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47193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籍贯之考证 明史卷167列传第五十五 作者:(清)张廷玉 王佐,海丰人。永乐中举于乡。卒业太学,以学行闻,擢吏科给事中。器宇凝重,奏对详雅,为宣宗所简注。 宣德二年,超拜户部右侍郎。以太仓、临清、德州、淮、徐诸仓多积弊,敕佐巡视。平江伯陈瑄言,漕卒十二万人,岁漕艰苦,乞佥南方民如军数,更番转运。诏佐就瑄及黄福议之。佐还奏,东南民力已困,议遂寝。受命治通州至直沽河道。已,赴宣府议屯田事宜。 英宗初立,出镇河南。奏言军卫收纳税粮,奸弊百出,请变其制。廷议自边卫外,皆改隶有司。寻召还,命督理甘肃军饷。正统元年理长芦盐课,三年提督京师及通州仓场,所至事无不办。 六年,尚书刘中敷得罪,召

2、理部事,寻进尚书。十一年承诏讯安乡伯张安兄弟争禄事,坐与法司相诿,被劾下吏,获释。时军旅四出,耗费动以钜万,府库空虚。佐从容调剂,节缩有方。在户部久,不为赫赫名,而宽厚有度,政务纠纷,未尝废学,人称其君子。 土木之变,与邝埜、丁铉、王永和、邓棨同死难。赠少保,官其子道户部主事。成化初,谥忠简。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摘要) 我祖琇公连捷成名。任浙江淮安布政。由宦落籍於淮安四十年,江西有二伯祖承顶祖先基业。此又我祖肇基之三也。琇公享寿六十九岁,终于正月十八日,归葬於江西杰祖坟傍。琇公生我祖二:长曰科鸾,字聖瑞;次日科凤,字聖祥。叔祖凤公承顶淮安基业,至今子孙繁衍,衣衿盛望,永为一本

3、。我祖鸾公偕林孺人任四川兵部道升湖广荆南道,落籍于江监两县接壤风落河之西,享寿八十岁,终于元顺帝二年三月初十日,葬容城西荆南山河南官岭,鸾公生我祖二:长曰华,字伯玉,娶胡孺人;次曰仲,字山甫,娶张孺人,居汪家桥。我华祖居新观,此又我祖肇基之四也。我祖华公,於元仁宗为翰林学士,授中书省参政,享寿七十三岁,终於元顺帝十四年九月初七日,葬汪家桥许朝垸,胡孺人葬大西湖荷叶盖金龟之地。华公生我祖三:长讳德魁,字彦奇,居风落河金鸡山老屋园,新观是也;仲讳德露,子彦珠,居巽山角新冲河是也;我祖讳德辅,字彦仁,居容城东选山嘴,新桥西是也。大、二两祖俱无功名,我祖辅公於元顺帝壬辰进士,授中书参政,享寿八十岁,终

4、於建文二年三月初八日,葬山东莱州府东门外天子岗,坐东北向西南。妣氏,张孺人终葬本县东关外,艮山坤向。辅公生我祖岩,字青山,洪武庚午科举人,赠吏户二部主事,诰授奉直大夫,享寿六十九岁,终葬母氏坟傍。张儒人后迁葬北门外十余里白莲宫东南首马园,甲山庚向,岩公生我祖三:长曰佐,仲曰信,叔曰俊,自我祖由宦落籍以来,概属民籍,祗有三祖俊公迁居土桥,承顶谢姓屯田,派粮三石六斗,后三房公议眼同书立军民各别合同,并立誓言,耕民田者当民差,种军田者当军差,无敢混乱族规而食先祖之言,我佐祖永乐辛丑进士,授户部行人使司,晋员外郎,尚书,享寿六十三岁, 於正统十四年护驾亲征,节终於北狄,有义祖讳璧搬柩还乡,奉御祭葬于鲫

5、鱼(芦柴湖朝马头)湖后,朱孺人合厝。此皆序我祖之源也。凡我族中老成文人辈,应共勷其事,从祖宗一脉相传,支分派别,缕细详明,汇编成一部,俾开卷瞭然,知某祖传於某祖,某房出于某房也。并知某房之为伯叔祖也,谱牒既成,以俟后之博雅续式而修,庶几祖功宗德,百世常新。是所望於子子孙孙继继承承,以相传於勿替焉则幸甚。 时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岁仲春月上浣谷旦 知族事附贡生良倬汉章氏订刊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世系传(摘要) 德辅公之子,岩,字青山,诰授奉直大夫晋封荣禄大夫。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庚午科举人,授碣山县知县,赠吏户二部主事。公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庚寅六月十八日卯时,享寿六十九岁,

6、殁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十一月十三日酉时,葬于本县(监利县)东关外洗马池刘姓宅后,母张太夫人傍,艮山坤向。妣,张氏,诰封一品太夫人,生子三:佐、信、俊。 诰封: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朝廷运用人才,必励夫为臣之忠;因推恩典,必体夫为子之孝。虽亲有存殁,而命未尚不均。及尔吏部主事王岩,乃户部尚书王佐之父,早明经学,提任官方,训子成名,禄不逮养。揆其所自,敏典宜申,兹特赠尔为荣禄大夫。九原有知,服斯宠命。制曰:子之爱亲,靡有存殁。故朝廷推恩臣下,必及其亲者,所以体其心而重大伦也。尔张氏乃户部尚书王佐之母。慈惠淑慎著于闺门。有子登庸,尔乃早殁,推原所自,用锡宠璋。兹特赠尔为一品太夫人。灵其不昧,

7、尚克承之。 敕命 明正统十年二月初八日(玺) 岩公长子,佐,字公弼,诰封荣禄大夫,封章墓图载首卷。明永乐十二年(1414)甲午举人,十九年(1421)辛丑进士,授户部行人使司,晋员外郎。迎养其张太夫人,太夫人曰:“吾老矣,不能從汝走于四方”。佐曰:“儿奈何以一官而弃母乎?”遂乞终老养亲,孝闻于世(监利县志可考)。后晋户部尚书,具疏奏闻于上,其略曰:“河道之源,通于海外,臣恐水道不清,异出异入,设立关津可以稽查来往之人游于我国,清白两分,以除私通之患。水陆两关从此而增”。生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丁卯五月十二日午时,享寿六十三岁,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北行,我祖护驾随行,尽忠于北狄

8、。是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有義祖讳璧,敕授总兵官搬柩回乡,奉旨御祭,敕葬于芦柴湖朝马头湖,艮山坤向。前后有水白明潭、保墓田。妣,朱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一:仕进;次妣,娄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一:仕选;三妣,何氏,敕封一品夫人。生子一:仕昇。 诰封: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表臣报绩,独重于赞襄,司士诏功,端推夫启沃。殊荣存被,积代增华,尔进士出身王佐,乃户部尚书职衔,衍绪开先,垂床裕后。孙枝挺秀,聿昭橱德之符;世叶丕昌,大启承家之学。兹以覃恩,赠尔为荣禄大夫,锡之诰命,於戏,锡五璋而敷泽,珂里流光;推三叶以承恩,德门袭庆。纸承茂典,长荷宠绥。 制曰:鸿恩锡类,聿彰内助之贤,令范宜家,益著淑媛之眷。式逢

9、庆典,爰沛殊施。朱娄何氏,乃户部尚书王佐之妻,庆叶珩璜,训问图史。心庄体顺,著壼范于中闺;善积庆余,表母仪于后世。兹以覃恩,赠尔为一品夫人。於戏,播邑姜之芳泽,宠被重闱,扬太以之徽音,光流华胄。荣璋 存,德范犹存。 敕命 明正统十年二月初八日期 (玺) 清光绪二十四年版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及“世系传”记载,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监利人。明史载记:王佐,“海丰人”。明史所载的“海丰”现已更名为“无棣县”,并且无棣县与庆云县接壤处庆云县常家镇三王村原建有宏伟“忠烈王公祠”。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所记载,王佐“于正统十四年护驾亲征,節终于北狄”,与明史记载相符。传说王佐很像英宗皇帝,当时佐

10、公为救英宗皇帝,就与英宗皇帝互换行装。瓦剌骑兵攻入阵营,割了佐公首迹,之后朝廷给王佐做了一个金冠。王佐的遗体葬在北方,送回监利老家的只是王佐的灵柩。 明史载,王佐,海丰人。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载,王佐,岩公(监利人)长子。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源流序载,王岩之曾祖父王科鸾,字聖瑞,由宦落籍于监利。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就明史所载王佐与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所载王佐是否同一人?必须调集相关资料进行认真的考证,这是对一代忠诚良相英灵最好告慰。庆云县当地有王氏宗亲数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王佐的后裔,但对王佐的先祖以及世系源流则少有记载。根据考证的要求,有必要查阅庆云县当地对明

11、朝户部尚书王佐的更多记载信息。庆云县当地对王佐的记载(摘要) 王佐其人 今年64岁的后王村村支书王占西告诉记者:“我们的祖先王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仕,为明朝重臣,官至户部尚书,在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战忠捐躯报国。”据了解,三王村由前王、中王、后王三个村子组成,总人口大约2000余人,后王村就有1100余人,大家同宗同祖,都是明朝户部尚书王佐的后人。在王凤岐家中,记者见到了他珍藏的修订于道光乙亥年(1839年)的海邑王氏族谱,何谓海邑王氏?“我们这里在古代属山东海丰辖制,海丰县简称海邑,民国二年(1913年)海丰县更名为无棣县。1946年三王村有无棣县划出,归属庆云县管辖至今”王凤岐说。 根

12、据海邑王氏族谱记载,王佐,字孟辅,生于洪武七年(1384年),殁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享年66岁,明史166卷为其做传。 王佐之死 正统十四年(1449年)初秋,蒙古族瓦剌部大举入侵,兵锋锐不可挡,边关守军接连败北,宦官王振挟英宗仓促间亲率公、侯、伯、尚书、侍郎以下50万大军御驾亲征。 农历八月十三日下午,明军由于出师不利退到怀来县土木堡,这里距怀来县城仅20公里。第二天,御营即遭包围,王佐献上金蝉脱壳之计,更换上明英宗的龙袍,替当时的皇帝一死而为国捐躯,其头颅被瓦剌士兵砍下先给首领也先。土木堡一役,英宗皇帝被俘,王佐等50余名大臣罹难,数百名侍从丧生,50万大军覆没。历史上把这一次战役

13、称为“土木堡之变”,即位后的明代宗朱祁钰下旨对王佐“金顶御葬”,用黄金做了一颗头颅,按王侯礼仪给与厚葬。 景泰元年(1450年),王佐被追赠为少保,明宪宗成化年间再赐谥号“忠简”。明史评价他说:“在户部久,不为赫赫名,而宽厚有度,政务纠纷,未尝废学,人称其君子。” 忠烈王公祠 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再次登上皇位,念及王佐为国捐躯之事,钦命在枣园桥西(今庆云县中王村南)建造忠烈王公祠,春秋祭祀。 王佐葬于海丰(今无棣)县城西南关以南不远处,墓园设立神道碑,“海丰之隅,有墓渠渠,谁其居之,维公尚书。尚书之先,忠厚世继.”神道碑对王佐的家世和高尚的品格给予高度的评价。 “西桥明月照忠魂

14、,北漠刚风吹浩气”,大殿的正中,供奉着王佐的塑像,但只见王佐身着黄袍,目光如炬,正襟危坐,黄袍上龙的图案依稀可见,衣角尚有一处未被血色染红。 王占西回忆说:“我小的时候对忠烈王公祠还有印象,整个王公祠占地约10亩地,分前院、大殿、后院,规模宏大、建筑式样精美,在当地堪称一绝,可惜这一当地人文历史遗址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坏了。” 如今,明朝户部尚书王佐为国捐躯已经今600年了,他的事迹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王氏后人们。德州晚报新媒体讯记者 周建新 摄影报道 庆云县当地对王佐的记载(摘要)与监利王氏宗谱新桥卷(佐公房谱)世系传(摘要)进行对照,有很多疑点需要进一步考证,首先是字号不一至;其次是“义祖

15、讳璧搬柩还乡”,义祖,璧,是谁?如何才能找到与王佐有联系之人“璧”?再就是,王佐既是海丰人为什么要搬柩回(监利)乡(家乡)?王佐的父亲、后人等记载也要逐一考证。为了破解以上疑点,希望能通过海邑王氏族谱找到突破口。海邑王氏族谱世系传(摘要) 一世,善源,字缺,行,生卒年月世远莫详。自宋以来,世居浙江之临安,所可知者,善源公也。遂尊善源公为一世祖焉。生男一:权。二世,权,字缺,行一,善源之长子,生于元之中叶,仕元为漕运百户,居武清。大明正统年间,以曾孙佐贵,追赠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户部上书。生男一:均让。三世,均让,字缺,行一,权公之子,生于元,仕至枢密院副使,大明初弃官归占籍无棣,正统年间追赠资德大夫,正治上卿户部尚书。生男一,朴。四世,朴,字子素,行一,均让之子,生于元至正壬辰三月初十,颖敏好学,尝从游张潞公仲举之门,经史百家之言靡不贯通,而尤远于易,大明洪武壬子历明经荐典教滨州未几,恳辞归养至孝而仁恕,宣德六年二月初五日以疾卒,享年七十有就。正统年间以长子佐贵,赠资德大夫,户部上书。生男二:佐、佑。五世,佐,举人仕至上书。字孟辅,行一,子素公之长子,生于大明洪武甲子八月初九日,性颖异,幼好学,稍长補邑庠弟子员,永乐辛卯以易经领山东,乡荐试礼闱居乙榜不就卒业成均,永乐戊戌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