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50859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二零一六年六月目 录一、 职责1、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2、 单位负责人职责3、 “厂车”安全管理人员职责4、 作业人员岗位职责二、 规章制度1、 使用登记和定期报检制度2、 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制度3、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4、 应急救援定期演练制度5、 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6、 “厂车”安全使用管理规定7、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规定三、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四、 叉车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预案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一、职责(一)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1、主要负责人对单位厂车的安全全面负责。2、人力资源部、安环部协助生产部负

2、责叉车驾驶员的委外培训工作。3、 物管部、生产部负责叉车的使用和保养及驾驶人员的调度、管理。4、安环部负责维持厂区交通秩序,全厂交通安全检查和考核。5、维修班对负责公司所有叉车的维修。(二)、单位负责人职责厂车使用单位是厂车安全的责任主体,厂车使用单位的法人代表(主要责任人)是厂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单位厂车的安全全面负责,应制定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目标,为实施安全目标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并对目标实行。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厂车安全会管理的法规,规范及标准的要求。2、 设立负责厂车安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厂车的管理工作,3、 负责厂车安全生产资质的投入,纳

3、入企业年度经费计划,并有效实施。4、 接收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消除。(三)、“厂车”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厂车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熟悉厂车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待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其职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接收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2、 定期不定期检查厂车和纠正厂车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厂车设备,并及时报告车单位有关负责人。3、 收集管理厂车安全技术档案。4、 编制厂车日常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5、 按规定编

4、制厂车每年定期年检计划,按规定到期前1个月提交厂车年检申报资料。6、 提出厂车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具体工作。7、 组织实施厂车司机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督促待证厂车管理人员,厂车司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到期前三个月进行证件复审申报,落实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复审培训和考核。8、 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9、 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厂车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10、 明确厂车的安全管理(使用、维护、检验)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司机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11、 接到厂车事故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实施救援及善后

5、处理。12、 实施对厂车的购置、改造、维修和维护工作的监督。(四)作业人员岗位职责1、熟悉厂车的驾驶技术,掌握所定车辆的各项性能。2、认真执行“厂车”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严禁违章操作,杜绝事故的发生。3、认真完成班组长布置的任务,服从工作安排。认真执行“厂车”现场作业管理规程的规定。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4、认真做好厂车的交接班工作,厂车若损坏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如实地报告车间负责人。应做到交班清、接班严,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5、认真做好厂车不定期清洗和日常的维护,保证能车况良好地运行。6、厂车作业完毕须整齐停放在指定位置,踏下刹车,刹车手柄应处于锁定位置,关闭大灯,拔下钥匙或交接

6、班。二、规章制度(一)使用登记和定期报检制1、新增以及经大修或者改造的厂车机动车辆,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验收检验及使用登记。2、在用厂车机动车辆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及使用登记;3、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超群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厂车机动车辆,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场内机动车辆,进行大修后,应当进行验收检验及使用登记。4、厂车机动车辆安全管理人员在场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5、申请厂车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及使用登记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厂车车辆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厂车车辆管理档案保存。

7、(二) 日常维修保养和自行检查制度为了车辆安全、可靠运行,要使车辆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符合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标准,除应对车辆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外,还应结合进行预防性的日常自行检查维护。由驾驶员在出车前、行驶途中、收车后三个阶段进行,重点是清洁、检查和补给燃润料。当您的车辆准备作长途行驶或您首次接任该车驾驶时,尤为需要进行出车前的检查工作,做到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和熟悉车辆各操纵装置。 1、出车前 (1)检查行车证件、牌照是否齐全,并检查随车装置、工具及备件等是否齐全带足。 (2)环绕车辆一周,检视车身外表情况和各部机件完好状况,是否有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现象。(3) 清洁车身外表,保持灯光照

8、明装置和车辆号牌清晰。 (4)检查燃油箱储油量、散热器的冷却液量、曲轴箱内机油量、制动液量(液压制动车)、蓄电池内电解液量等是否合乎要求。(5)检查发动机风扇皮带是否有老化、断裂、起毛线等现象,松紧度是否合适。(6).检查轮胎外表和气压。剔除胎间及嵌入胎纹间杂物、小石子,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还要注意带好备胎,放置要牢靠。 (7)检查转向机构是否灵活,横、直拉杆等各连接部位是否有松旷。 (8)检查轮毂轴承、转向节主销是否松动,轮胎、半轴、传动轴、钢板弹簧等处的螺母是否紧固。 (9)检视驾驶室内各个仪表和操纵装置的完好情况。检查灯光、刮水器、室内镜、后视镜、门锁与升降器手摇柄等是否齐全有效。 (1

9、0)检查方向盘、离合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和驻车制动器的情况是否正常,离合器踏板与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正常规定值。注意方向盘自由转动量不得超过30。 (11)起动发动机后,检查发动机有无异响和异常气味,察看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12)检查车厢栏板及后门栏板是否牢固、可靠,货物的装载必须捆扎牢固、平稳安全。对拖带挂车的汽车,还应检查连接装置有无裂损、松旷、变形等现象,各种辅助设施是否符合规定,以保证牵引装置安全可靠。2、行驶途中 (1)车辆起步后,应缓慢行一段距离,其间应检查离合器、转向、制动等各部分的工作性能。 (2)在行驶中,应经常注意察看车上各种仪表,擦拭各种驾驶机件,察听发动机及底盘声音

10、;如发觉操纵困难、车身跳动或颤抖、机件有异响或焦臭味时,即应停车检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理。 (3)车辆行驶涉水路段后应注意检查行车制动器的效能。 (4)行驶中发动机动力突然下降,应检查是否冷却液或机油量不足引致发动机过热所致(注意水温高时不准打开水箱盖)。 (5)行驶中方向盘的操纵忽然变得沉重并偏向一侧,应检查是否因其中一边轮胎泄气所致。 (6)检查轮胎的外表和气压及温度,清除胎间和胎纹中的杂物。 (7)检查冷却液和机油量,有无漏水、漏油,气压制动有无漏气现象。 (8)检查车轮制动器有无拖滞、发咬或发热现象,驻车制动器作用是否可靠。 (9)检查轮毂、制动毂(盘)、变速器、分动器和驱动桥温度有无

11、异常。 (10)检查转向、制动装置和传动轴、轮胎、钢板弹簧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11)检查装载和拖挂装置是否安全可靠。3、收车后 (1)停车后,应将手制动杆拉紧,并把变速杆挂入一档或倒档,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应挂入停车档,以防止汽车自动滑移,发生危险。 (2)熄火前,观察电流表、机油表、水温表、气压表的工作是否正常;熄火后,观察电流表是否有反向漏电的指示(若电流表指针偏向一侧,则说明存在漏电现象)。 (3)检查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视需要补充燃油、润滑油和冷却水。 (4)检查轮胎气压,清除胎间及表面的杂物。 (5)检查油水分离器中是否有积水和污物,注意清除干净。 (6)对于气压制动装置的

12、车辆,应将贮气筒内的空气放净并关好放气开关;对于液压制动的车辆,应检查总泵制动液和液面高度。 (7)检查风扇皮带和空压机皮带的松紧度以及完好情况,必要时应进行调整。 (8)检查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是否松动,并查看检查钢板弹簧总成是否有折断及骑马螺栓是否松动。 (9)在冬季当气温低于或接近0C 时,若车库内无保温设施,汽车冷却系也未加防冻液,每日用车后应将散热器和气缸水套的放水开关打开,放尽存水,并作短时间的发动,排尽余水,然后关好放水开关。 (10)检查、整理随车的工具、附件,并切断电源。 (11)打扫车厢和驾驶室,清洗底盘,擦拭发动机、各部附件和清洁整车外表。同时察看各部有无破损。 (12)及

13、时排除已发现的故障,为下次出车作好准备。(三)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目的 为及时查清事故原因,对事故进行正确处理,界定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属车辆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进行统计、报告、分析处理,并对事故责任作出意见。3、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是事故统计、报告、调查、分析、处理的职能部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4、事故处理程序(1)、当公司所属车辆发生行车事故后,承包经营者和驾驶员须迅速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和所属部门,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及时与物管部或生产部取得联

14、系,并根据事故性质组织安全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2)发生重大或特大行车事故,安全管理部门须指定专人在2小时以内即时、正确地查清事故原因,向当地运政所、县交通局、公司报告事故情况,事故结案后10日内,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对事故责任作出处理意见上报有关部门。5、对行车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必须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以交警部门事故结案书为依据,分清原因,坚持按责论处的原则。6、不论发生行车事故的大小,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认真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次安全活动日学习上进分析。发生重大以上事故,安全管理部门要即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发出通报,直至达到“四不放过”的目的为止

15、。7、发生重大负主责以上交通事故的驾驶员,除有关部门追究责任外,以后不得再驾驶公司车辆。8、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及时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形成案例,用于安全教育培训。9、本制度从公布之日起执行。(四)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制度1、指导思想 为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培训、训练或演习应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2、基本任务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3、应急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应急救援系统各层次和岗位人员进行工作和任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