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50073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从哪个方面开始 近一时期,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民间借贷比较活跃且风险不停扩大,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低,银行利差和盈利水平相对较高,在此大背景下,对深入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呼申明显增强,尤其是呼吁深入加紧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步伐。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金融体制和金融体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改变,已经基础建立起多类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多层次、多功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多目标、多工具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和专业化、国际化的金融监管体系。上述改革对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连续快速发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中国金融的安全稳

2、定,全部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中国的金融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在金融业务的准入、资金价格的形成、金融高管人员的管理及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行政色彩,金融体系的结构、功效和效率还有待于深入改进,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供求调整、经营约束、风险处理等领域的作用还有待加强。改革重心、关键、关键及难点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目标及关键是: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让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资金价格决定于市场资金供求,调整市场资金供求,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杠杆作用;让经济和市场手段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发挥主导作用;让金融机构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

3、险、自我发展,真正根据商业化、市场化标准经营,在公平公正的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让股东、高层管理人员负担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失败风险和责任,最大程度地实现金融风险处理和金融机构退出的市场化,最大程度地强化市场纪律的约束作用。在逻辑关系上,金融机构经营的市场化和利率的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心,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而金融风险处理和金融机构退出的市场化则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也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难点。之因此将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视为金融改革的关键,关键是因为:它不但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同时也是建立市场竞争规则,促进市场有效运行的主要前提;它

4、不但是放松金融管制,促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和竞争活力的主要前提,同时也是强化市场纪律和市场约束,促进公平公正竞争,预防道德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主要前提;它不但是金融机构实现商业化、市场化经营的主要前提,同时也是有效实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主要前提。而之因此将金融机构退出的市场化视为金融改革的难点,关键是因为:在金融机构的市场化经营和竞争中,总会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失败而应退出市场,尤其是经济和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会有更多企业和金融机构面临生存的困境和危机,要退出市场。问题或难题就在于,既要让高风险或危机的金融机构立即顺畅退出市场,处理金融机构经营失败而不倒、发生危机而不死,

5、最终要由中央银行和各级财政实施救助的道德风险问题,真正实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最大程度地强化市场纪律约束;同时又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存款人和纳税人的权益,保持金融业务和服务的连续性,隔离退出机构的风险传染,预防发生金融挤兑风潮和金融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为处理上述难题,真正实现危机金融机构的稳妥处理,实现市场化而非行政化的退出,从而推进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就需要围绕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制度、机制和方法。其中包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高效的执法机制。应建立和完善专门针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理的法律法规;同时应建立专门处理危机金融机构破产及金融

6、资产处理的专业律师、法院或法庭,以提升司法的专业性和效率性。对那些已经陷入严重资不抵债和支付困难、面临清偿能力和支付能力危机的金融机构,必需立即进行处理,包含关闭破产,使其立即退出市场,以预防演变成区域性或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建立和完善危机金融机构的有序破产清算机制。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危机金融机构的处理,应该尽可能少用停业整理和下令关闭等行政性的手段和方法,而应更多地利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如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以降低危机金融机构处理的经济、政治及社会成本。应明确危机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条件、程序、裁定、实施等,比如,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应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由谁决定和提出破产清算申请,由谁裁定和

7、实施破产清算,和资产负债的处理和损失的负担等。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存款保险机制。应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域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立足中国国情,结合历史和现实状况,立即建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包含保险的范围、保险的金额,保险基金的和利用,缴纳存款保险费的依据和标准,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治理和职能等。存款保险制度和机制的建立,既要有利于保护公众存款的安全,维护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预防发生银行存款挤兑风潮,同时也要有利于建立危机金融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在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同时,使危机金融机构立即稳妥退出市场。建立和完善金融危机传染的隔离机制。应尽可能预防因为部分或单体金融机构的危机而造成金融系统性危机,预防

8、或降低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包含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域、跨国界的传染,就必需建立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隔离机制、金融风险和危机的有效处理机制。这种隔离机制包含降低金融业务及风险的集中程度、金融业务的复杂和交叉程度、金融资产负债对市场的依靠程度、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震动传导程度。建立和完善金融资产的市场化处理、托管机制。在对危机金融机构进行托管、吞并及关闭破产中,全部需要对其金融资产进行处理,用资产处理收回的资金偿付其负债。所以,应建立金融资产市场化处理和托管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金融资产处理、托管的专业性机构,培育金融资产处理、托管的竞争性市场,从而使危机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能够快速处理和变现,最大程度地偿付金融机构债权人的损失,在危机金融机构立即退出市场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