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481100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_2.doc(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小学数学教案(集合15篇)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使学生重视估算的现实应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并学会用“”表示估算结果。教学重、难点:加法估算的理解与应用。教具:教学用光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说说下面的各数各接近几百。896401609593689、提醒课题。二、新授。、教学例题。出示家电图,商店里有这么几样商品,请你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各自的价格。估计一下,买一台 机和一台取暖器,大约需要几百元?指名口答说说自已的想法。500元是一个准确的价格吗?不是,它是一个大约的价格,所以在这里不能用等号,而要用约等号“”读作:二百零六加二百九十二约等于五百元。指导学生写

2、约等号,再齐读。、教学试一试。完成第1问题。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自已解决,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和理由,列出相应的算式。完成第2、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不同的方法。、小结。三、稳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7题。小学数学教案2 教材分析p :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那么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考虑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展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拟各题中两个因数与

3、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学情分析p :进展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局部知识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进展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小数乘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根底;学生有了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积、商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等根底,

4、就有利于学生完好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进步应用四那么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目的: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那么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才能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纯熟的进展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小学数学教案3 教材简析: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最后教学的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学生对平面上常见的直线图形的认识经历将有助于学生对曲线图形的认识,这也是学生对平面图形认知构造的

5、一次重要拓展。通过圆的教学,本单元在教学圆的根底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化曲为直、等积变形这些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开展转化的策略和推理才能。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四局部编排,本节课教学第9397页圆的形状特点以及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教学中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化,来体验圆的特征。例1通过说圆、画圆、感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教材里没有直接指出圆是曲线图形,把时机留给学生体验和交流。这样,学生在直观认识圆的根底上深化了一步。例2通过用圆规画、用尺量来教学圆心、半径、直径,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例3安排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化体验圆的特征。练习十七在安排练习根底知识

6、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圆,开展数学考虑,开展空间观念。特别说明:由于本届五年级学生还没有使用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关轴对称及平移,旋转的内容无法涉及。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局部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互相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过程与方法目的: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才能,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与价值观目的:通过学习,进步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

7、圆。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纸圆、剪刀、线绳、尺、圆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1课前交流:略2导入新课:(1)(指着物体上的圆)这种形状叫(2)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1画圆。(1)学生借助物体画圆。(2)用圆规试着画一个圆,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定长、定点、旋转一周。(3)用圆规标准地画圆、剪圆,让学生再次感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4)比拟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认识圆的特征(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观察剪下来的纸圆,组织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圆心,并知道常用字母0表示。通过让学生折圆,使学生进一步

8、感受圆心的特征。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纸圆上的折痕,交流有什么发现,从而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2)认识圆的特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圆的有关特征。完成填表题和判断画圆,让学生知道圆的大小和半径或直径有关。老师小结有关内容。三、联络实际,初步应用圆。1广场花坛喷水装置的设计,假如你是设计人员,喷头放在哪里?喷水间隔 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稳固圆心的作用。2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3这是一个球场,要在中间画这样一个圆要用哪些工具?怎么画?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展简

9、单的换算。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展测量。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出例如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提出问题。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3对估计的结果进展反应。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二、探究体验1、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2学生观察并独立考虑后答复

10、下列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2老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三、理论应用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

11、、 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四、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展测量验证。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展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展比照。五、全课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2、师总结。分米的认识 学习设计小学数学教案5 教材分析p 1、这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了四那么运算及四那么运算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根底上进展教学。2、这节课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应用题做

12、了准备,为后面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例等内容时要直接运用,这节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学情分析p 1、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很感兴趣,这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根底。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存在比拟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方程的理解在思维程度上有较大差异。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图例,进一步理解等式不变的规律,会用等式不变的规律解方程。2、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3、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4、培养学生进展数学探究的才能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等式的

13、性质解方程。2、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什么叫解方程?2、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的不变规律是什么?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课件例1。2、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要求盒子中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该怎样列方程?我们怎样解这个方程?3、探究怎样解方程。利用天平让学生进展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且保持天平平衡?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从两边各拿走3个玻璃球,天

14、平仍然平衡。4、知识迁移。把刚刚天平的做法用到方程上,也就是方程两边怎样做,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板书+33=93x=65、追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因为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就是通过等式的变化,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6、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7、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怎么验算呢?同桌之间进展讨论并验算。x=6是方程的解8、学生练习:解方程X+21=32 X+41=509、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

15、路是什么?10、假如方程的两边同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为什么?11、学生尝试解方程:X3=912、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是什么?13、小结: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根据等式的性质1,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实际上是加了什么就减去什么,减了什么就加上什么,两边同时进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三、稳固练习:1、填一填出示课件。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决问题实际问题。2、书上“做一做”第1题1题3、稳固尝试:解方程出示课件。让学生独立完成会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方程,强调验算。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五、拓展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内探究像32X=10这类方程可以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