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哺育和造就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什么要哺育“四有”新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任务呢?(1) 哺育“四有”新人是人的全面

3、发展的需要(2) 哺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3) 哺育“四有”新人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4) 哺育“四有”新人是国内社会主义目前化建设的需要二、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积极性,是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去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应当做到如下几点:(1) 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2) 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3) 明确利益,增强责任感。三、 完毕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规定(1)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2)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1一方面要树立创新意

4、识。这是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代的需要。 要增强法律纪律意识。这是目前社会中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意识。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一节 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和主线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重要涉及辩 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结识论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一、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简言之就是: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物质和存在的反映,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基本规律,矛盾对立面即统一由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二、 马克思主义结识论主义马克思主义结识

5、论是以实践为基本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其基本观点是反映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进行马克思结识论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用好解放思想这个法宝,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查和发展真理,使主观与客观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历史观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它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的过程,社会历史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推动人类社会迈进的动力是生产力预审产关系、经济基本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

6、要适应经济基本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体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在阶级对抗消灭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则体现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具体体制的不完善的矛盾,因此,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具有相对独立性,病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名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发明者;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第二节 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和意义的总的见解和主线态度。 生观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生发展道路和方向的指针,决定着人生道路的选择,是指指引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巨大精神动

7、力;另一方面,它是人们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的思想基本,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倾向,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一、 人生抱负教育二、 人生目的教育以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为人生目的,是无产阶级即共产主义人生观的重要特性,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也是共产主义人生观与剥削阶级人生观的主线区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涵重要概括为站在人民立场上立身处世、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宗旨和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三大内容。三、 人生价值教育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进行人生观教育,最核心的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真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为社会尽责,对社会做出奉献。人生观教育重要涉及如下三个方方面的内容:(1

8、) 人生价值目的教育。人生价值目的是人生的社会目的、道德目的、职业目的、成就目的和生活目的的统一体。(2) 人生价值评价教育。人生价值评价对人生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1)她对人或自己的人生意义具有辨证肯定或者福鼎的裁判作用,褒善贬恶。()它具有深刻的人生观教育作用,启发人们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异议的,生活才是故意义的。(3)她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促使人们自觉的扬善弃恶。(3) 人生社会责任教育。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就是衡量一种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原则。进行人生社会责任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敢和历史使命感,热切关注祖国的命运,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之中,对社会和人

9、民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四、 人生态度教育进行人生态度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选择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对的的人生道路,把真确的人生观念转化为积极的人生态度观。第三节 政治观教育政治观是指人们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主线见解和态度。一、 基本国情教育基本国情是指一种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状况。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引导人们结识国内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从这个国情、最大的“实际”出发,既要看到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又要看到国内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从而引

10、导人们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二、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国内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是政治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要从如下四个方面着手:(1) 要进一步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教育。(2) 要进一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3) 要进一步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4) 要进一步进行“两个基本点“的辨证教育。三、 形势政策教育形势是一定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期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

11、准则。进行形势政策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坚持针对性原则。四、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深刻理解祖国所代表的多种价值对人类进步所具有的意义的基本上产生的强烈而执著的爱国之情和神圣信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广大人民充足结识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以热爱祖国、奉献所有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要在“一国两制“方针下争取早日实现涉及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把爱国主义的情感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为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

12、的所有智慧和力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人们真确结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关系,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取世界各国涉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发明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反对崇洋媚外,又要盲目排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同进行国际教育结合起来。第四节 道德观教育。 道德是以善恶来评价、依托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国内的道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因素在社会道德方面的体现,其核心是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献身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

13、社会主义阶段的具体体现,它觉得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宪法规定的“五爱“为基本规定。一、 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个之间利益关系的主线准则。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最基本的就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解决好一下几种关系:(1) 要精确解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2) 要对的解决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3) 要对的解决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4) 要对的解决集体主义和个性发展的关系。进行集体主义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严格把追求个人合法的个人利益同个人主义辨别开来,不要把合法的个人利益与自擅自利混为一谈;二是在结识和解决

14、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要批判:主观为己,客观为她人“的错误观点。二、 职业道德教育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其心理意识、行为活动的总和。职业道德的特点:自觉性、发明性、目的性。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人们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努力提高人们服务的过硬本领,在各自的岗位上,充足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发明性,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另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人们主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勤奋工作,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团结合伙,木谋私利,为祖国、为人民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奉献。 再次,

15、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职业平等意识,结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各行各业,并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只存在分工不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政治上和人格桑都是平等的,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只要作出了成绩,都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肯定。 三、 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指一种社会的全体公民为了维护公共秩序、调节人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所必须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其相应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怀、互相协助、尊老敬贤;规定人们共同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敢于同一切不良的行为作斗争,携老扶优,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救死扶伤;倡导新人新事新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积极、文明的社会风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首要的任务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才干更好的践行社会公德。另一方面,要导致一种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四、 家庭美德教育进行家庭美德教育,要抓好如下几种方面的工作:(1) 要倡导婚姻自由。这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的主线保证,也是共产主义道德在婚姻家庭中的基本规定。(2) 要平等相待,互敬互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