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463132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钱学森的人生历程。 2、学生学会自我感悟,能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在教学中说、读、悟结合。 3、在整个教学中始终贯通着良好的价值观的熏陶,让学生有深度地、发明性地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 一、 从世界上的一些伟人进行生活化的导入 1、你认识图片上的这些人吗?请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安徒生世界童话之父、诺贝尔世界炸药之父、贝多芬世界音乐之父、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2、出示钱学森年轻时、年老时的图片,也请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幻灯显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火箭之王 那钱学森到底为中国作出了

2、哪些杰出的奉献呢? 学生自学下列资料: 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开展规划,开展建立了项目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项目、喷气推进、项目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奉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项目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

3、授予的“国家杰出奉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资料上只是从1956年开始介绍的,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之前的学习工作是怎样的呢? 在美国的20年他是怎样度过的呢?请翻开课本52页。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世界上学生熟知的伟人来唤起学生的旧有经验进行导入,并训练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通过资料的自然引入,让学生初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同时,又留有空白,为下一个学习活动的发展埋下伏笔。自然,流畅,学生不知不觉已经进入文本的情境中。 二、检查预习,自学

4、和概括1-4自然段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能利用下列一些词语,大致讲讲钱学森在美国的学习、工作经历。 词语如下:深造 拜读 门下 博士 得意门生 第一流 终生教授 肩负 权威 卓越 先驱 创始人 学生自学5分钟后,先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 过渡: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待遇是十分丰厚,工作条件是非常优越,有现代化的实验室,还有高级别墅、名贵轿车、高薪,最关键的是,他已经是美国科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事业也将在美国政府的重视下如日中天。 2、显示: 一位美国海军次长的话,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指名读、读出语气 但他又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指名读、读出语气 自己再自由

5、读读,你有什么体会? 过渡:美国是什么国家?想必大家也有所知道。他们自以为手中拥有霸权,他们是说得出、做得到的。 设计意图:巧妙地以描写钱学森的重点词语,来简要介绍他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经历,既自学运用了词语,又初步整体感知了课文的1-4自然段。再通过美国海军次长的话的品味,产生情感上的比照,初步进入文本价值的理解中。 三、了解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阻挠行为 1、迅速浏览课文,美国政府在针对“钱学森的回国问题上,他们又采取了哪些非人道的做法?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说一说。 他们对钱学森进行恐吓,非法搜查了他的住处,进行人格诬蔑。 他们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关押了15天。 他们监视钱学森的生活,多次来捣乱和

6、对住处进行检查。 小结:整整五年,钱学森处于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身心饱受折磨。这就是自诩为自由国度的美国的人权和民主。 2、特别要提的是,作为一名世界闻名的的科学家,在年月,钱学森竟然被美国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送到一个孤岛上关押了天,对于视时间为生命,视荣誉为生命的钱学森来说,他在狱中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请大家走进钱学森的内心,想一想,用第一人称“我说一说。 3、小结:但是钱学森始终眷恋着祖国。再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简要了解美国政府对钱学森的阻挠,反向烘托出钱学森的人物形象。同时抓住关键句进行有效的说话训练,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发挥想象,发明性的理解文本。同时始终围绕文本的核心价

7、值展开教学。张弛结合,学生在逐步进入价值和思维的开展中。 四、感受钱学森的眷恋之心。 1、课文不止一处,通过他的行动和心理想法写出了钱学森的这颗眷恋之心,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自然段,划出来关键语段,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准备集体交流。 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慨。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叙述作用?你能用其他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钱学森的内心想法。 整整五年中,钱学森居无定所,随时准备回国。 2、他的儿女理解父母的做法吗?他们会怎样问?而钱学森又会怎

8、样答复? 同桌之间模拟角色进行对话训练。指名两对集体交流 3、你能用短语来概括一下钱学森的这颗眷恋之心吗? 小结:拳拳爱国心 过渡: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想方设法、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征程。请同学们读读第、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牵动着钱学森回国的情思? 4、感受钱学森的浓浓骨肉情。 学生自由表述。 出示钱学森的家信: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只好将怀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 教师范读,学生品味 小结:牵动着钱学森的心的还有“浓浓骨肉情。 设计意图:这个学习活动是整个学习活动的

9、重点,通过对文本重点语段的品读,紧抓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钱学森的眷恋之心。同时,挖掘文本的深度内涵,不局限于简单的“爱国的层面,综合理解他的内心,不过分神话他,发明性地理解钱学森的“怀念父母、故乡情怀,展现一个有血有肉、富含情感,活的钱学森。还通过设计钱学森与子女的对话的情境演示,使学生能进一步走进钱学森的内心,在有梯度的理解人物根底上,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五、情感的延伸,有度的拓展 1、正因为这“赤子情怀,所以钱学森回来了,所以李四光回来了,所以华罗庚回来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回来了。 学生默读李四光、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你有什么感受? 2、引读式小结:他们抛弃了在国外的一切荣华富

10、贵,义无返顾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这是因为他们始终眷恋着祖国;他们把全部的身心和爱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这是因为他们始终眷恋着祖国;他们心中珍藏着最大、最深的爱,最浓最牢固的情结,这是因为他们始终眷恋着祖国。 3、有这样一首歌唱得好: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你会唱吗?会唱的和着音乐大家一起唱。 集体演唱?我的中国心。 设计意图:合理进行拓展,让学生从钱学森生发出去,拓展视野和文本的广度,了解这类人物的事迹和他们的普遍追求价值。并通过音乐情境的渲染,让学生自己的内心产生共鸣,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崭新的认识和升华,真正做到“披文而入情。 六、开发文本学习和情感教育的时空,有效设计作业 1、钱学森在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2、课后把钱学森的故事讲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听。 设计意图:课外及时进行情感上的稳固和知识的内化,并从口头语和书面语同步开展的根底上,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展学生的情商。 板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