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必修一经济生活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48665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必修一经济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必修一经济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必修一经济生活(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一、货币的本质1. 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价值含义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区别地位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与其他有用物品的共同属性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意义正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所以不同商品之间才需要相互交换,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所有的商品都有价值,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矛盾性二者最终归属不同,使用价值最终只能归买者,价值最终只能归卖者联系统一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注意】物品劳动产品商品使用价值的常见

2、说法质量、性能、功能、品质、品牌、物美、货真价值的常见说法成本、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3)判断方法定义法:劳动产品、用于交换(交换前、中)。例:礼品、阳光属性法: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例:假冒伪劣产品【注意】使用价值与价值(价格)互不决定,即优质未必优价、价廉未必质差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误区】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质量越好价格一定越高 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2. 货币产生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直接原因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先有商品后有货币)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

3、等价物标志货币产生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并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的商品。)职能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观念上的货币:标价、价格、售价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赊账、利息、租金、税、工资、水电费等贮藏手段社会财富的代表、必须是足值的货币。世界货币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国际结算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3. 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产生原因不方便、

4、不安全、成本高过程金银条块(足值的)铸币(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纸币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铸币磨损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少数国家纸币)发行国家决定纸币的发行量及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纸币的供应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注意】国家对货币的发行“三有权”、“二无权”“三有权”有权发行、有权决定发行量、有权决定面值“二无权”无权决定流通中的实际需求量 无权规定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币值)(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

5、义及实质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现象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物价全面、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成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社会需求膨胀;生产资料成本大幅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社会需求不足;宏观经济由卖方市场转至买方市场;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危害性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解决方法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采取积极的财

6、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联系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由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与发行的纸币数量不平衡造成的;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注意】(1)CPI3% 通胀 CPI5% 严重通胀通胀:供不应求,物价上涨,纸币贬值适度的通胀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2)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

7、会上涨。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有可能会引起商品价格上涨。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因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物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通胀预期: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减持股票关于纸币发行量与购买力的计算1. 通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贬值率=例1:某国2014年第一季度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3万亿元,第二季度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要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此时货币贬值28%。物价上涨了38.9%【解析】3(1

8、+20%)=3.6万亿元 货币贬值率= = 物价上涨率 = =例2:假定2014年100元可买10件商品,此后物价上涨,到2015年100元只能买8件商品,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则货币贬值20%,物价上涨25%。2.单位纸币的购买力= 例:假设2014年全社会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货币平均周转5次/年。那么,这一年货币发行量应为8000亿元,如实际发行16000亿元纸币,这时1元钱相当于0.5元,会引起通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解析】 =8000亿元 购买力=0.5元3. 2014年货币流通次数增加10%,此前由于政府加大宏调力度,纸币发行量已减少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

9、况下,2013年售价100元的商品,现价88元。【解析】假设2013年商品总量a、价格b,货币流通速度c,纸币发行量d,则,再设2014年价格x,则有,x=0.88b,所以,原价100元,现价88元。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1. 货币与财富(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2. 结算与信用工具(1)常用结算方式:现金结算用纸币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2)结算工具比较信用卡支票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单

10、位或个人)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特点和优点多功能一体化,减少现金的使用(不是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一律记名,不准转让流通,不准远期支票种类按发行机构划分,可分为银行信用卡和非银行信用卡;按清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和借记卡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注意】信用卡可减少现金流通量,但不能有效抑制需求,无法缓解通胀。普通纪念币、金银饰品、金银奖品、Q币、比特币、纪念币(1)普通纪念币包括普通金属纪念币和纪念钞(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可以与其他流通

11、的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其面额记入市场现金流通量,成为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2)金银饰品、金银奖品不是货币。金银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但这并不意味着金银饰品(金银项链、戒指等)、金银奖牌就可以成为货币。(3)网络中的Q币是虚拟的货币,并非真实的货币,它只能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使用。(4)比特币和Q币一样,是虚拟货币,不是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5)纪念币分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两种,“镍包钢纪念币”属于普通纪念币,这种纪念币与纸质人民币的职能相同,但是,金银纪念币与纸质纪念币的职能有区别,因为金银纪念币只是具有“法偿性”(任何时候国家都保证以法定的含金(银)量

12、兑换金银)的法定货币,但是这种纪念币不属于流通中的货币,即徒有“货币”之名但不具备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职能,其发行额也就不计入现金发行数量。数字货币(1)含义:数字货币是一种价值的数据表现形式,通过数据交易并发挥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及价值存储的功能。(2)优势:相较于纸币而言具备发行成本更低、交易成本更低、可追踪,造假成本更高等优势。(3)特征:数字货币具有网络数据包的主要特征。(4)意义:降低纸币发行、流通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5)数字货币不是网络虚拟货币。因为数字货币不仅仅

13、局限在虚拟空间,而是经常被用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我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本位币的所有特征。(虚拟货币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6)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也不是数字货币。它们是基于电子账户实现的支付,其在线下要有实物货币作为对应。移动支付(1)含义:移动支付也称手段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2)分类: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近场支付,就是用手机刷卡坐车、买东西等的支付方式;远程支付,就是通过发送支付指令(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等)或借助支付工具

14、(如通过邮寄、汇款)进行的支付方式。(3)使用方法:网上支付;短信支付。即在选定商品后,将“商品编号”发送到商户指定的特定的号码下订单,回复“Y”直接支付,支付成功后会收到支付平台发送的确认信息。(4)优点: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信息获取更为及时,用户可随时对账户进行查询、转账或购物消费;用户可订制自己的消费方式和个性化服务,账户交易更加简单方便;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十分方便的支付及身份认证渠道。(5)货币职能:可以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不能执行其他职能。(6)移动支付的使用与流通中所需货币数量、流通速度及通胀(缩)均无直接关系。3. 外汇和汇率(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当前国际市场上主要是用美元、欧元、瑞士法朗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纸币进行国际结算。外汇包括外币、外币支付凭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并非都是外汇,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2)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表示方法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本币汇率=(间接标价法)影响因素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状况、通货状况、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大国际政治事件等。汇率与币值的关系谁升值,谁升率;谁贬值,谁降率。汇率(币值)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对外投资、出国旅游留学、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