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橡树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484242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5.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润橡树湾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华润橡树湾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华润橡树湾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华润橡树湾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华润橡树湾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润橡树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润橡树湾(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201139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委托单位:华润置地(南昌)有限公司评估项目:华润.橡树湾一期江西省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中心二一二年三月声 明1.本报告无评估单位盖章无效。2.本报告无评估人员签字无效。3.本报告涂改无效。4.本报告仅对所委托的评估项目有效。5. 本评估以设计方提供的建筑物原始数据和现场情况检测、勘察、核实的数据为基础,根据建筑物属性以及雷击风险评估方法所确定的有关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对这些结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增加的防范措施。若建筑物结构、功能用途、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评估。6.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

2、内向本所提出,逾期不予受理。目录雷击风险评估综合结论I1.评估单位12. 评估人员23.评估目的34.评估依据35.评估简介36. 项目概况56.1 强电系统56.2 弱电系统66.3 防雷与接地67.数据采集与分析67.1地理位置77.2闪电定位资料97.3土壤电阻率117.4建筑物及其服务设施特性118.大气环境状况248.1南昌市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248.2建设项目附近雷电分布特征259.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269.1雷击风险评估方法269.2 雷击风险分析379.3 评估计算过程389.4评估结论679.5雷电防护建议6710.建筑电子信息系统评估7410.1 评估方法7410.2评估

3、过程7710.3 评估结论8110.4 雷电防护建议82附1:江西省雷电监测系统简介84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结论共5页 第1页评估项目华润.橡树湾一期1-3#,5-12#项目地址南昌市朝阳洲委托单位华润置地(南昌)有限公司联系人李大卫联系电话18970077707评估结论(一)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1#3、6、8、9楼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2.092103 RT(=105),风险偏大。5#、7楼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2.109103 RT(=105),风险偏大。10#楼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4.143103 RT(=105),风险偏大。11#楼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3.449103 RT(

4、=105),风险偏大。12#楼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3.114103 RT(=105),风险偏大。存在的主要风险有:RB:直接雷击建筑物因危险火花放电触发火灾或爆炸引起物理损坏引起的人身伤亡的风险。RC: 雷击建筑物,因雷电电磁脉冲引起设备、系统故障造成人身伤亡的风险RM: 雷击建筑物附近,因LEMP造成电梯系统内部系统故障引起人身伤亡的风险。RV:雷击服务设施,因雷电流沿入户设施侵入建筑物,在入口处入户设施与其他金属部件产生危险火花放电而引发火灾或爆炸造成人身伤亡的风险。RW:雷击服务设施,在线路上产生的并传入建筑物内的过电压引起电梯系统内部故障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需要在原有防雷措施的基础

5、上,通过完善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防侧击雷、配电系统防雷电过电压防护、弱电系统雷电过电压防护、电梯系统防护、合理布线、降低火灾危险等措施降低风险。(二)建筑物电子信息评估1#、2: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940,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3#: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925,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5#: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918,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6#: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907,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7#: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894,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C

6、级。8#: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880,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C级。9#: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870,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C级。10#: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915,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11#: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918,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12#: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I-Nc/N=0.929,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B级。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规范要求对有线电视系统、楼宇访客可视对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弱电系统进行防护。共5页 第2页雷电防护建议在

7、现有防雷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3,59楼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进行设计,1012楼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进行设计。(一) 接闪器利用避雷带、避雷针作为接闪器。避雷带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直径不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小于48mm2,厚度不应小于4mm。避雷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檐角、女儿墙外侧等宜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构成闭合环形。避雷带敷设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平直度每2m允许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长不宜超过10mm,在转角处应随建筑物造型弯曲,一般不宜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跨越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应采取弧形跨接。避雷带支持卡

8、应固定牢靠,间距不大于1.5m,均匀相等,支持卡高度为0.10m0.15m,支持卡在转角处距转弯中点为0.25m0.5m,且相同弯距处距离应一致。13,59屋面避雷网格不大于20m20m或24m16m,1012楼屋面避雷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屋顶最高处及屋角等处宜采用不小于12的热镀锌圆钢和高度为0.3m的避雷短针。避雷短针、突出屋面金属构件等应与避雷带应可靠焊接,焊接用双边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接闪器及其焊接部分应做防锈处理。(二)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13,59平均间距不大于25m,1012楼平均间距不大于18m,主要阳角应设置引下线。引下线

9、优先利用建筑物柱内或剪力墙内两条纵向主钢筋,当利用两根主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时,钢筋直径不小于16,当利用四根钢筋作为一组引下线时,钢筋直径不小于10。引下线上下通长焊接,保证良好的电气连通,顶部与建筑物外圈梁的两条主钢筋焊接,底部与基础焊接良好。(三)防侧击雷1012楼:45m以上每2层利用结构外圈梁内两条主钢筋焊接成均压环,与各避雷引下线焊接连通形成。外墙金属门窗、金属栏杆、金属管道、防盗网、室外空调机等金属物应直接或经预埋件与就近的防雷设施电位连接,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除顶部和底端与防雷装置相连,应每隔30m与就近的防雷装置相连。(四)接地装置优先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

10、,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增加人工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地梁内两条不小于16的圆钢主钢筋作为水平接地体,并构成基础防雷网格。地梁内的主钢筋应与承台或引下线柱内对角两条钢筋通长焊接,焊接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防雷接地应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共5页第3页雷电防护建议(五)配电线路对住户、电梯系统、商铺、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用房、消防控制室等有弱电设备的场所安装多级电涌保护器保护。1、2、3、5、6、10、11、12楼雷电防护不低于B级,7、8、9楼雷电防护等级不低于C级。配电线路电涌保护器

11、参数要求见本报告表9-5-2-1。进入10、11、12楼有弱电设备场所的配电线路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管道、线槽敷设,屏蔽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管道、线槽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屋顶泛光照明等用电设备从分配电箱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敷设。钢管的一端宜与配电箱外壳相连;另一端宜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宜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宜设跨接线,在分配电箱内,宜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水平应满足设备最低耐压水平要求,且有20%的安全裕量。SPD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第一级连接相线铜线截面不小于16mm2,接地端

12、连接铜线截面不小于25mm2,第二级连接相线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接地端连接铜线截面不小于16mm2,第三级连接相线铜线截面不小于6mm2,接地端连接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六)弱电线路进入建筑物的网络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消防、安防监控等弱电线路安装与系统匹配的电涌保护器。入户线路选用屏蔽线缆或敷设在金属管道内埋地引入

13、,屏蔽层或金属管道的两端应分别连接到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上。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铜芯导线,安装牢固,其位置及布线正确。(七)楼宇访客可视对讲系统系统:1、置于户外的摄像机信号控制线输出、输入端口应设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2、主控机、分控机的信号控制线、通信线、各监控器的报警信号线,宜在线路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线路浪涌保护器。3、系统视频、控制信号线路及供电线路的浪涌保护器,应分别根据视频信号线路、解码控制信号线路及摄像机供电线路的性能参数来选择。 4、安防系统户外的交流供电线

14、路、视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应有金属屏蔽层并穿钢管埋地敷设,屏蔽层及钢管两端应接地,信号线路、供电线路应分开敷设。5、安防系统的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主机房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系统接地干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绝缘导线。 共5页第4页雷电防护建议(八)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2、消防控制中心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

15、路端口应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3、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室内所有的机架(壳)、金属线槽、设备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均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4、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等,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接地应采用共用接地。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线,并宜穿管敷设接至本楼层(或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九)有线电视接受系统1、进、出建筑物的信号传输线,宜在入、出口处装设适配的电涌保护器。2、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线路,宜根据其干线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接口型式以及是否需要供电电源等要求,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电涌保护器。3、 进、出前端设备机房的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