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雨水技术交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50090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虹吸雨水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虹吸雨水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虹吸雨水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虹吸雨水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虹吸雨水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虹吸雨水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虹吸雨水技术交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虹吸雨水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编号001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提要虹吸雨水管安 装技术交底交底日期1、适用范围和编制依据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 5#裙楼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安 装工程。1.2编制依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ECS183:2005雨水斗选用及安装图集09S302施工图纸设计说明2、施工准备2.1材料的质量要求1.管材、管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2.管材不允许有折叠、裂纹、分层、搭焊 内外表面应光滑;3.采用hdpE管材料, 用于同一系统的管材和管件及虹吸式雨水斗的连接短管应采用相同材质,各种管材符合材料标

2、准规定 ;2.2主要机具1.机械设备:电熔焊机、对接型热熔机、角磨机、电焊机、切割机。2.通用和专用工具:扳手、起子、锉刀、木榔头等。3.测量、检测和试验设备:钢卷尺、游标卡尺、角尺、水平尺等。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测量定位、预留预埋f支架制作安装f屋面雨水斗 安装T管道安装(悬吊管、立管安装)1埋地管安装T 系统灌水、通水试验f父工验收。3.2测量定位、预留预埋认真审查图纸,在管道穿过楼板和剪力墙处预留孔 洞。在屋面结构施工时,配合土建预审核 人交底 人受底 接交人一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 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编号001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

3、底提要技术交雨水管安装父底日期留符合雨水斗安装孔洞,预埋时应留出屋面找平层厚度 (预留位置应参照土建施工图,根据轴线、标高以及水施 图准确定出预留洞口的位置)。3.2 支架制作安装(1)管道安装时应设置固定件,固定件必须能够承 受满流管道的重量以及高速水流所产生的冲击力;(2)固疋件应根据各种管材要求设置,位置准确,埋设平整与管道接触紧密,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3)固定件宜采用与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配套 的专用管道固定系统;(4)管道支吊架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位置正确, 埋设牢固;(5)管道的支、吊架间距及设置要求要满足规范要 求;(6)HDPE悬吊管采用方形钢导管进行固定,方 形钢导管的尺

4、寸如下表的规定,方形导管沿HDPE悬吊 管悬挂在建筑物结构上,HDPE悬吊管则采用导向管卡 和锚固管卡连接在方形钢导管上;方形钢导管尺寸HDP管外径方形钢导管尺 寸DN40- DN20(030x30DN250- DN31540X60(7)HDPE悬吊管的固定支架一般设置在横管 的始端、末端和三通的两端及支管处;当 HDPE悬吊 管管径大于DN250时,每个固定点应采用两个锚固管 卡;(8)HDPE立管的锚固管卡间距最大为 5m,导 向管卡间距最大为15倍管外径。3.3 雨水斗安装3.3.1基本要求1虹吸式雨水斗应设置在屋面或天沟的最低点,每 个汇水区域的雨水斗数量不少于 2个。两个雨水斗之问

5、的间距不超过 20m。雨水斗距屋面边缘的距离不小于 1m,并不大于10m。2. 虹吸式雨水斗与屋面或天沟和管路系统应可靠连 接。3. 系统接多个虹吸式雨水斗时,雨水斗排水连接管 应接在悬吊管上,不得直接接在雨水立管的顶部。4 接入同一悬吊管的虹吸式雨水斗宜在同一屋面标 高。审 核人交底 人接受 交底 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 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编号001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提要安装技术交底水管交底日期5. 天沟起点深度应根据屋面的汇水面积、坡度及虹吸式雨水斗的斗前水深确定。天沟坡度不宜小于0.003。6. 要注意雨水斗内不得遗留杂物、充填物或

6、包装材 料等,清除流入短管内的密封膏,再安装其他部件,以 免堵塞。3.3.2雨水斗的安装顺序虹吸式雨水斗的组成和材质。组成部件一般有:防 叶罩/防涡流装置/斗体/安装接触片等。斗体材质有: 铸铁/铝合金/不锈钢/高密度聚乙烯(HDPE) /聚丙烯 (PP)等,本工程选用的是不锈钢材质的雨水斗。1.斗体安装-防涡流装置安装-防叶罩安装-其 它辅助部件安装。斗体在与建筑屋面板或混凝土天沟的 连接,其安装的可靠性应牢固,连接必须紧密,开配合屋面防水施工。2.斗体应安装在适当找坡的混凝土或其它复板材料 屋面的坡底或天沟内。3 斗体的固定可采用将斗体临时固定在预留孔内, 在斗体的周围浇灌混凝土或其它可将

7、斗体与屋同板有效 连接的材料凝固。有带安装接触片的雨水斗,可将斗体 置入预留孔内,使接触片紧密的贴在屋面上,用螺栓植 入屋面板内将其固定或采用钢钉锚固植入板内固定,这 样的安装方式必须能保证雨水斗固定牢固,否则应有其 他固定措施。4 斗体固定牢固后应配合屋面防水施工和屋面隔热 层及保护面层施工。将屋面防水层铺贴至雨水斗底盘喇 叭口边缘,在用防水压板压紧并固定螺栓。防水施工必 须保证防水材料与斗体可靠粘接,斗体边缘连接密闭, 不渗不漏;屋面隔热层、保护层施工应在雨水斗周围留 出能保证雨水斗均匀进水的空间范围。虹吸雨水的安装示意图如下:审核 人交 底人受底接交人一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

8、。接受交底 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编号001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提要虹吸雨水管交底日期安装技术交底-tAW面FFr 50咖COO零*: RH式両水斗玄逅呼号整 4*JI K Aa hu 1iJ*50* 云 5 0Dr Ll J - f. . IJ 19 IM &Fll# J JU 11iGl BU3&6W -颂 :l 1-曲 12()14rR- 5U1JHJ4C0 却 4*09ll-VUUVI i牛仙& 3.4 管道安装1悬吊管连接雨水斗和排水立管,其管径要求不小 于连接管管径,也不应大于 300mm;1雨水立管上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检查口, 检查口中 心距地面1.0m。

9、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时,检查 口的最大设置间距不大于 30m;2.雨水横管与立管、立管与排出管的连接弯头采用 两个45弯头或R4D的90弯;3 雨水管穿过墙壁和楼板按要求设置套管;4.安装过程中,管道及雨水斗的敞开口应采取封堵 措施;5 悬吊系统应避免穿越建筑沉降缝伸缩缝。 当因现 场情况无法避免时,应根据系统管材的特点,考虑不同 管材的挠度,采取相应措施。3.5 HDPE管连接方法HDPE管采用热熔对焊连接或电熔套管连接。 HDPE管采用管子切割机切割,切口垂直于管中心。在 悬吊的HDPE水平管上使用电熔管箍,与固定件配合安 装。HDPE 管热熔对接连接:将需安装连接的两根 PE管

10、材冋时放在热熔器夹具上(夹具可根据所要安装的 管径大小更换夹瓦),每根管材另一端用管支架托起至同水干面。用电动旋刀分别将管材端面切干整,审 核人交 底人受底 接交人一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 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编号001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提要交底日期确保两管材接触面能充分吻合。将电加热板升温至 210C,放置于两管材端面中间,操作电动液压装置使 两端面同时完全与电热板接触加热。加热达到要求后, 抽掉加热板,再次操作液压装置,使已熔融的两管材端 面充分对接并锁疋液压装置(防止反弹)。加热时管材卷 边厚度、对接时间均要满足材料工艺要求,一般可参照

11、 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及规范要求。电熔连接:将PE管材完全插入电熔管件内,将专 用电熔机两根导线分别接通电熔管件正负两极,接通电 源,将预埋在电熔管件内的电热丝加热,使电熔管件与 管材接触处材料在加热后熔接成一体。3.6埋地管安装由于系统压力较大,排出管宜采用能承压管,并在 出户口管道管径加大二级,以便泄压,从而不会冲坏与 其连接的雨水井。埋地雨水管的埋没深度应考虑管线上 部的何载。HDPE管铺设在一般土质的管沟内,下铺一层厚度 不小于100mm的砂垫层,在穿入检查井与井壁接触的管端部位涂刷两道粘结剂,并滚上粗砂,然后用水泥砂 浆砌入,防止漏水,雨水立管的底部弯管处,应设混凝 土支墩或采取牢固的

12、固定措施。3.7附属构筑物附属构筑物用于埋地雨水管道的检修、 清扫和排气。 主要有检查井、检查口井和排气井,检查井适用于敞开 式内排水系统,设置在排出管与埋地管连接处,埋地管 转弯、变径及超过30m的直线管段上。检查井深度不小 于0.7m,井内采用管顶平接,井底设高流槽,流槽内高 出管顶200mm。埋地管起端检查井与排出管间应设排气 井。3.8灌水、通水试验埋地部分管道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试验合格后 方可隐蔽。雨水斗安装后,必须对屋顶或天沟做灌水试 验。试验时堵住所有雨水斗,向屋顶或天沟灌水。水位 应淹没雨水斗,持续lh,雨水斗周围屋面或天沟应不渗 漏,为合格。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 必须到每个系统上部的雨水斗。灌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雨水主立管、水平管及干管均应作通水试验,排水应畅 通,无堵塞,管道及接口应无渗漏为合格。底人审 核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 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