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46153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课程。好多科学教师倍感科学课很难上,如何让科学教学充满活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根据我多年的代课经验,我深深体会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利用游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玩的天性,而游戏又可以使小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发展,于是游戏便变成了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他们能够兴致勃勃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这样,不仅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还能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

2、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测量太阳高度”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同学们猜一则谜语:“你有一个好朋友,乌黑的身体乌黑的头,无论你到哪里去,东南西北跟你走(谜底:影子)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和学生在投影仪前进行“搭手影”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变换位置,想一想为什么要在光源和屏幕间才能出现影子?这样,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发现影子的成因和变化规律。2、引导提问,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热情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提问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

3、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的秘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3、积极参与,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

4、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实验名称,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实验结论。如在教学植物的叶时,就安排学生在不破坏植物,不伤害植物的情况下去捡各种各样的叶子。学生们兴奋地捡回了一大把叶子,我一看,有梧桐叶、银杏叶、杉树叶、铁树叶、黄杨叶等,形状有圆形的、扇形的、卵形的等;叶缘有全缘的、波状的、锯齿的等,各种各样的叶子都有。再引导学生仔细看,来观察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又如三年级上册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我在前一天就布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食物,第二天上课时我一看,学生带来了馒头、大白菜、米饭、红薯

5、、洋芋片、白萝卜、红萝卜、大蒜、面条、薯条、玉米、菠菜和南瓜等很多食物。在教学米饭、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发生变化,产生了化学变化后,我让学生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检验自己带来的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学生们兴趣盎然,探究的热情高涨。思维活跃,纷纷用碘酒小心、仔细地在自己带来的食物上检验,并惊讶而又高兴地记录情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因观察自己所收集的材料而更热烈,思维也更活跃,探索热情也更高涨。因为收集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科学学习的过程,才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大胆创新,激励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条件限制下,而采取

6、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活动。但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是小学科学实验中的主角,我们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其中在课堂上让一些大胆的学生来动手做演示实验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当然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前提是实验课前,应该在老师指导下反复练习,以确保这个演示实验能成功顺利。到台上演示的人选方面,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实验的难易程度来挑选可以胜任的学生,可以是学习认真的学生,也可以是成绩不好但有进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更可以是优秀的学生。例如:我在教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就邀请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上台来做“振动的音叉轻触水面”的实验。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学习气氛变得宽松、活跃,学生们都关心着实验会否成功,因此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当这些上台学生被我们老师信任、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才会对实验课有更大的积极性,才有可能把科学学得更好。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深深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