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学案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488016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时了了》(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时了了》(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时了了》(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时了了》(学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时了了》(学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时了了》(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时了了》(学案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时了了?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 2、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流利地翻译全文; 3、领会“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4、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重点: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 ,疏通文意 ,借鉴现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学习流程: 流程一:导入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同学们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小少年司马光很聪明 ,今天我们要再见识一下其他小少年的聪明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课文?小时了了?。 流程二:自主学习 一、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刘义庆出身于官宦家庭 ,为南朝宋的宗室。叔父是宋武帝刘裕 ,后刘义庆过继于

2、临川烈王刘道规嗣子 ,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虽生长在王室官宦家庭 ,但他生活简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受过严格的正统教育。他爱好文学 ,著述很多 ,以?世说新语?流传最广。 ?世说新语?亦称?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也是同类小说中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有许多作品 ,批判黑暗 ,挖苦奢淫、表彰善良 ,全书语言精练 ,善于通过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 ,意味隽永。 二、 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流利地翻译全文 孔文举年十岁 ,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 ,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 ,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 ,前坐。元礼问曰:“君与

3、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 ,有师资之尊 ,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 ,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 ,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三、 孔文举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答: 流程三:合作探究 1、 各小组准备最正确翻译;2、推出讲解人选。 流程四:精彩展示 流程五:检测反响 1.填空:(2分) ?世说新语?作者 , 朝文学家 ,该书主要记载 。 2.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3分) 大未必佳(大: ) 韪大踧踖(大: ) 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 时李元礼有盛名(盛: ) 莫不奇之(奇: ) 3.译句:(2) 昔先君仲

4、尼与君先人伯阳 ,有师资之尊。 答: 莫不奇之。 答: 4.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1) 答: 5.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小说通过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1) 答: 流程六:拓展链接 1. 解释成语小时了了 答: 2. 像孔融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 ,你能说出谁的故事呢? 提示: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答: 我们这个世界 ,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流利地翻译全文; 2、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重点: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

5、释 ,疏通文意 ,借鉴现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学习流程: 流程一:导入 同学们 ,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今天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对好朋友 ,一起来进入课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流程二:自主学习 一、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流利地翻译全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 ,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 ,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 ,谓巨伯曰:“大军至 ,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 ,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 ,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 ,一郡并获全。 二、

6、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答: 三、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 ,所写生活常态是 ,特定环境是指 ,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四、你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五、了这个故事后 ,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答: 流程三:合作探究 2、 各小组准备最正确翻译;2、推出讲解人选。 流程四:精彩展示 流程五:检测反响 1.填空:(2分) ?世说新语?作者 , 朝文学家 ,该书主要记载 。 2、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2分) 友人语巨伯曰(语: ) 吾今死矣 ,子可去(子: 去: ) 败义以求生(义: ) 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委: ) 3、翻译以下句子:(2分) 远来相

7、视 ,子令吾去 ,败义以求生 ,岂荀巨伯所行邪? 答: 我辈无义之人 ,而入有义之国! 答: 4.文中点金之笔是哪句(1分) 答: 5、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 6、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 ,从哪一句可以看出。(1分) 答: 7、文章主要通过 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1分) 流程六:拓展链接 1、你知道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还有哪些?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答: 2、“胡贼中“胡指北方少数民族 ,在我们学过的一首乐府诗 中也有这样的用法。 答: 3. 将本文改成一篇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不改原意 ,可增加适当的情节和人物。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准确

8、把握重点字词 ,流利地翻译全文; 2、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重点: 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 ,疏通文意 ,借鉴现代文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 学习流程: 流程一:导入 同学们 ,你见过性急的人吗?今天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性急的古人 ,一起来进入课文?王蓝田性急?。 流程二:自主学习 一、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流利地翻译全文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 ,以箸刺之 ,不得 ,便大怒 ,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 ,仍下地/以屐齿蹍之 ,又不得 ,瞋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 ,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 ,犹当无一豪可论 ,况蓝田邪? 二、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王蓝田的性格。 答: 三、找出表现王蓝田性格的动词 答: 流程三:合作探究 1、各小组准备最正确翻译; 2、推出讲解人选。 流程四:精彩展示 流程五:检测反响 1.填空:(2分) ?世说新语?作者 , 朝文学家 ,该书主要记载 。 2、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2分) 复于地取内口中(内: ) 嗔甚(嗔: ) 无一毫可论(毫: ) 啮破(啮: ) 3、翻译以下句子:(2分) 使安期有此性 ,尤当无一毫可论 ,况蓝田邪? 答: 4.本文给我吗怎样的启示?(1分) 答: 流程六:拓展链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