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45959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分类汇编试题(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X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细胞的分子组成(10全国)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选B解析: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所需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0重庆卷)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C. 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D. 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答案: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

2、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所以答案错。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故答案错。质粒是只是环状的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故答案错。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知识,以及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选修),此题属识记类,为容易题。(10全国2)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碳酸钙的作用是 丙酮的作用是 (1) 光反

3、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 。(0新课标)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解析1: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命体。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具有细胞核。人体细胞的周期长短差距很大,不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评析】本题考察了生物

4、必修I中关于细胞的内容,讨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以及细胞周期的内容,应该说考察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作为高考的第一题。不过个难度的试题处在高考中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02山东高考理综)、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H在.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答案】D【解题立意】本题考查溶酶体与酶、运输等的关系,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水解酶属于蛋白

5、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溶酶体属于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些物质,形成具有消化作用的小泡,所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的运转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态下机体也要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们进行分解消化。(10四川卷)、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有的特点是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C.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后代D.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及微生物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无线粒

6、体,但是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A错。硝化细菌无固氮酶,但能利用无机氮NH3作氮源,B错。硝化细菌无细胞核,但进行分裂生殖,不能进行出芽生殖,错。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所以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D正确。(10海南卷)1.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答案】【解析】糖类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其中还原糖指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等,所以对。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可以被水解,B错。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C错。乳糖

7、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需水解成单糖后被吸收,错。本试题综合考试学生对糖类的知识的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0江苏卷)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RNA合成在细胞核中进行,而核糖体结合到RNA上进行翻译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因此R合成的同时不会结合核糖体,A项正确。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式有关,所以唾液腺细胞核胰腺细胞等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含有的高尔基体多,B项正确。核孔为酶和RNA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项正确。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

8、需要耗能,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在吸收物质时集中分布在细胞两端以提供能量,D项正确。有丝分裂(10重庆卷)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答案: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所以答案B错。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故答案错。质粒是只是环状的N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A,故答案错。分析:此题考查了

9、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知识,以及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选修),此题属识记类,为容易题。(1海南卷)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答案】【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中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称为细胞板。此题背景为动物细胞,故错。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刚开始不久,所以B错。C描述的现在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现象,正确。两个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级式在细胞分裂前期的特征,故D错。减数分裂(1安徽卷)2雄蛙的一个

10、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1、S2)。比较C与C2、S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不同 1与2相同,S与2不同CDNA数目C1与C不同,S1与S相同 . 遗传信息C1与C不同,S1与S2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 C2 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1 和C2的遗传信息相同;而和S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刺激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

11、同源染色体平均分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遗传信息不同,且X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答案正确。(0江苏卷).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细胞中染色单体散最多可达9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及考生理解能力。人精子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单体可达到9条,A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带着遗传信息可能不同,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壳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

12、时期,即同源染色体分开前,C项正确,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种类型4个精子,D项错误.(0江苏卷)28.(6分)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期、S期和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 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

13、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人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l.9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 (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答案】()M 122412 (4)甲(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解析】本题借助细胞周期的DNA含量变化曲线考查细胞周期及分

14、裂期特点,同时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能力。(1)根据题意S期细胞被标记,洗脱放射性的胸苷后,S期的细胞经G期变化后变为M(2)细胞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因此从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其细胞总数比例最大值,即变为间期细胞,故经历的时间为分裂期的时间,即M期的时间。因染色体只在分裂后期加倍,故分裂期染色体数目变化为122-12(3)加入过量胸苷后,只有处于期的细胞被抑制;刚结束S期的细胞,再次经过、M、G1期后再次到达S期后受到抑制,经历时间为.1.8+.4=7。其他各期细胞达到期的()从图可知,甲动物分裂期所占时间比例为18/(3.7.+2.2+1.8).8/1.31.%;乙动物分裂期的比例是.9/24=008,观察染色体形态变化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的细胞,而分裂期细胞数目的增多与其所占细胞周期的时间的比例呈正相关,因此选甲动物作为观察材料。(5)洋葱根尖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有细胞壁,因此分裂末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广东卷)3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有效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