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506427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演讲稿具有观点显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充溢活力,日益开放的今日,演讲稿的运用频率越来越高,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养成教化演讲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养成教化演讲稿 篇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日我们来学习中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化方面的学问。提起中学生社会公德和养成教化这个概念,有好多同学还不清晰,下面我就首先对这个概念给同学们说明一下。所谓社会公德就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与“私德”相对。公德指与组织、集体、民族、社会有关的道德,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

2、生活中依据共同生活的须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恳守信、救死扶伤等。养成教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化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化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养,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化。养成教化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教化家叶圣陶先生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化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

3、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恒久无法弥补的。”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改变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学问,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化的最佳时期。下面是广阔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1、习惯影响。不少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殊是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见人爱动手动脚等,虽然经过老师提出要求,知道必需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旧习惯的影响,对新的要求还不适应,在肯定情境下,旧习惯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2、观念模糊。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懦弱怯

4、懦,把敬重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供应便利。这些都是是非观念不明,爱憎情感不强的详细表现。3、任性执拗。有些同学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娇生惯养,一不顺心便用大声哭叫、摔打东西、耍小脾气等手段对家长要挟,而家长对此不加指责教化,反而迁就屈从。长此以往,滋长了孩子随意妄为的脾气。也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外出吃亏,唆使孩子骂人打人,殊不知这种教化正是自己使孩子变得野蛮。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很难接受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加上对群体生活的规则理解不够,以为跟家里一样,遇事有父母撑腰,所以就敢于大胆违反纪律。相反,在家常常受父

5、母指责和打骂的学生得不到关爱,就会灰心悲观,自暴自弃,这就更简单形成执拗的性格。4、明知故犯。这种状况在低年级学生较为少见,而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却表现明显。这类学生熟识纪律要求,也知道这些要求合理正确,但他们拒绝接受纪律的约束,对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很反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吹毛求痴,从而抱着对抗的心情,有意不遵守纪律。这样的学生大错虽然不犯,小错却接连不断。例如:乱仍垃圾、自习课窃窃私语、校内骑车等。5、品质不良。少数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黑白颠倒,感情冷漠,经不起利诱而发生盗窃、吸烟、喝酒等行为,这已不是一般学生违纪的问题,而是接近刑事犯罪的边缘,这是一种危急的信号,如不刚好接受教化和悔改,其发展

6、前途很可能会走向犯罪。目前,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上面这些状况就是我们同学们中间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良的现象,那我们应当怎么样去克服和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同学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文明礼貌文明礼貌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再熟识不过了。在我们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划中,一些公共场所里,也常常可以望见这类标语,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做呢?文明行为要求:1、与人交往讲一般话要运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老师好”,“同学好”,“感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不用谢”),面带微笑打招呼。笑脸待人,是亲切、敬重的表现。2、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宜相互问

7、候,学生见老师应鞠躬问好,同学之间应相互问候。3、有领导、老师来校指导、听课,见面要立正鞠躬问好,遇到来者找不到地方要主动带路,在别人说“感谢”时,应说“不用谢”。4、有老师听课,要提前到指定教室坐好,宁静等候上课;下课时,要让听课老师先走。5、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宁静及正常秩序,不追逐打闹、起哄。6、爱惜花草树木,爱惜公共财物,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地,不奢侈水电,污损课桌椅、图书、门窗、墙面、扶栏等。7、文明用餐,不乱倒饭菜,不吸烟,不喝酒,不边走边吃。8、讲究清洁卫生,不乱丢杂物、果皮、纸屑,遇有垃圾杂物,主动捡起放进垃圾桶,保持校内整齐美观。9、男女同学交往举止要得体,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

8、进步,不谈恋爱,不拉帮结派。10、遵守校内外交通秩序,自觉遵守门卫制度,出入校门要下车,校内不准骑车,不翻越围墙栏杆,不乱停放车辆。二、助人为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当团结友爱,相互关切,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现实生活中不行能人人都时时欢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须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须要人们之间相互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对不法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分清是非,自告奋勇,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扩社会治安。三、爱惜公物爱惜公共财

9、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爱惜我们的校内、爱惜校内里的一切公共财物,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在校内里的体现。作为中学生来讲,我们应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公物、爱护环境、遵纪遵守法律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但是在我们中间,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学校的纪律,损坏学校公物,比如:有在崭新的课桌上乱贴广告纸张、用笔乱写、小刀乱刻的;有拳打脚踢、开门不用钥匙而将教室门窗损坏的;有把教室黑板、开关插座盖板砸碎的;有对准雪白的墙壁乱打篮球的;有把易拉罐、便利面袋有意堵塞下水道的;有开电灯,人走后不关的;更有吊扣篮筐、拉拽篮网使得篮筐折断的,等等,虽然这些现象

10、只是少数,但都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况且,这些行为是危急的,轻则擦伤皮肉,重则伤筋动骨,甚至会有生命危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要马上停止、制止、禁止。同学们,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漂亮和谐的校内,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为了使我们的校内更加漂亮,我们必需爱惜校内里的一草一木。四、爱护环境为了保持漂亮校内的环境整齐、舒适和干净,保障每一位同学的身体健康,每个同学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爱护生活环境,这也是学校生活中同学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讲究公共卫生,造成美丽环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当怎么样去爱

11、护好自己校内的环境呢?1、主动向自己好挚友和同学宣扬有关环境爱护的法令,宣扬爱护环境的重要意义。2、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把废纸、废铁等可利用的废物分类集中,送往废品收购站,以便回收利用。3、留意爱护和美化自己生活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详细的、力所能及的行动来爱护环境:1、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环境道德,并到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惜环境、爱护环境。2、主动参加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一种是干脆参加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间接接的方式来推动环境爱护。3、自觉参加环境爱护的监督管理。在我国,有很多中小学生主动主动地担当起了监督污染、爱护

12、环境的责任。4、做好宣扬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爱护的关注。作为中学生,既要做爱护环境的卫士,又要做宣扬环保的使者。五、遵纪遵守法律自觉遵遵守法律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当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需要有规则可循,就必需遵循肯定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阻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才不会绐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损害,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巧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遵纪遵守法律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利益。每个社会成员都

13、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加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擅长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作奸犯科现象作斗争,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扰,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遵守法律。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化,希望通过今日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懂得什么是社会公德教化和养成教化,并且知道以后应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力争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养成教化演讲稿 篇2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

14、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教化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老师首先要教化学生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当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遵守法律,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缺憾的发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日,我们公民的文明素养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我们,在文明礼仪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我们的

15、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化,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视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化,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训诲,说脏话,穿奇妙的衣服,留着怪异的发型;不知道仔细学习,在校内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从开学以来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静默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我们营造美丽的校内环境,创建良好的学习条件。想想我们又是如何做的?我们的学校要发展,环境要改善,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人的举止言行呈现的正是学校的品尝,关系着学校的荣辱,须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渡普中学高大、漂亮的形象。那么,如何做文明中学生,呈现我们渡普学子的新风采呢?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闻名教化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化?简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因此,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常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仪表整齐大方,在校期间不化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敬重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