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导学教案表格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506429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步导学教案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步导学教案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步导学教案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步导学教案表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步导学教案表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步导学教案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步导学教案表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步导学”教学模式教案设计表格学科语文年级五编写人021日期6.13课题名称灰椋鸟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2.重点学习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思和表达方式。3.在阅读理解的推进中,对“美与和谐”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学习任务1、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想一想,把关键的词圈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2、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3、学习六自然段。 检测工具想象说话:假如此刻你就是那一只可爱的灰椋鸟,你会对伙伴们倾诉什么?又在呼唤什么呢?链接四幅图片,点击鸟声,创设情境说话:()这几个

2、好伙伴还不愿分开,他们在互相倾诉什么新鲜事儿呢?一只鸟儿说另一只又说()这位鸟妈妈回到家一眼没看着自己的孩子就慌了神,连忙大声呼唤教 学 过 程一、 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质疑导入1.再来认识一下灰椋鸟。(出示图片):它的嘴巴(尖尖的),背(灰灰的),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作者徐秀娟说(课件浮出字幕:有什么好看的呢?)过渡:究竟是好看还是不好看?研读完全文就知道了。2.听写几个四字词语。归纳画面。(板书:归林、闹林)读词。2、明确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2.重点学习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思和表达方式。3.在阅读理解的推进中,

3、对“美与和谐”有自己的理解和发现。3、预期效果 孩子们通过我们对课文的深入了解一定能更进一步的了解“人林鸟之间关系,能更加自信的读好课文,和徐秀娟一起走进鸟的世界。二、民主导学任务呈现一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的第四小节,想一想,把关键的词圈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自主学习读后交流,教师点拨并相机指导朗读:展示交流1.“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1)用动作理解“盘旋”;联系上下文理解“陆续”;(2)重点解读:投入。理解灰椋鸟对刺槐林的感情。(3)相机指导朗读。2.“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1)播放归林视频,师质

4、疑:好看吗?这场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点击:排空而至。问:这个“排”是什么意思?(播放黄河视频)当我们看到波涛滚滚的黄河那万马奔腾的气势,你还想到了哪个带有“排”字的成语?(3)还有哪些词写出了壮观的场面?指导读这些词,边读边想象画面。(4)师小结:是呀,这哪里还是一只只鸟儿呢,这分明是一支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的(大部队)呀!“大部队”为什么加引号?3过渡:那些先锋队伍回家后干什么呢?后来的大部队又怎样呢?(1)男女生分角色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点击“倾诉”)这鸟儿也懂得了倾诉,懂得了交流。找找还有哪些词将灰椋鸟写得人性化了?想象说话:假如此刻你就是那一只可爱的灰椋鸟,你会对伙伴们倾诉什

5、么?又在呼唤什么呢?链接四幅图片,点击鸟声,创设情境说话:()这几个好伙伴还不愿分开,他们在互相倾诉什么新鲜事儿呢?一只鸟儿说另一只又说()这位鸟妈妈回到家一眼没看着自己的孩子就慌了神,连忙大声呼唤5.梳理每四自然段,指导背诵方法。任务呈现二读: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自主学习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悟:再读读,和同桌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并加上简单批注。展示交流1.“看,这几只少女在翩翩起舞哇!”质疑:有什么好看的呢?好看在哪儿?指导读:那种轻盈优美的姿态谁能带我们去看得更真切些?2.“树林内外天然的俱乐部。”质疑:什么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灰椋鸟的叫声。)重点读好

6、此句。质疑: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这声音?(万马奔腾,震耳欲聋)与文中的描写比较。文中的描写不仅显得声音大,而且不嘈杂,很优美,很震撼,值得欣赏。请生补充:在这个俱乐部里,彩灯就是天上的音乐就是那翩翩起舞的少女就是3.作者看到这样的场面,不禁这样想(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这上万只4.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欢呼些什么?5.把你的欢呼,你的惊喜,放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齐读第5节)6.浏览第五自然段,将课文分成四个层次,提示顺序,指导背诵方法。教 学 过 程任务呈现三学习第六小节自主学习作者在感慨之余又陷入了沉思。指读第六自然段。展示交流1. 出示反问句,指读。2. 回到开始时的话题,(点击课件)有

7、什么好看的呢?(好看在哪儿?)师小结:这么温馨、和谐的画面真是一种大美呀! 3. 情感升华:一句反问,作者无疑是在提醒我们思考,这样的大美,是谁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林场工人4.板书并提示“人林鸟”的关系。5.我们应该感谢的只是植树的人吗?还应该感谢谁?简介徐秀娟的事迹,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6.齐读: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没有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的人,我们到哪儿去观赏这样壮观美好的画面呢?执著的徐秀娟用生命唱响了献身环保的赞歌!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点击课件)齐读“我爱鹤,我爱大自然,我愿在莽莽原野上寻找,寻找理想、友谊和生活的答案”这是一种大爱,正是这种大爱,才创造了大美,一种人与自然和谐

8、共生的大美。这种美的名字,叫:和谐。画圆,板书:大爱,大美,和谐5. 让我们记住作者徐秀娟的这句话:(齐读)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教学过程三、 检测导结目标检测背诵课文三、四、五自然段。结果反馈通过学习课文孩子们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结果反思借助网络素材,教学“排”字的拓展,显示一字之奇,一字之妙,投入小,见效大。教具学具课件(黄河视频、灰椋鸟图片、徐秀娟简介、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板书设计 大爱 大美 归林 闹林人林灰椋鸟 和 排空而至 百鸟争鸣 谐 浩浩荡荡 翩翩起舞教学心得反思 借助网络素材,教学“排”字的拓展,显示一字之奇,一字之妙投入小,见效大。 以主话题“有什么好看的呢”牵引文章的情感线,注意了问题设计“干”与“枝”的关系,也兼顾了问题的梯度性。 板书设计的精巧、新颖、醒目,像本课教学一样感性。不足之处:借图片想象说话环节设计很好,但对学生预设不够。当“鸟儿”谈见闻时,说看到有人乱砍乱伐树木,教师没有更好利用这一课堂生成的问题,巧作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