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实践性学习探徽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481293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语文实践性学习探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语文实践性学习探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语文实践性学习探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语文实践性学习探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语文实践性学习探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语文实践性教学探微摘 要 笔者认为,让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真正的发展,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的实践。采用相应的现实生活素材,发展学生运用语文能力,从而将语文实践与学习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关键词 实践性 教学 发展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表明,在教师同等程度的讲解和引导下,若是遇到理论性和条理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反过来,他们学习趣味性、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内容,则学习的主动性和敏捷性就会加强。目前的语文教学逐渐增强实践性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能主动、积极地积累和运用

2、语文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我认为,如果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材的训练目的和要求,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巧妙地体现语文的现实运用,必能有效地加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实现发展学生的目的。一、采用相应的现实生活素材,发展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很多农村教师习惯地认为,现行的语文教材体现的只是单纯的课文和语文知识,只要将课文解读好,基础知识积累好,便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正是这种片面的认识,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如很多教师经常碰到有的同学写得很好,口头表达却很差,头头是道却废话连篇等现象。如2007年秋季我指导学生作文时,了解到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虽然很好,但面对作文却一筹

3、莫展,此时我意识到“高分低能”的现象已经在学生中产生。于是,我首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与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活动,要求他们将活动的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甚至想象的内容作出必要的记录和描述,由此展开写作的生活集锦。如在一次主题为“病态的麻将现象”的社会调查活动中,根据我的指导和要求,各组学生都对调查过程中所碰见的种种现象作了详细的记录(有的甚至作出了自己应有认识水平的批评),将调查的结果(如打麻将普遍在哪些地方成风,时间的长短,参加打麻将主要是哪些人,职业是什么等等)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在这项活动中,学生的记录、整理和归纳等过程已初步体现语文的实践功能,很多学生经过此项活动的启迪

4、,已觉得“脑中已有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可以描述”。在此基础上,我仍以此项调查活动为内容,引导学生对“病态的麻将现象”作出自己的分析和批评:要求学生的分析和批评要紧扣调查过程的记录和整理、归纳的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来进行。从学生的“分析和批评”中可以看出,他们确实主动地、饶有兴趣地参加了活动,并且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运用了各种语文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有条理、有感情的描绘。有一位学生在“分析和评价”中愤怒地说:经过此项调查活动,我终于深刻地体会了“爸爸,不要再赌了”这句话的含义。从身体的摧残、社会风气的败坏、人性的扭曲、家庭的破裂、经济的损失等方面来看,这个孩子的呼喊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震撼!但目前的

5、状况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的呼喊又是怎样的天真、幼稚、无奈、苍白和歇斯底里。通过调查活动的记录、整理、归纳、分析和评价等过程,学生对构建文章的认识已是大有改善(但我们应该注意,此时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提炼、概括和引伸等的能力要求尚有一段水平的距离,尚需要教师适时的精心辅导,让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领悟才有可能对内容描述精炼化、重点化)。二、将语文实践与学习进行合理结合,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语文的现实运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实践中的求知欲望比在单纯的课堂阅读讲练中要强得多,这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所决定的。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积累的种种经过深思熟虑、“呼之欲出”的问题,如果一

6、旦遇到相应的语文学习内容,则其对问题的理解和领悟程度比一般的学习过程要深得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进度,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现实生活素材,将语文的现实与知识学习进行合理的组合,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领悟水平。我在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教学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人类食物的来源的探索研究活动,不料学生多数受到眼前物质的影响,并没有对此作出详细的研究,都重点罗列了一些种植、购买、营运等谋取食物的渠道(但无论如何,这都算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发现,只不过不符合我的要求罢了)。待我解释了主题,提出了要求之后,学生才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植物方面去。他们在利用以前所学的植物学知识去探究植物生长的过程中

7、,脑海里已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朦胧”的认识,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阅读食物从何处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除了能迅速理解课文内容之外,还掌握了构建说明文的一般思路,甚至还领悟了如何才能精练地遣词造句,等等。继此我又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学写一篇以谋取食物渠道为主题的说明文,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的实践性学习的可行,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环境,即社会、自然和人。就学生学习议论文而言,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上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教学方法和措施,其教学效果肯定比不上学生主动地分析、评价、论述,在议论的过程中学习议论的实践性学习效果,如学习反对自由主义,如果先避开课文内容,让学生针对“自由”作出自己的理解,就“应该怎样自由”作出议论、分组交流、综合、集中,待到有一定的结论之后再学习本文,其学习效果与原来的教学效果相比,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的种种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发展层次不同,语文教学虽然有相对统一的目标和内容,但教学的过程并不存在绝对统一的途径与方法,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文的实践,以语文的实践推动语文的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真正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