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482005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事故应急预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及依据1.1 目的 整合资源、提升救援能力,使交通事故救援工作有程序、有步骤,快速、高效、安全地 开展,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及对社会、 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确保把交通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实现救灾、 减灾目的。 交通意外伤害事故是现代社会生活中 最常见、最频繁的事故, 为能在发生交通意外事故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尽可能降低损失 和危害程度,特编制本应急预案。1.2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2 组织机构结合我部实际

2、情况,组建交通事故应急小组如下:长:副组长: *成 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综合科, 由巨勇任办公室主任。 各经理部另设现场控 制小组、救援小组、调查小组、善后小组。3 应急职责1 组长职责1)决定发生过程、指挥、协调应急行动,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2)采取措施,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现场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指示设施设备的部分停 工;3)在施工现场内实行交通制度,决定应急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 视。4)在事故调查清楚并定性的条件下, 宣布紧急状态的结束,尽快清理现场, 恢复交通。5)负责上报事故有关情况。2 应急小组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求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2)负责危险源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发生重大事故时, 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 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3 救援小组1)一旦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领导小组应在 12 小时内组织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组 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查。2)协调有关部门的救援行动, 及时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引导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3)调集抢险器材、设备、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保障系统各组织人员必须防护, 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应。4)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与救援无关人员撤离到指 定的安全地带。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通信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

4、议和信息。4 现场控制小组职责1)主要是保护事故现场,在抢救伤员须移动现场时必须设立标记,并迅速报告事故处 理机关,确保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和事故调查取证工作的顺利开展。2)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小组提供技术方案,指导抢险组实施应急预案和 措施,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救援信息。3)设置事故现场的警戒线,维持治安秩序;引导抢救人员及车辆的进入;保持救援通 道的通畅;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围观。4)在外部救援未到达前, 对受伤者进行必要的抢救。 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 及时协助外部机构转移重伤人员送至医疗机构, 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使受伤者优先得到

5、 救援。5 事故调查组主要负责搜集事故物证、 痕迹, 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和责任者, 协助当地政 府、安监、公安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6 善后处理组1)负责伤员的救治,获取伤员的伤害程度、诊断报告、死亡证明以及伤亡人员家属接 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等各项事宜。2)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 负责保险索赔事宜处理。4 应急事故或情况的识别雷、雨、雪天或根据地理条件,初期采取措施。消灭隐患,控制事态的发展。另一方面 组织抢救, 防止事态的扩散。事故后期已无法控制,则要不惜一切抢救疏散人员, 确保人员 不受伤害;已发生人生伤亡,则在确保救援人员

6、安全的前提下,展开人员抢救。5 应急管理作为一个流动性作业单位, 车辆也随着不同地点的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地理位置、 环境、 气候等都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一是要从规章制度上入手规定驾驶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 则, 达到确保驾驶人员(人为的)不违章、疲劳、酒后、无证、无工作指令驾驶车辆,减少 通事故的发生;二是要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 ,雷、雨、雪他天 尽量少出车, 避免因自然条件造成的交通事故; 三是要识别交通安全管理的危险点, 有针对 性、有重点的进行管理; 四是作好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后的应急管理措施, 对救援方案进行演 练,提高应急管理质量和速度。6 应急程序和原则1 应

7、急救援程序发生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应急管理领导办公室主任向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汇报组长宣布是否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应急小组作好应急准备进入事故现场,启动应急响应清理现场,确认现场警备解除一一组长宣布解除应急状态一一评价应急救援过程并完善作好应急救援相关记录向上级领导单位汇报事故情况。1)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到报警后, 带好随身抢险物品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迅速各就各位;2) 现场应急救援顺序为紧急呼救,保护现场、转运伤员、 拨打应急救援电话: 120、110、 119;3) 切勿立即移动伤者,除非处境会危害其生命(如汽车着火,有爆炸可能),将失事车 辆引警关闭,拉紧手刹或用石头固定车轮,防止汽车滑动;救援

8、人员应先看伤员的伤情;脊 柱损伤者不能拖、 拽、应使用颈托固定颈部或使用脊柱固定板, 避免脊柱受损或损伤加重导 致截瘫;4)事故发生后应尽可能对现场保护,以便给事故责任划分提供可靠证据,并用最快的 方式向交通管理执法部报告;5)恶性交通事故中,当大量外援到达后在抢险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的进 行抢救,分类转送伤员等工作。2 应急救援原则1)执行预案而不唯预案原则应急预案是根据发生交通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而预先制定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调整。2) 先救人后抢物原则应急救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 应当首先救人,当确保所有能够救援的

9、人都已经得到妥善救援后,方可以实施救援物资和设备的方案。3) 分工协作原则应急小组成员应牢记分工,按小组行动,服从指挥;3事故善后措施1) 应急领导小组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调查、统计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 度,评估、核实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情况。2) 善后小组应当组织救援队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丧葬抚恤 工作。7应急响应(1)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据应急程序,应急救援小组在得到有关通知后立即作出应急响应,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事发地点,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及时向各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2) 在救援中要千方百计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 严格

10、执行有关救援规程和规定,严禁救援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避免救 护中的伤亡和财产损失。(4)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要积极联系各方,以求获得各方的支持和协助 ,必要时,向兄弟单位和地方求助。(5) 事故及紧急情况得到遏制后,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并按国务院 75号令开展事故调查处理。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将事故调查处 理意见上报指挥部。(6)救援物资使用表警示灯警界线标志现场使用装备救援车辆急救设施有透雾功能金属标志牌高质量数码相机小型面包车担架、急救包2具10张1部1台各2套8应急状态的解除1轻微事故应急状态的解除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 1 至 2 人,

11、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 1000 元,非机 动车事故不足 200 元的事故。其事故调查比同 安全事故调查程序和方法进行, 由综合科 进行事故调查, 分析事故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 向领导小组上报调查报告。 当确认事态已经 得到控制,警报已经解除,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状态的解除时间。2 一般事故的应急状态解除一般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重伤 1至 2人,或者轻伤 3 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 3 万元 的事故。其事故调查比同 安全事故调查程序和方法进行, 由上一级领导机关组织调查和 宣布应急状态的解除时间,经理部相关部门配合。3 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按国家相关条例办理。9 培训要求和演习1 广

12、泛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提 高驾驶人员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 相关人员应掌握应急预案内容, 应急响应职责分工, 应急救援流程, 应急响应的物资 存放点和取得方式,人员疏散等,确保应急响应过程协调有序。3 应急指挥信号的识别 使所有抢险救援人员熟悉现场规定的应急信号,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迅速做出响 应。4 学习了解现场救援知识使各类响应人员了解一般的现场救援知识 (如脊柱损伤者不能拖、 拽、托、出血、疼痛), 以便对在紧急情况中受到危害人员进行现场急救。5 交通事故应急演练:1)救援人员应明白救援中存在的以外事故,应懂得基本“三会”技能,会报警、会疏 散、会及时抢救伤员,并明确各自职责;2)适时开展交通事故的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演练应保留相应记录,演练时间频率要求应急救援小组至少达到1-2 次/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