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469112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四篇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1 一、课题: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二、教学分析 同学分析:陶器和瓷器在同学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关于陶器和瓷器的性质及其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等方面的特点便于理解,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同学对古代的陶器和瓷器是生疏的,因此,老师需要针对这一状况广泛地搜集相关材料,关心他们加强熟悉与理解。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量大,学问的专业性强。要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带领同学了解我国古代陶器与瓷器的艺术成就很困难。老师要抓住不同时期的重点作品绽开教学,注意向同学渗透鉴赏的点,使同学学会方法,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分析其他相关作品。 三、教学目标: 1.熟悉目标:了

2、解中国原始.陶器的产生、艺术成就及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2.技能目标:学会从造型与装饰结合的方面观赏工艺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感受我国陶瓷艺术的绚烂辉煌及其对人类的宏大的贡献。 四、教学重点: 古代陶器艺术特点及其与当时生活的联系;瓷器的几个重要的种类及其艺术特色。 五、教学难点: 陶瓷虽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熟识的用品,但古代陶瓷对于同学来讲,又是生疏的,本课的教学直观性较差。 六、教学设计思路: 从生活当中我们对陶与瓷的感受入手,导入本课。根据陶器与瓷器产生的先后挨次分别介绍我国古代陶器与瓷器。全课把握住陶与瓷的区分,用对比的方法和展现相关视觉材料的方法帮助教学,加深同学对内容的理解,

3、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预备: 老师课前认真搜集相关材料,有视觉图片,有视频资料,又有现代陶瓷的实物教具,从各个角度关心同学理解相关学问。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生活中陶器、瓷器各一件 这两件作品给你带来哪些不同感受? 那么陶和瓷有又有什么联系呢?有什么共同点呢? 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 (三)讲授新课: 1.关于陶器: a.产生 b.材料 c.烧制温度 d.特质 e.古代陶器的艺术成就 重点了解马家窑-半山-马厂文化的彩陶艺术。(借助图片了解彩陶的图案,分析它们的艺术特色以及与当时生产、生活的联系) 从造型、装饰结合的方面重点了解舞蹈纹彩陶盆

4、等作品。 白陶和黑陶的介绍。 2.关于瓷器: a.产生 b.材料 c.烧制温度 d.特质 e.瓷器相关学问的介绍: 借助现代瓷器的教学实物,了解其品类及不同特点,增加感性熟悉。 f.古代瓷器的艺术成就 重点了解宋代瓷器的名窑、景德镇瓷器等。(关看视频:现代人模拟的官窑和景德镇民窑,以了解我国瓷器艺术辉煌绚烂面貌的形成的主要缘由) 官、哥、钧、汝、定窑的地理位置,艺术成就;元代青花瓷的了解。 从造型、装饰结合的方面,重点引导同学了解贯耳瓷瓶、玫瑰紫海棠式花盆、青花海水龙纹瓷扁瓶。 (四)课堂总结: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制造,是对人类的宏大贡献。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优秀作品浩如烟海。盼望今日的课能

5、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大家了解陶瓷艺术、走进陶瓷艺术的爱好与愿望!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 选择一些瓷片或陶片,观看其胎、釉的差异;从触摸中体会两者的质感,从瓷器与陶器叩击的声音中比较两者的不同。 宋元以来有哪些重要的瓷窑,其产品各有什么特色?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2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对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所了解,有所熟悉,达到开阔眼界,增长学问,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懂得如何领悟和感受艺术的美,提高艺术观赏力量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着重理解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 : 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制造,既是的重要艺术

6、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预备:图片、录象资料、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引入新课: 今日学习第十课。 (出示课题,开头用法课件) 本课内容为观赏。通过对典型的名作的赏析,了解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 1. 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

7、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进展,并且在长期的进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画、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画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1. 名词说明: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 意是,山水画家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

8、对自然的感受。它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后来中国画的进展有深远的影响。 南北宗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说明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进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青绿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例如,唐代的王维、李思训,后世称为南北宗.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抱负,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 范 宽溪山行旅图 绢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屹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

9、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行攀的气概。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认真,显 示出画家有高度观看力量和写实的工夫。描写的手法也极其生动自然,而且合乎自然的规律。 范宽运用深黑的墨色,和扭曲抖动的笔触,画山石的轮廓和皴纹,分出岩石的块面,然後用浓淡层不同,雨点般的短线,顺著石块组织的方向,逆笔皴擦,产生明暗深浅的立体感,而且加强了由皴纹引导的山石的动势,给予山石强韧的生命力。 溪山行旅图 中,山的地位远远超过人物,它显示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大自然生生不息,恒古不灭,人类则犹如山中行旅,只是一介短暂停留的过客。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明显的不同,突出表现在

10、追求诗的意境。很多南宋山水画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等。()闻名的山水画家有马远、夏圭等。 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画家擅长运用空白的艺术手法,称之为以白当黑.南宋的山水画尽管题材、场景、画面小得多了,但由于极力追求诗的意境,擅长进行大胆的艺术概括,运用以少胜多 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意境更为深厚、鲜亮,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重要特色。 元代的山水画在意境的制造上更强调主观抒发与个人风格的制造。代表画家有倪赞、王蒙等。 (2) 其次,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纳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

11、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非常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制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看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放映录象)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进展中,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见敏捷运用,不断有所进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

12、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放映录象) 三。小结 (课件用法完毕) 高中美术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体现.功能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进展盛期汉唐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3、了解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与俑类随葬品在性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 2通过典型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壁画的丰富内容和艺术成就 二、学情分析 1同学美术学问缺乏2对中国美术史的理解不到位 3障碍点在于正确观赏和理解美术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样式之一的壁画在

13、体现.功能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古代壁画进展盛期汉唐壁画作品的特点、代表性作品的题材、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中国画在其历史进展中,适应.生活需要产生过的多种绘画样式,建立起中国画的观念。 2、墓室壁画与同时期宗教壁画具有同步进展的特点,相互参照、比较。 3、讲清晰佛教石窟寺壁画各种题材,如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供给人、藻井图案等在石窟寺内的布局、相互关系,体现的宗教意义 4、宗教美术中,佛教美术居于主导地位,道教美术作品比较少,在表现形式上受佛教美术的影响,而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石器陶器墙壁上(壁画)纸张(纸张的出现并没有代替在墙壁上作画,壁画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14、);壁画是中国重要的绘画门类,中国画在其历史进展中,适应.生活需要还产生过的 讲授,同性: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共性,反映了同一时期艺术在题材上的全都性。 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 (1)体现墓仆人仕宦身份、经受的礼仪与象征物。(2)生活生产劳动场面。(3)历史传奇与神话故事伏羲、女娲。(4)战斗与刑徒。 2、唐墓室壁画(略讲)P29图片:绘画已经很成熟(构图有主次聚散、有空间透视、人物动物有体积)。 (给大家翻阅课本:为什么书只讲汉唐?魏晋南北朝呢?) 3、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娄睿墓壁画)。(视频介绍历史) 作品仪卫出行与归来图,墓穴的仆人是当时显赫的大将军,如明皇太后的侄子,叫娄睿。由于地位显赫,所以他的墓穴里描绘的场景就更丰富。墙面的腰线一下,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