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486853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产业背景2010 年统计数据,全国医药工业企业数为 7464 家,药品流通经 营企业数万家, 2010 年医药市场研究报告研究表明,中国已经 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 GDP 的比 重为2.7%。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 居世界第一, 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 中国医药行业是一个被长期看好 的行业,到 2013 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医药大国, 2020 年 前中国也将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医药大国。 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 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中提到,医药行业属于

2、国际性的朝阳行 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山东省属于医药大省,医药工业企业数为 761家,具 2010 年医 药百强分布数据,在全国 24 个省市自治区,山东和江苏入围企业均 在 10 家以上,制药产业规模和技术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原料药生 产、化学制剂、中成药制剂、生物制剂、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等均 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济南是山东医药产业的核心区域,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在全省 的架构是 “一区六基地二十个产业化示范企业 ”。核心内容 “一区”即高 新区,“六基地 ”指依托大学院所建设生物药与化药创新、海洋新药创 新、中药创新基地、 实验动物、新药临床研究和新创新药物孵化基地, “二十个产业化示

3、范企业 ”是指通过新药科技成果的转化, 使包括齐鲁 制药、博士伦福瑞达、宏济堂等在内的全省 20 个龙头医药企业成为 全省医药产业排头兵。 2009年5月和 2010年3月,国家重大新药创 制平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先后落户我市高新区。 济南市府计划, 5 年建成“济南生物医药园,并将济南生物医药园打造成具有强大自 主创新能力的 “中国药谷”,打造成医药产业聚集、配套设施完善的 “中 国药城 ”。医药行业的另一分支 -医药经营企业在济南也呈蒸蒸日上之势, 医药公司、社会药房随着我国医疗政策的改革和完善,遍地开花,创 造了巨大的人才需求。2人才需求分析 山东省非常重视医药产业, 在山东省十二五

4、医药产业规划中明确 提出,到 2015 年,全省医药产业收入达到 4500亿。随着山东省现代 产业体系的建设,一方面制药企业搬迁、新建、扩建项目增多,面临 制药企业调整产品和人员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更新设备设施。对一 线高素质高级技能人员需求。经营行业的巨大人才需求也凸显出来, 而我市省仅有 3-4所公办高职院校办有药学专业,另外 3-4 所民办院 校尚未形成规模,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不足 1000 人,这种现状远 不能满足现代制药企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难以适应迅速发展 的制药行业需求。 因此,需要尽快培养和输送一批在实际工作中能综 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析、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素

5、质高、技 术精、较快适应岗位需要的制药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建设基础济南护理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3 年的山东省济南卫生学 校,开办药学专业有 58 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门药学 人才。如今,这些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企 业,大多已成为单位骨干, 这些毕业生以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综合素 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每年都有用人单位直接找到我校招聘药学人 才,在 2011 年济南市卫生系统举办的药学专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毕 业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进一步反映了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的水平。学院建有模拟岗位的药学实训中心。其中实训实验室 15 个,模 拟药房 1个

6、,模拟配置中心 1 个,准备室 3个,药品超市 1个,礼仪 训练厅 1 个。实训中心配有现代化的药剂、药分、药化和药理实训设 备及药物标本和模型,如压片机、崩解仪,各种分析设备,液相分析 设备、制剂模拟训练系统等。 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到真实化的模拟训 练,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 100%。本专业有充足的公共课、基础课实验场地和设备,实验课开 出率为 100%。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药学专业教师共近 40 人,高级职 称 24人, 58%;双师型 20 人, 51%;博士研究生 1人,硕士研究 生 15 人,是本专业建设的保障。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料。学校图

7、书馆藏书近 15 万册。其中本专 业藏书 400种以上, 8000多册,定有专业期刊 200余种,另有中医 药古籍善本 6765 册,能充分满足本专业科研、教学的需要。有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省内外实习基地 100 个以上,大部 分分布在山东省及周边省份, 另有一些实力雄厚、 国内知名的大型医 药企业如新华、鲁抗、三九药业等,可完全满足我院学生实习需要。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建设思路 以全面提升药学专业服务济南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 能力为核心, 调整传统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 建立与之配套的 课程体系, 进一步加强药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 设,拓宽校外实训基

8、地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应 用,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改革考评制度,深入 推进企业全程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建设。 细化各项建设项目, 制 定严谨的经费预算和管理措施, 建立监督保障机制, 严格按照预算编 制使用资金,按照不低于 1:1 的比例筹措配套资金,确保项目按时保 质完成。(二)建设目标紧紧围绕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 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 (教职成201111 号)等教育部重要文件精神, 对照山东省和济南教育和卫生“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按照学院 提出的把药学专业建设成骨干专业、 品牌专业的发展规划, 培养适应 现代社会需要的、

9、具有药学技术和现代药学服务理念的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拓宽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把紧缺岗位方向做大, 把专业岗位需求方向做精。全面实行“五个对接,十个衔接”,强化 实践育人,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方式。加强师资建设,打 造一支专兼职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双师型”教 学团队。建立完善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使毕业生就业率、 用人单位满意度在省内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通过积极建设, 把药学 专业打造成骨干专业,建设成国内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三、建设内容(一)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药学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 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执业 药师资格标准,深化学校

10、里建“药厂和药店”,药厂和药店里设“课 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强 化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早期接触岗位实际的“一贯式”(实训-见习-实习)人才培养模式。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药学专业学生从入学开 始接触药物的生产和使用, 逐渐增加接触岗位实际的时间, 通过在校 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见习、实习,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感悟、职业 意识、职业认同感、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融入职业的主动 性与积极性。2优化现有的校企合作办公室,深度推进校企对接。主动联系 用人单位,深化合作育人。 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 课程体系,共同修订教学内容,共同建设

11、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教 学监督评价体系,争取 100%学生实现“订单式”培养。3实施严格的考证制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药学专业学生考取“药学类劳动技能鉴定证书”, 实现“双证”或“多证”毕业, 提升就业竞争力,并为未来考取“执业药师证”打下基础,从而体现 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衔接。4实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市场反馈信息,培养符合用人单 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人才。(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按区域经济、 行业发展需求定期调整人 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行业深度融合,提 高课程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及课程体系管 理监控制度

12、。1职业素质教育实施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诚信作风, 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以及敬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把对学生的 职业素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突出社会公德、 伦理道德和职业 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在对驻济各级医疗 机构临床一线药学岗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聘请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专 家和行业专家对药学专业工作任务、 岗位能力进行分析, 再由学校教 师与课程开发专家共同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 的专业课程体系。 创建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课程 标准。3以创建精品课程为出发点,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在两年内, 力

13、争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2门,市级精品课程达到23门,校级精 品课程达到34门。努力开发创建以优质核心课程为基础的高职药 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建设 5 门优质核心课程, 确保专业主干课 程达到优质核心课程标准。(三)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加数量、调整结构, 使各学 科的师资力量配置更加合理。1 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 人 12 名,学科带头人 5 名。从学校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本专业 人员中选拔部分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通过参 加学术交流与合作、 承担省级教改及科研项目、 主持专业课程开发与 教材编写、岗位实践及培训等途

14、径,使之成为具有广阔护理视野,在 护理行业有一定影响力, 能把握药学专业发展方向, 并对专业发展进 行总体规划和实施的专业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2“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力争选拔 1 0名基础理论扎实、 教学能力较强、具有药学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 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通过到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 高等级医 院和大型医药企业进修访学,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能胜任课程建设与 教学教改,主持市级科(教)研课题。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兼职教师试讲制、聘用制。为 保证护理教学质量, 学校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 要求兼职教师与 校内对应学科教师结对,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提高

15、。从教学医院和 药厂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一线工作 5 年以上的药学人员中聘请兼职 教师,使专兼教师之比达到 1:1,承担专业核心课程部分的课堂教学 任务;负责学生见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期间的现场指导和带教工 作。(四)教学资源建设从教材开发、 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教 学资源的建设。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实 践教学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 全方位软件管理系统以及开放 式管理模式。在现有教学医院的基础上, 力争新增 5 家紧密型或共享 型实训基地。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 ,建立院、校师生反馈联络网。1开发教材。建立严格的教材选用制度,鼓励各学科带头

16、人、 骨干教师参编、 自编教材,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紧密结合药学实践的 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2实践教学。加强“院校联合”、“职业与专业融合”,充分 体现在校内实训环境、 文化建设和设施改造的投入, 使之更贴近医药 行业的真实环境。建设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基地。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药学实训基 地面积,完善药剂多媒体控制系统、药理等智能化教学系统、药品营 销、药物分析等模拟实训室。(2)建立完善药学数字化资源库,初步建立教学和管理系统。 丰富以技能操作流程、 技能影视录像为主的数字化实训资源库, 通过 教学管理和考评软件管理实训全程运作记录、 监测等,初步实现实训 室数字一体化系统。(3)加强实训中心的制度建设和内涵管理。在建立健全实训管 理制度、 指导教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 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管 理模式。实训基地对学生实施全程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