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51009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单项选择题(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食物中毒的疾病是A. 痢疾B. 消化不良C. 长期摄人低剂量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D. 有毒蜂蜜中毒E. 急性酒精中毒2. 从临床表现来看,感染型与中毒型食物中毒最大的区别在于A. 有无恶心、呕吐B. 有无腹痛、腹泻C. 病死率不同D. 有无体温升高E. 潜伏期不同3.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C有一定潜伏期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E有无体温升高4.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A夏季食物易受污染B进食熟肉类食品多C人口流动性大D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E生熟交叉污染5. 由食品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是A河豚

2、鱼中毒B木薯中毒C毒蕈中毒D肉毒中毒E发芽马铃薯中毒6. 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中毒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A细菌性食物中毒B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C化学性食物中毒D霉变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E真菌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7. 下列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A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B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C特异体质引起的过敏性变态反应D食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食品引起的急性胃肠炎E长期少量摄人有毒食物引起的慢性中毒8. 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高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A沙门菌食物中毒B肉毒杆菌食物中毒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9. 下列哪项为食物中毒A饮用水被污染而引起的重金

3、属中毒B服用药物不当而引起的中毒C冒险食用河豚鱼引起的中毒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E毛蚶引起的甲型肝炎暴发10.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述哪种食物而引起A有毒食物B腐败变质的食物C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D动物性食物E植物性食物11. 下列哪一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典型的毒素型食物中毒A沙门菌食物中毒B变形杆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D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E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12. 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A蔬菜、水果B豆类及其制品C谷类D肉类、奶类及其制品E植物油类13. 在湿热100时,杀灭肉毒梭菌芽胞所需的时间为A2hB3hC4hD5hE6h14. 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

4、食品是A肉制品B豆制品C罐头食品D自制发酵食品E鱼制品15. 在我国肉毒梭菌中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A山东B湖北C上海D新疆E广西16. 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是A肠毒素B内毒素C外毒素D致呕毒素E致泻毒素17. 发生食物中毒后,恶心、呕吐症状较为明显的是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D肉毒食物中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8. 肉毒梭菌毒素主要侵犯A肝脏B感觉神经C肾脏D运动神经E循环系统19. 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可能原因是A沙门菌属B副溶血性弧菌C葡萄球菌肠毒素D肉毒梭菌毒素E变形杆菌20. 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主要污染来源是 A家畜、家禽

5、B野生动物 C海产品 D苍蝇 E带菌者21. 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是 A奶及奶制品 B蛋及蛋制品 C家庭自制豆制品 D海产品 E罐头食品22. 副溶血性弧菌最适生长的含盐浓度为 A0.5% B3.5% C7.5% D9.5% E10.5%23.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细菌 A产生致呕吐毒素 B产生内毒素 C对组织的侵袭力 D迅速繁殖E产生外毒素24. 引起葡萄球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 A海产品 B野生动物 C鼠类、苍蝇 D家禽、家畜E带有化脓性病灶的厨师25. 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食物主要是 A剩饭、米糕 B奶及奶制品 C家庭自制豆制品 D肉类及其制品 E罐头食品26.

6、何种细菌可引起“神奈川”现象 A沙门菌属 B变形杆菌 C葡萄球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蜡样芽胞杆菌27. 肉毒毒素的毒性为 A胃脏毒性 B肝肾毒性 C心肺毒性 D神经毒性 E血液毒性28.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耐热性最强的是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EE型29. 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 A罐头食品 B 海产品及盐渍食品 C奶及奶制品 D家庭自制豆制品 E剩米饭、凉糕30.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肉类及制品B海产品C淀粉类食物D自制发酵食品E饮料31. 对醋较为敏感的细菌是A副溶血性弧菌B沙门菌C葡萄球菌D变形杆菌 E蜡样芽胞杆菌32.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的描述,

7、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定期对食品从业人员体检 B食用前彻底加热C屠宰过程中严格遵守卫生要求 D应用抗氧化剂 E低温保存食物33. 在含盐培养基上可以生长的细菌是A副溶血性弧菌B葡萄球菌C变形杆菌D大肠杆菌E沙门菌属34. 对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A应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清B应尽早使用抗生素C积极治疗腹痛、腹泻D纠正电解质平衡的紊乱 E可使用硫代硫酸钠35. 肉毒毒素的特点是A不耐热,100,10min20min可破坏B不耐酸,加醋可破坏C进入体内可被胰蛋白酶灭活D中毒后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E中毒患者病死率较低36.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包括:A. EPECB. ETECC. EHECD. EIECE. 以上

8、都是37.河豚毒素在下列哪些条件下可被破坏A日晒B盐腌C煮沸D加碱处理E加酸处理38.真菌毒素的特点是 A分子结构复杂B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温度不被破坏C引起的中毒无季节性、地区性D反复接触,机体可产生抗体E抗生素治疗有效39.关于赤霉病麦食物中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由镰刀菌感染麦子所致B患者形似醉酒,俗称“醉谷病”C毒素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不被破坏D用碱处理后不能完全破坏毒素E. 以上都是40.对霉变甘蔗中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引起中毒的毒素是一种神经毒B霉变甘蔗不易鉴别,故易引起中毒C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D有特效的药物治疗E病人预后良好41.赤霉病麦食物中毒患者

9、主要症状有A形似醉酒,俗称“醉谷病”B意识障碍C早期昏迷D血压下降明显E呼吸麻痹42.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或组织是A皮肤、腮D肝脏、心脏C卵巢、肝脏D腮、鳍 E鱼卵、肝脏 43.关于河豚毒素,正确的是:A. 鱼肉无毒B. 以卵巢毒性最大,肝脏次之C. 对热不稳定,加热可分解D. 盐腌或日晒能破坏E. pH7时可被破坏44.河豚毒素首先作用于A运动神经B感觉神经C呼吸中枢D肝脏E肾脏 45.河豚毒素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可被破坏A日晒B盐腌C煮沸D加碱处理E加酸处理46.河豚毒素的毒作用机制是A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恶心、呕吐B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产生腹泻C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D刺激迷走神经,通过

10、呕吐中枢,引起呕吐E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47.食用新鲜河豚鱼,除应先去头、放血,除内脏、皮外,还应做何处理方可食用 A盐腌8h B曝晒24h C用小苏打处理24h D用酒泡 24h E反复蒸煮2h48.河豚毒素的靶器官是 A神经系统 B肝脏 C肾脏 D血液 E胃肠49.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的特点是A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B潜伏期长,可长达数天C一般患者都可出现发烧,体温达39D心跳加快、血压上升E毛细血管、支气管收缩50.毒蕈中毒的常见原因 A加热不彻底 B未加碱破坏有毒成分 C误食 D有害化学物质污染E不恰当的保藏方法51.三氧化二砷食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A抗生素B美蓝C氢氧化铁D二巯基丙磺

11、酸钠E亚硝酸异戊酯52.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 A美蓝 B二巯基丙醇 C亚硝酸异戊酯 D硫代硫酸钠E亚硝酸钠53.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机制是 A与胺作用形成亚硝胺 B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C转化为硝酸盐 D抑制乙酰胆碱酯酶E溶血54.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案是A美蓝+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B美蓝+维生素C+葡萄糖C亚硝酸异戊酯+维生素C+葡萄糖D亚硝酸异戊酯+美蓝+维生素CE维生素C+葡萄糖+硫代硫酸钠55.“肠原性青紫症”发生于 A含氰甙植物中毒 B毒蕈中毒 C有机磷中毒 D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E鲜黄花菜中毒56.变质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 A对胃肠

12、道粘膜的刺激 B有致癌危险性 C引起溶血 D抑制食欲E引起神经麻痹57.亚硝酸钠加入肉制品内的作用是 A防氧化 B着色 C增味 D发色E防霉变58.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 A乙醇 B氢氰酸 C甲醛 D杂醇油E甲醇59.对甲醇毒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 A听神经 B视神经 C肝脏 D肾脏E心脏60.甲醇对人致死量是A40gB30gC20g D10gE5g 61.毒鼠强的靶器官是A血液B肾脏C生殖器D神经E肝脏62.引起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物质是 A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B类秋水仙碱 C3-硝基丙酸 D皂素 E龙葵素63.引起含氰甙植物中毒的常见食物有 A变质银耳 B鲜黄花菜 C马铃薯 D花生仁 E苦杏仁64.食物中毒调查的目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