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46002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通化市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20分) (共4题;共20分)1. (4分) (2018七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走在文字的世界里,犹如打开了人间最美的画卷。春天,文字就是那x l()的春雨,_着hu tun jn c()的江南;夏季,文字是那在jng m()的夜里吟唱的蟋蟀,守望着露水的黎明;深秋,文字就是那似火的红枫,尽情绽放zh x()了一夏的热情,_着生命里最精彩的片段;寒冬,文字就是如约莅临的漫天雪花,用期盼_了岁月无边的清寒。文字如心,浅笔静开,相约于文字,_出生命最美的花环。(1) 阅读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_;_;_;

2、_(2) 给文中空缺处词语依次选择恰当的一项是( ) A . 润湿收获编织覆盖B . 收获 覆盖润湿编织C . 润湿 覆盖编织收获D . 润湿 收获覆盖 编织2. (10分) (2012绍兴) 古诗文名句填空。(1) 百川东到海,_?(长歌行)(2) 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若到江南赶上春,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4) 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5) 近年来,当中眼国务院坚决实施平抑房价的调控政策,目的是要让广大普通百姓买得起房,住得上房,引用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就是要“_”。(6) 单进社会,多元发达的信息媒体,总是不加筛选地把社会的假恶丑与真善美

3、一并呈现在大众的面前,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了正确地看待世界、评判社会,就一定能“_”,是非曲直心自明,对前途充满信心。(填王安石的一句诗)3. (3分) 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 A . “大元”B . “解元”C . “进士”D . “榜眼”4. (3分) (2019九上台州月考) 写出下列诗词所描写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_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二、 阅读(57分) (共7题;共57分)5. (3分) (2015七上邵阳期中)

4、 名著阅读(1)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2)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真假_、三借_6. (2分) (2017八上抚顺期末) 选出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B .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本巨著,罗曼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子秘密的语言大师”。C . 在作者笔下

5、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读来情趣盎然。D .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人胜,与作者的独特研究方法有关,他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触角、上鄂等,努力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7. (5分) (2016七上桐乡期中)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 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B .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C . 论语是记录

6、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D .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命若琴弦、湘行散记。(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文段选自

7、_(书名),作者是_。文中的“他”指的是_(人名),他是一个_的人。8.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亲近泥土 游子归来,原都是为着寻觅,有所追怀的,更何况在这冷露清秋时节,在这忽而霏霏、忽而潇潇、忽而滂沱的秋雨里。此情此境,无疑是触发忆念与遐思的一种酵母剂。带着深沉的凉意 , 荒疏的逸趣,它使望见的一切都变得有情有意了。“人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忆起了“弃我去者不可留”的悠悠岁月,忆起了童年,忆起母亲,默诵着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的土地,闪烁着绚烂的妖冶。庄子在宥有这样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

8、反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我的恋土情结的形成,却并非来自于书本,而是自小由母亲灌输的。母亲郑而重之地告诉我,人是用泥土制造出来的。这个胎里带来的根基,使得人一辈子都要和泥土打交道,土里刨食,土里找水,土里扎根。最后,到了脚尖朝上,辫子翘起的那一天,又复归于泥土之中。母亲说,不亲近泥土,人是长不大的。许是为了让我快快长大吧,从出生那天起,母亲就叫我亲近泥土不是用布块来包裹,而是把我直接摊放在滚热、铺满细沙的土炕上,身上随便搭一块干净的布片。到了能够在地上跑了跳了,我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泥孩。泥土伴着童年,连着童心,滋润着摇曳多姿的生命。可以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都是在泥土中

9、摔打过来的。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也就割断了同滚烫的泥土相依相偎的脐带,成了虽有固定居所却安顿不了心灵的形而上的飘泊者。整天生活在高楼狭巷之中,目光为霓虹灯之类的奇光异彩所眩惑,身心被十丈埃尘和无所不在的噪声污染着,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真是从心底里渴望着接近原生状态,从大自然身上获取一种性灵的滋养,使眼睛和心灵得到一番净化。从格致意义上来说,泥土对我有另外的含义。也许,泥土是人类最后据守的一个魂萦梦绕的故乡了。纵使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她的身边,也应在有生之年,把这一方胜境好好珍藏,埋在心灵深处;并经常跟这个记忆中的“故乡”作倾心、惬意的情感交流:从多重意义、多个视角上对她作深入

10、的品味与体察。通过搜寻,打捞那些业已梦幻般模糊的痕迹;并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审美意义的回应:把被遮蔽的东西豁然敞开,把那本已模糊的旧日情怀,以生动鲜活的“图示化外观”展现出来,烙印在心灵的屏幕之上。泥土饱藏着开拓和创造的无穷潜力。当东风吹拂大地时,泥土便睁开矇昽的睡眼,充满着柔情蜜意,慢慢地舒展腰肢,以一种天生的母性亲和力,为人们奉献出源源不竭的财富。我想,只要在泥土里久久地凝神伫立,大自然便会把那无限的潜力,聚集到我们的脚下,然后像气流一样,通过经络慢慢地升腾到人们的胸间、发际、遍布全身。(1) 第段划线句中 “凉意”的含义是什么?(2) 第段“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

11、”,一句中的“熟悉”“陌生”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3) 第段中说“生命在远离自然的自我异化中逐渐地萎缩”,从本段看,作者说自己生命萎缩的理由是什么?(4) 在作者看来“没有条件长期厮守”在泥土身边的人,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家乡?结合第段内容分条作答。(5) 从全文看,作者提出“亲近泥土”的理由有哪些?9. (10.0分) (2017七下麻城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

12、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1) 朱自清先生写春花时用了“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选文中也有相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加以赏

13、析。(2) 文章用“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个句子开头有什么好处?(3) 选文从色、形、态三个方面来写紫藤萝花,请你仿照示例,分别从选文中找出一个相应的句子来。示例:色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10. (16.0分) (2018安顺)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

14、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媵人持汤沃灌_同舍生皆被绮绣_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略无慕艳意_(2) 翻译下面的句子。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 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4) 从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5) 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11. (5.0分) (2014黄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