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48858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第一章总则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2、项目部成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质科)。3、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不明确隐患、重大事故隐患。4、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

2、影响致使生产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6、本制度所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存在于各种生产活动中的,有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伤害、财产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第二章排查、控制及整改一、事故隐患的分类1、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共分三类:一般性事故隐患: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有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能够造成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已经危及国家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2、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共分三类:一是检查过程中的

3、事故隐患。二是各区域部门上报的事故隐患。三是施工人员举报的事故隐患。二、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1、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有关施工队限期排除。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止施工,并立即上报集团公司、驻地、总监办、管理分部、筹建处,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限期整改。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止施工,立即上报集团公司、驻地、总监办、管理分部、筹建处,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相应措施,进行彻底整改。三、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按照工作分工,各部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排查整改和上报责任制。1、项目部按照自身的管理责任,在工程准备与建设阶段,均应对工程进行安

4、全生产风险分析,排查、确定工程建设(管理)期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2、项目部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的频率每月应不少于一次。3、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4、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工区为分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工区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责任。各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或项目部领导报告。2022年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及整改制度(二)1、监理机构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以监理通知书的形式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反馈,情况严重的,应由驻地高监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2、施工单位对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机构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3、如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如实按照事故的级别及国家规定立即向公司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报告;4、事故发生后,严禁隐瞒不报,所上报的一切事故由公司有关领导协同上级有关部门一同调查,按程序进行处理。5、在实施事故处理过程中,监理机构要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取证,同时要全过程跟踪,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各类相关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