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468703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主题:五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培优专题讲练:第9讲:文言文拓展自相矛盾杨氏之子田忌赛马学习目标1对课本的文言文进行预习,2通过阅读文言文得到自己体会课前热身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 一,与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兴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第一个 把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 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3

2、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别墅,因号杜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他尤擅。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4李商隐,字,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兴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 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5欧阳修,字永叔,号,溢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 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是我国第一部诗话。韩愈寓言李鬼才李商隐七律七绝义山爱情醉翁六一居士六一诗话课堂导入教法建

3、议:教师可先让学生讲一讲狐假虎威的故事,然后再小组讨论出加点字的意思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 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逆:违抗。不信:不诚实,不可靠。你们能根据自己了解的关于狐假虎威故事,说说文中加粗字的意思么?【参考答案】子:你 走:逃跑 故:所以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 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 在你前面行走

4、,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 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还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重点难点【知识梳理】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 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不可同世而立。注释:楚人:。鬻(yU):卖。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利:锋利。以:用。弗:不。应:回答。参考翻译: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

5、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 破坏它!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 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知识拓展作者资料袋韩非子(别名:韩子、韩非,约公元前280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人,韩桓惠王之子,荀子 学生,李斯同学,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寓言故事定义:“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故事的道理: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而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事前后

6、抵触,不能自圆其说。【例题精讲】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 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 立。1解释加点字字意。(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3)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翻译句子。(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来概括。4 “其人勿能应也”。当时,这位楚人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个成语或者俗语来回答。【参考答案】1(1)卖(2)助词,无义(3)同时存在2(1)我的矛很锋利,锋利得没有一样东西不能 被刺穿的呀

7、。(2)用您的矛来刺您的盾,会怎么样? 3自相矛盾4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翻译:楚国有个 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 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 ”那人便答不上话来 了。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知识梳理】(一)杨氏之子1、主题:本文写的是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的儿子很聪明,一天有位姓孔的人到他家拜访,他用巧妙的语言回答对方的问话,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使我们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2、重点内容理解。(1)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代

8、表作品。(2)翻译。文章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课文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 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重点探究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参考答案:杨氏之子端来水果给孔君平吃,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便逗趣道:“此是君家 果。”意思是说杨梅是孩子家的水果。可是孩子顺水推舟,也拿姓做文章,回答道:“未闻孔雀是夫

9、子家 禽。”意思说说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家的鸟。孩子的回答巧妙。另外,他用了否定的句式进行回答,表达效 果婉转且不失礼仪,同时态度坚决而有力,更令孔君平无言以对。【例题精讲】、选择正确的读音,打“V”。梁国杨氏(si shi )之子九岁,甚(shQn sheng)聪惠。孔君平诣(hl yi)其父,父不在,ying)乃呼儿出。为(wQi wei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h 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inqing)。”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闻:(1)听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3)有名望的;(4)用鼻子嗅;(5)姓。1. 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

10、是百闻不如一见啊!()2. 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3. 你知道吗?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4. 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5. 闻家的人都拌到外省去了。()参考答案: shishen yi wei ying qin 1324 5【课堂练习】一、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字。1.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 乃: 2. 孑L扌旨以示丿儿曰。示: 曰:3.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 闻: 二、认真读短文,理解下列词句。1. 聪惠:2. 此是君家果:3.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三、请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恰当停顿。孔子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参考

11、答案:一、拜访 于是 给看 说 没有 听说二、聪明这是你家的水果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知识梳理】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一、文言文阅读的步骤1、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 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我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看到课外文言文阅 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2、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 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12、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 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3、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 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 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 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 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例题精讲】疑邻窃斧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

13、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战国啷列御寇列子说符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1)视其行步(2)掘于谷而得其斧2-翻译下面的句子。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 (1)看(2)挖2-后来,再观察邻居家的孩子,就觉得他的动作态度、一言一行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了。3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们带着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课堂练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14、。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动词,用刀子雕刻。迷惑, 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1解释加点字字义。(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翻译句子。(1)是吾剑之所从坠。(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到 它,代剑 可是,但是2 (1)这是我的剑坠下去的地方。(2)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 糊涂的吗? 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 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翻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 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

15、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 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小试牛刀牵牛花一株牵牛花,悄悄地把弯弯曲曲的柔茎缠绕在身边的小树上,她为自己的如此地位而洋洋得意。旭日东 升,她高高的扬起粉色的衣裙,借着微风娇媚地舞动着纤细的身体。她已经陶醉了。牵牛花对一切都不屑一顾,更何况她脚下的野花、野草!而野草虽然矮小,但并不觉得自己地位低。她 快乐地摇晃着身子,献出朴素的绿色,把大地装点。野花是那么平凡,()和牵牛花的美丽粉裙不能媲美,却用那星星点点的红、黄、蓝,欣然地把大地装扮。(),晴转阴。清风发出了叹息的声音,阳光也渐渐暗了下来,朦朦胧胧的,蓝蓝的天好像被谁抹了一层昏暗的灰色。牵牛花有些恐慌了,连叶子、枝茎都不自主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