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两枝笔的孩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461812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挂两枝笔的孩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挂两枝笔的孩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挂两枝笔的孩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挂两枝笔的孩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挂两枝笔的孩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挂两枝笔的孩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挂两枝笔的孩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挂两枝笔的孩子 读疑研练 拓宽空间?挂两枝笔的孩子说课稿设计一 教材简析?挂两枝笔的孩子是浙教版第十一册中第五单元中的第二课。这篇课文是通过陆小亮从挂两枝笔到不挂两枝笔到又挂两枝笔的表达,表明了只有认真踏实地学习,牢固地掌握根底知识和根底技能,才能更好地帮忙别人的道理。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一是采用过渡句、过渡段联结段落意思,行文连贯自然。第一、二两段之间用过渡段第3自然段承上启下。“可陆小亮也有不挂笔的时候。这句承接上段末句“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枝宝贝笔。“这中间的秘密,只有班主任王老师分明。这句话启示了第二段的内容。第二、三两段之间用过渡句“后来,王老师知道了他的心事,找他谈了话,从时间

2、、人物、内容情节上承接起来。二是采用详写的办法,记叙了陆小亮一段时间不再挂两枝笔的缘由。三是有些词句比拟含蓄,有的表达跳跃较大,是教学上的难点。如第2自然段末尾两句话的意思怎么联系起来?又如第三自然段中“找他谈了话是谈了什么话才促使小亮又挂上两枝笔?这些都需认真思考。二 教学目标根据六年级教学要求、课文特点,我确定下列几个目标:1、懂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根底知识和根底技能,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效劳的道理。2、进一步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能说出他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能借助过渡段和过渡句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文章中心。3、初步学会答辩办法,使学生认识到敢于对身边事物提出自己看法的重要性。4、让学生能根据课

3、文内容,发展合理的想象,把王老师找陆小亮谈话的内容写下来。三 教学重点5、借助过渡段、过渡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选择文章的中心思想。6、角色转换,让学生体验王老师对陆小亮的谈话。7、了解人物品质,认识到自己该做个怎样的人。四 教学难点8、陆小亮从“不挂笔到“又挂笔之间的跳跃性较大,学生难以理解。9、如何使学生组织好语言进行对“陆小亮该不该再挂两枝笔为主题的答辩。五 教学办法1、凸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2、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3、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六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在“初读质疑研读解疑品读积累答辩升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

4、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语言功底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中提高交际会话能力。七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引入文本老师先给同学们猜一道脑筋急转弯,题目是这样的:如果在胸前挂一枝笔的是小学生,挂两枝笔的是初中生,则请问挂三枝笔的是干什么的?修笔的、卖笔的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是一位在胸前挂两枝笔的孩子。板书课题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用充斥情趣的导语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进入文本探究,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读全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主

5、要内容。2、提出预习要求: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课文分几段?分别写了什么?3、检查预习情况。三、再疑细品,引发探究1、探究品质:这位挂着两枝笔的孩子是个怎样的人?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带领这个问题,再读课文。2、学生自主探究:读读找找划划想想3、交流:1 板块一、他是个爱面子的人句子: 他想,教授、作家、记者谁的口袋里不插两三枝笔呢?于是,无论到哪儿,他都不忘挂上这两枝宝贝笔。 小亮听了,恨不得地下裂开一道缝,他好钻进去。a谈观点。b读句子。c品句子。 小亮一听写信,就着了慌。他想,自己给爸爸写的信,爸爸就回信指出不少毛病。现在老奶奶让我写信,不容许吧,老奶奶会说我不像个红领巾;说没带笔吧,

6、可明明挂着两枝笔。小亮左右尴尬,想来想去只好说:“奶奶,我写不好。a谈观点:为什么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他爱面子。小亮明知道自己力不从心,可他没有拒绝,因为他担忧老奶奶会说他不像个红领巾,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爱面子。b红领巾指什么?c“左右尴尬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陆小亮之所以感到左右尴尬,是因为他想如果 老奶奶, ;如果 老奶奶, 。请按你的理解填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还是个怎样的人?d理解分号的作用。表示并列的关系e通过朗读体会小亮的尴尬之情。自由读个别读齐读(2) 板块二、他是个不好学的人句子:老奶奶的信内容很简单,就是说包裹收到了,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念,可小亮却感到则费力。用钢笔老划破纸,用圆

7、珠笔又不如用钢笔好写,笔换过来又换过去。虽说是早春,可小亮却全身发热,手心湿漉漉的。三四十个字的信,写了大半个小时。要写信封了,哪知道第一个字就把他难住了 陆小亮终于容许老奶奶写信了,可他写得则“费力,他费力得怎样?请边读边想。 让学生谈谈看法。 这么简单的一封信,可小亮感觉到他是多么的费力,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会怎样?着急 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其着急的心情。自由读个别读齐读(3) 板块三、他是个懂礼貌的人句子: 小亮左右尴尬,想来想去只好说:“奶奶,我写不好。 他走进邮局,趴在桌子上,按奶奶的吩咐写了起来。a读句子b谈体会(4) 板块四、他是个虚心接受教诲的人句子:后来,王老师知道了他的心事,

8、找他谈了话。不久,小亮的两枝笔又挂起来了。(5) 板块五、 四填写空白,体验角色陆小亮为什么又挂上两枝笔呢?王老师跟陆小亮谈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根底好的同学用上分号来写。1、学生练笔。2、交流反应。五小小答辩,升华主题让学生展开充沛的想象,进行以“小亮该不该再挂两枝笔为主题的答辩会,让学生说理:可以先挂一枝,再挂两枝;也可以说他以后再也不挂笔了;或者说等到他成绩上来了再挂。1、合作讨论(允许学生离开座位互相讨论) 。2、现场答辩教师作好组织工作,不偏向其中任何一个立场,给学生一片自由争辩的晴空。(1) 代表发言(2) 自由答辩3、教师总结:刚刚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剧烈的舌战。答

9、辩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都能坚守自己的立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希望你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对身边的事物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来锻炼自己的语言叙述能力,提高自己的分辨是非能力。六提领重点,总结全文1、找出课文中的过渡句,说说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2、利用过渡段,体会文章的中心。八 板书设计本课板书体现精要有用,反映学生的研究成果,具体设计如下:挂两枝笔的孩子 是个 爱面子 的人懂礼貌不好学虚心接受教诲答辩主题:小亮该不该再挂这两枝笔在?挂两枝笔的孩子一文的教学设计中,老师积极倡导学生发展研究性阅读,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了下列几个方面:一、注重学生主体,焕发课堂

10、活力。体现“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那么,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发展研究性阅读的根底。在教学设计中,充沛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努力不使课堂成为“教案剧的舞台,不是按照教案中的预先设计一成不变地实施,而是在许多环节上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现场生成教学:学生研究到什么就学什么,学习内容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充沛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发现的成果,展示他们在课堂中生命活动的焕发过程,就连板书也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充沛尊重学生的意见。二、注重语言实践,提高叙述能力。以课本为内容,采用“填写空白和“小小答辩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活动的环境和时机,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叙述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三、翻开学生心灵,享受学习乐趣。学习语文应该是一次美丽的畅想。在?挂两枝笔的孩子一文的教学中,老师把研读的专题建立在它的答案不是确定的根底上,这时学生的探究空间更广大,畅想更丰盛,从而促使他们怎么想就怎么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心灵的花朵在课堂上尽情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