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502264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2.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苏教版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第一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二、教学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意。理清课文脉络。2、从23自然段具体描写中,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3、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对法布尔有个初步的了解。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趣十足的叙事性文章,文章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一件是法布尔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好奇去抓一只会唱歌的虫子,

2、结果迟回家,引发了父母的一场虚惊;一件是法布尔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利用这个时机在池塘边的草丛里观察,采集了许多昆虫,但父母却不能理解他。通读全文,既可以从通俗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小法布尔对昆虫的兴趣和喜爱,又可以透过语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因此,在学习这样有情有趣的文章时,应该引领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基本格调和根本思想。一是需要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空间,并期待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作者眼中的伟大科学家法布尔;二是需要营造师生与语言文字本身对话的氛围,做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既要和法布尔一同体验捉虫的快乐与兴奋,又要从法布尔的身上得到更多的关于成长的启示;三是

3、需要形成有效、实在的师生对话的场景,需要师生在这些特定的、未知的场景中碰撞、交锋、展示。本节课主要学习第一件事。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四、教学方法我选择的是第一课时,根据第一课时结构比较清晰的特点,采用了“活动导学”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学生为本、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以朗读为基点,促进学生读中感悟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首先让我们看一张漂亮的昆虫图,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

4、,叫昆虫记,作者是谁呢?(法布尔)出示塑像。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3、出示有关法布尔的资料,请同学读一下。zhidao.baidu/question/347888696.html4、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活动一:1、分小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地方互相纠正,再多读几遍。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3、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交流朗读。集体交流:纵横 闪烁 光泽 责骂 中毒 观察 可恶 痴迷垃圾 殿堂鸟栖虫居 满载而归 鼓鼓囊囊 怒气冲冲 兴致勃勃读音:恶wu 栖qi字形:察(范写)字义:纵横:形容横竖交错的样子。书上是什么纵横,还有什么纵横,有

5、一个成语叫纵横什么。“痴迷”从文中找出他的近义词,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鸟栖虫居:鸟和虫可以自由生活的地方,表示自然环境很好,各种动物可以平静地生活。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文中指法布尔回家时,口袋里装满了昆虫、石子,贝壳等。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交流朗读。三、理清脉络活动二: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想一想,原因是什么?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句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3、同桌讨论。集体交流:1、指名回答1后问:法布尔为什么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呢?(小法布尔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生活的环境非常适宜昆虫繁殖)所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板书:着迷)

6、2、小结过渡: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知道写人文章离不开典型的事例,那么课文主要通过哪些事写出了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呢?(小法布尔因为好奇去捉一只会唱歌的纺织娘,结果迟回家,引起父母一场虚惊。小法布尔利用放鸭子的时机去捉一只小甲虫,引来了父母的责骂。)板书:捉纺织娘 捉小甲虫3、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两件事?小结过渡:课文通过捉纺织娘和捉小甲虫这两件事写出了法布尔从小对小虫子就非常着迷,下面我们就先从“捉纺织娘”这件事中去感受一下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吧!四、品读课文23自然段活动三:读课文2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划下来,写出简要的感悟。同桌互相读出自己的感悟集体交流

7、:A、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从“三天前”这一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什么事情如此执着吗?(板书:执着)“终于”这个词感受到他找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他的心情是很兴奋的。B、人物的语言:“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从两个感叹号,你读懂了什么?(捉住这只令他魂牵梦绕的小虫子,令他喜出望外,令他欣喜若狂,令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父母的焦急) C、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令法布尔费尽心思。(出示图片)是什么吸引了他?(长得漂亮、唱歌动听,在他看来这只纺织娘就是一个歌唱家)再读法布尔的话,

8、感受他捉到这只纺织娘的兴奋心情。师:同学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呢?生:草丛里的小虫子叮咬他,他又疼又痒,但为了不惊动纺织娘,他忍着一动不动。生:他发现纺织娘了,猛地往前一扑,可纺织娘一下蹦走了,法布尔膝盖都摔破了。生:三天前,法布尔发现了这只纺织娘,连续三天,他每天都早早地蹲在草丛中,观察着它,常常连晚饭都忘了吃。)师: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再现情境,想象说话:师: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9、出示提示语: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 ),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五、小结本课六、布置作业1.熟读第4、5自然段,再从中标出重点词语,根据这重点词语理解课文。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想一想,写下来。 板书: 装满昆虫的衣袋 捉纺织娘 执着着迷 捉小甲虫六、教学反思装满昆虫的衣袋讲述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入迷的两件事:一是捉纺织娘忘了回家;二是捉小甲虫遭父母责骂。本课教学,理解文本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

10、文味。首先我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由于本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因此我设计安排了三个活动:分小组检查预习情况,着重把课文读通读顺;理清文章脉络,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法布尔的什么事;品读课文第一件事“捉纺织娘”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活动的设计紧扣文本特点和本课的学习目标。每个活动都注重学生的阅读过程,第三个活动是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对课文内容的想象拓展,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认识的升华。其间,学生的展示、教师的引领穿插其中。本课安排的想像情境,练习说话,一是对所学内容的加深和巩固,二是对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深情的补白,言为心声,在吐露真情、深情表达中升华了主题。其次,“活动单导学”下语文课堂仍要以朗读为基点,促进学生读中感悟。在本课中,在学生充分预习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分小组检查读课文,然后又在全班交流读课文,这时,为了理清脉络,让学生默读课文,在品读课文时,让学生通过读、圈、画、写与再次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让学生用心朗读、静心思考。最后,我想说的是由于本人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去感悟,学生自读、齐读得多,指名读得少,最后的想象说话在时间上来说,有点紧,有点走过场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