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50351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实验阶段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词语品读的研究”实验阶段性小结 -螺岗学校 徐美连 时下的小语课堂,执教者热衷于教学方法的巧妙,教学技巧的娴熟、教学风采的张扬,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学耗时多,但效果不明显。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被大力张扬。然而一切教学方法的努力,都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就应该姓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因此必须依托文本,抓住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们主要开展了一下工作,现小结如下:一、调查了解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 为了更加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我们对四年级两班9

2、0人及家长进行了有关词语品读的调查,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问卷。所有问卷全部收回,我们对问卷结果做出了分析:(一)学习过程无计划,相对无序,活动很盲目 ,一方面说明对学习的无所谓。二方面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掌握好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反映学生和思考的学习习惯。(二)不善于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结果,这使得学生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直接影响了自身潜能的发挥,也大大的降低了学习图书、理解图书的效率、理解词语对文章的作用。二、 围绕计划扎实开展工作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词语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可是目前,大部分学生词语面窄,课外阅读

3、量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可是要学好语文,光在课堂上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因此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在听课调研中发现,我们的实验教师都能立足课堂,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尽量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1)课前拓展,打好基础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教师找准拓展点,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把所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到“拓展阅读记录册”中。课上,让学生交流所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进行课内阅读打下基础。如:实验教师宁玉参在教学

4、向命运挑战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搜集与主人公霍金有相同命运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海伦.凯勒、奥斯特洛夫斯基、吴运铎、张海迪),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了能量,还为学生树立学习霍金这样的杰出人物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课中拓展,加深理解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教师如果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实验教师郝丽媛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学生在理解“史铁生患病之初脾气暴怒无常和在母亲去世之后,在母爱的召唤下,他懂得了感恩,学会了乐观,也更加坚强地面

5、对生活”这部分内容有疑难。于是,教师出示史铁生写的病隙随笔的部分内容,既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减缓了坡度,又架起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的桥梁。(3)课后拓展,增加积累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此,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教师都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如:实验教师张世花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后,要求学生“找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在学完古诗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让学生课后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这样,不但开发了课程资源,促进了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而且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

6、提高语文素养,大有裨益。的热情,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三、实验成果初见端倪1、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确实,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我们为实验班的学生设计了“拓展阅读记录册”,里面要填写的内容:阅读时间、书名、作者、优美词句摘录、主要内容、收获与感想等。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另外,张世花老师针对本班学生年龄小,还在教室里设置专门的图书角,每月由学生相互推荐好书,相互介绍好书,交流好书;每周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享

7、受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喜悦。教师还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意义的阅读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等。使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阅读书籍、熟练使用工具书、自我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实验班级已经初步形成了重视阅读的的良好氛围。2、大量积累,以读促写拓展性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积累机会,实验班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文。教师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与作品,使学生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富有个性的阅读行为。实验班学生还积累了许多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不但增加了知识的储备,而且为写作奠定了基础。实验教师徐松英深有感触地说:“自拓展性阅读教学实施以来,我深感学生的成长:积累的多了

8、,背诵量大了,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而且学生在习作中也有话可写,有事可叙,写作能力提高了。四、课题研究中的反思总之,通过简单回顾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的工作,我们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俗话说:凡事成在落实,败在落空。对学生的阅读动态教师要时时关注,以便及时调整指导方法或指导形式,并适当提出一些阅读和积累的要求,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稳定读书兴趣,养成积累习惯。教师要在课内外,为学生搭设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勇于表现自我,尝试成功的喜悦。教师还需利用机会创造语文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朗读比赛、成语接龙、古诗诵读、读书征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当然,语文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我们希望人类文化的精品,能够滋养学生心灵。让拓展性阅读成为学生积累文化底蕴的重要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