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远离心灵体罚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470128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请远离心灵体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请远离心灵体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远离心灵体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请远离心灵体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远离 “心灵体罚”!黄石十中 叶淑娟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认为没有躯体上的疾病,即是健康。而真正的健康应该是指人的个体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同样人们对体罚的认识也仅理解为对躯体的伤害。一般教育机关会对所发现的对学生躯体的损害,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对个别老师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去处分哪一位实际是使用心灵体罚的教师。其实,“心灵体罚”在某种意义上说远远超过对学生躯体上的伤害。人们常说:外伤是能医治的,而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成绩似乎已成为衡量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成绩较他人差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

2、“差生”自然是苦不堪言,他们从不被这个社会所认可。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对差生的认识偏见都极为之大,一提到差生,似乎就叫人担忧。社会上的人听说是位差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差生,就不愿接受。于是便出现了一些对待他们的不恰当行为,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被称之为“心灵体罚”,它比躯体体罚的危害性更大,这些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在:1、远离学生。很多学生,尤其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课堂上很少有机会被老师点起来回答问题,能够对老师提出质疑或到办公室请教问题的那就更少了。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被抛弃的“丑小鸭“了。作为班主任就要打破这种局面,深入学生中,以亲切的目

3、光注视学生,每每提问,面带微笑“请回答!”每提问一个学生后总是客客气气的说一声“请坐下”,浓郁情味的话语则能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这样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优生和所谓的差生都愿意和老师讨论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调动起来。2、讽刺挖苦。对差生进行挖苦,甚至侮辱其人格。如:“你生了一副猪脑”“我要是你,早无脸再读书了”“真浪费了国家的粮食”。这种教育方式将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甚至伤害了学生的灵性。教育学生应该要多鼓励,少挖苦,这样学生才愿接近你,亲近你,才会听你教育,才能成为

4、鞭策学困生的动力。我们决不能用“你怎么这笨,这简单也不会做?”很难教育的一代等诸如此类的话来讽刺差生;其次,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来分析差生,相信差生有坏的一面,同样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差生在思想上也有进取精神,在学习上也有渴望新知识的意念等;最后,还应坚持发展的观点。差生并非永远是差生,差生也有可塑性,也有成才的可能,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俯首甘为孺子牛,坚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笑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此树立信心,从而来挖掘差生的潜力,使差生也能抬起头来走路3、冷漠贬斥。对差生采取不闻不问,自生自灭的态度,差生往往遭到冷遇和白眼。大多数差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差,但自尊

5、心很强,往往争强好胜,喜欢显示自己,企图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一旦遭到冷落,白眼太多,就会自暴自弃,自甘落后;虽有上进心,但意志薄弱,稍受挫折,便心灰意冷,失去学习兴趣。这种教育方式给学困生心灵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这时,他们便另作途径,如通过与别人打架、顶撞老师,以其来满足自己争强好胜的虚荣心。他们大多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性格内向,有的还会形成反社会性人格。因此说,我们教师应善于摸清差生的内心世界,对症下药,要厚爱差生,热情耐心地帮助差生树立信心,做差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有时还会用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差生,达不到要求就任意贬斥。经常受到贬责的学生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会产生自卑心理,抬不起头,甚至

6、受到同学的歧视,造成过重的思想负担,最终自暴自弃。在智力和心理发育上比受体罚的差生危害更大。甚至有可能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学生是人,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老师们用“心灵体罚”轻易地伤害了他们,学生可以怕你,但并不尊敬你、信任你,当着面一套,背着面又一套,那就是我们教育上的失败,班主任工作的悲哀了。差生的心灵就像一棵幼苗,也需要教师的关心、爱护。老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应正确对待学生,善待学生,让他们感到温暖,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切忌冷漠、讽刺、挖苦等,变心罚为心爱,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们,请远离“心灵体罚”吧,热情地善待每一位学生,让这些幼苗在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下健康成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