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诫子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47781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诫子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诫子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诫子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诫子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诫子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诫1子书(三国 蜀)诸葛亮【原文】 夫(f)2君子3之行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5无以明志6,非宁静7无以致远8。夫(f)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9,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0则不能励精11,险躁12则不能冶性13。 年与时驰14,意与日15去,遂16成枯落17,多不接世18,悲守穷庐19,将复何及20!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注释】 诫:告诫、劝勉 夫(f):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行:指操守、品德。 澹(dn)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甘于寂静无为的生活环境。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也说“使远大的志向得以实现。明:使明”。

2、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广才:增长才干。 淫(yn)慢: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 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 险躁: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驰:消失、逝去。 日:时间。 遂:于是,就。 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有“为社会所用”的意思。 穷庐:破房子。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

3、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启示】本文的主要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 他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4、,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原文中,诸葛亮所提“德、志、学”发展至今,与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内容,可谓“德、智、体、美”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德”当然指的是德育,也是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力教育,也即指的是学习成绩;“体”指的是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美”指的是身心完美,形体的美与心灵的美,而这几方面又与德、智、体三项密切相关,所以,后来也不再过多提及,主要指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现在看来,每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都必须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每项内容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难以实

5、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 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 。 少年时父母双亡,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阅读训练】1. 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夫 学 须 静 也 才 须 学 也 非 学 无 以 广 才 非 志 无 以 成 才2. 解释下列句

6、中的黑体词.。 夫君子之行 _ 非学无以广才 _ 非宁静无以致远 _ _ 淫慢则不能励精 _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 _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 _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_3. 下列句子中的斜体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 D.静以修身。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_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_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5.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

7、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6. 本文作者主要从_和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_7.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_8.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_、_9. 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并说说你摘录的理由._10. 关于修身养性的

8、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_【答案】1. 夫 学 须 静 也 /才 须 学 也 /非 学 无 以 广 才/ 非 志 无 以 成 才2. 指操守、品德。增长才干。没有用来的办法。到达,这里引申为“实现”。过度的享乐。宁静。才干、才能。流逝。意志。到。3.A4.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5.D 6.修养 学习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8. 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9.示例: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10.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