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新意识的认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464332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创新意识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创新意识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创新意识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创新意识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创新意识的认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创新意识的认识 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 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 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 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 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 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 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心理倾向。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 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创新意识是以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

2、批判性、具有敢于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为主要表现。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 才能敢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创新意识的主要特征 : 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地满 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社会历史性。创新意识是以提 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 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 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 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 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 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个体差异性。人们的创新意识和他 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兴趣爱好、

3、情感志趣等相应,它们对创新起重大 推进作用。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创新意识既要考察 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我们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求知欲。学而 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具备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 知识,才能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其次,培养好奇欲。将蒙昧时期 的好奇心向求知时期的好奇心转化,这是坚持、发展好奇心的重要环节。要 对自己接触到的现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要敢于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 题,不要怕问题简单,不要怕被人耻笑。第三,培养创造欲。不满足于现成 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

4、有基础上创 新发明、推陈出新,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 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盘旋。第四,培养质疑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最佳方法。从多角度培养青年的思维能力,激励 学生创新。鼓励学生提问,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提 出问题是取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才能前 进。一定要以锐不可当的开拓精神,树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 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经验,又要敢于超过他们,在他们已进 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造。

5、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种严肃、严密、严格的创造活动,也要按客观规律 办事;不能把创新意识培养简单化,表象化和庸俗化,降低创新精神的科学 性和严肃性。我们在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树立科学的创新理 念,明确创新的真实含义,既要面对现状勇于创新,又要防止把创新当时髦, 空谈误国,把创新当成没有实质性新内涵的新提法、新名词;即要着眼于解 决现有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又要着眼于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制定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措施。我们一定要注意把创新精神培养 与科学求知态度结合起来,克服重创新的过程,轻创新的结果;克服重创新 的数量,轻创新的质量;克服重一般的技术创造,轻科技含量高的、核心技 术的创新的思想。我们一定要注意把创新精神培养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紧密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增强自己培养创新意识的 信心、勇气和能力。我们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允许在创新过程中 犯错误。要大胆的试、大胆的闯,才会尽快成长起来。要敢于挑战自己,超 越自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