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45498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线建设:离我们最近的工业遗产攀枝花钢铁厂是三线建设的产物。与宽广的武钢、包钢厂区不同的是,攀钢的厂址颇为 局促。按照国际惯例,建设一座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至少需要5平方公里的平地,但这 里却只有2.5平方公里、高80米的山坡。设计人员大胆提出了台阶式设计方案,通过大规模 爆破,将山坡平整成4个大台阶、23个小台阶的台阶平地,辅以先进的多种运输方式和相应 的工艺流程,浓缩安排下钢铁厂的布局,被人们誉为“象牙微雕”式立体大型企业。在三线建设时期,许多厂矿单位都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厂房、办公楼、宿舍楼、食堂、 校舍、医院等一应俱全。图为四川洛带512厂宿舍。在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的今天,有的企业搬

2、迁后成为“弃城”,而更多的企业通过改制、 转型、重组、合并而重获新生。1966年,中央选定在涪陵白涛镇的大山里建设816核工厂。 1984年,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816工厂原职工队伍军转民,改建 为化肥厂。1993年更名为重庆建峰化工总厂。三线建设决策的确立当时三线建设决策不仅凝聚了毛泽东等中国决策者应对复杂战略形势的思考和筹划,而 且还和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以及国家安全有着深层的关联。中国古代几千年处在“陆权”时代,中原王朝遭受入侵的威胁大多来自西北部游牧民族。 在东部,浩瀚的大海形成可靠的天然屏障,十分安全。当世界进入“海权”时代,中国的安 全格局发生了180度大转

3、变。从1840年至1945年的105年中,中国遭受侵略的七次大规模 战争,无一不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发端。而我国最发达、富庶的经济区域和政治文化中心城市, 又都集中在东部沿海柔软的腹部。国家没有可靠的战略后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实行军事包围,对新中国的威胁依然主要来自东南沿海。 由于当时对苏联的“一边倒”外交政策和接受苏联经济援助,实际上将苏联作为大后方,建 设重心放在东北、华北地区。建设战略后方的问题并不紧迫。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 战。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美国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 战火燃到了中

4、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 弹,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毛泽东彻夜未眠,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6日清晨6点,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 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这个行动指的是他的一个 多年宿愿一一骑马沿黄河考察,既有浪漫的诗情驱动,又有现实的经济目的,可惜就此中断。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 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三线建设的战略 决策终于确立

5、。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 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说:我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开了会,会议决定:(一)在国务院成立专案小组。建议由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谢 富治、杨成武、张际春、赵尔陆、程子华、谷牧、韩光、周荣鑫等十三人组成,李富春任组 长,薄一波、罗瑞卿任副组长。(二)各个方面的防备措施,除作战部提的四条外,还应包括大专院校、科学研究、设 计机构、仓库、机关、事业单位等,以及城市、矿山的人防措施。各有关方面,都必须按照 主席指示的“精心研究,逐步实施”的原则,尽快进行研究,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

6、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建设。(2)第一线,特别是十五个大城市的现有续建项目,除明年、后年即可完工投产见效的 以外,其余一律要缩小规模,不再扩建,尽早收尾。(3)在第一线的现有老企业,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城市的老企业,要把能搬的企业或一个 车间、特别是有关军工和机械工业的,能一分为二的,分一部分到三线、二线,能迁移的, 也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迁移。(4)从明年起,不再新建大中水库。(5)在一线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设计机构,凡能迁移的,应有计划地迁移 到三线、二线去,不能迁移的,应一分为二。(6)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不得

7、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报告将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参加专案小组的各个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应的工业、国防、 农业、教育、铁道、城市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纳入明年计划和“三五”计划。报告还建 议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任主席。同时,恢复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筹备处,积极准备北 京地下铁道的建设,并考虑上海、沈阳两市地下铁道的建设,通由铁道部负责。8月30日,邓小平批示将报告印发中央工作会议,以后又发给各中央局、部委、省委执 行。10月30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并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95年计划纲要(草案)。 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 提出的三线建设

8、总目标是:“要争取多快好省的方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 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成昆铁路,连接四川省会成都和云南省会昆明的成昆铁路,自成都经彭山、眉山、夹江、 峨眉、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米易、攀枝花、元谋、禄丰、安宁抵达昆明,全长 1083.3km。成昆铁路1958年北段开始施工,以后几上几下,至1964年,仅建成成都至青龙 场61.5公里。1964年第四季度西南铁路建设大会战,重新开始建设,1970年7月1日建成 通车。成昆铁路全线修建桥梁991座,总长度相当于56座武汉长江大桥三线建设的决策就是在这样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确定的,当然这个决策也颇

9、为符合 中国的地缘战略特点:中国属于均衡型国土形状,东西南北外围至中心地区距离相差不大,可以明显地分出内 外线、前后方。从四个方位最顶端测量中国的中心点,大致在甘肃兰州至陕西西安之间的宝 鸡。再从自然地形看,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由南至北是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帕米尔高原、塔克拉玛十大沙漠、天山山脉、贺兰山脉等,海拔 几千米以上,地势险峻,气候复杂,形成难以逾越的天然半月形屏障。历史上曾经远征欧、 亚、非的马其顿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至此而止,从未有任何一支外国军队能够从西部入侵中 国内地。东北部有大小兴安岭,也易守难攻。陆地疆域中惟有北部内蒙古高原中部,相当开

10、阔,大部为沙漠、草原,是一条易攻难守的通道,须后退到陕西秦岭、山西雁门关一带方有 险要可守。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势较为低缓,多为丘陵和平原,后退到太行山脉方有利据 守。于是,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确定将川、贵、云、陕、甘、宁、青和鄂、豫、湘西部作为 三线战备后方。“两点一线”是川、贵、云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两点指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贵州六 盘水煤炭基地;一线指连贯四川和云南的成昆铁路。邓小平将其形象地比喻为“钟摆式摆 动”,即以攀枝花为中心,向北和东形成一个扇面三角区域,攀枝花的钢材运往成都、重庆, 六盘水的煤炭运往攀枝花,成都、重庆的机器运往攀枝花、六盘水。1964年11月,邓小平率领李富春,薄

11、一波等亲自赴两点一线考察。一路上山高路险, 不少地段公路修筑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半山腰,路面很窄,常常一侧是陡坡,另一边为万丈 悬崖。公路急弯很多,但没有护栏,又是不平坦的泥土路。几十辆汽车组成的长龙时而盘旋 而上几乎接近山顶,时而蜿蜒而下直至谷底。一辆汽车在急转弯时飞出路面,幸好卡在两棵 大树间,避免了一次坠入深渊的厄运。成昆铁路途经四川西南和云南北部的崇山峻岭,70%的地段地势险恶,地质结构复杂,既 有钢铁般坚硬的岩层,也有一炸即坍塌的松软泥石,素称“露天地质博物馆”。干线跨越的 大渡河、金沙江等河流两岸分布着高达几百米的悬崖峭壁,人都难以立足。铁路建设条件之 艰险恶劣,是中国铁路史上罕

12、见的。全线修建桥梁991座,总延长92.7公里,相当于56座 武汉长江大桥;修凿隧道、明洞427座,总延长341公里。桥梁和隧道相加的总长度,竟占 全线总长度的39.4%。这是世界铁路史上的一个奇迹。因地势险恶,全线有三分之一的车站找不到适宜建站的 地方,只好建在桥梁上和隧道里。承建的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 长110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共有1000多座烈士坟莹。1984年12月8日,中国成昆铁路象牙雕刻艺术品与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的月球 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模型,作为人类征服大自然和进入宇宙空间的三件礼物, 被评为联合国特别奖,放置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中

13、。三线建设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中选址三线建设之所以艰难,不仅是因为西部地区缺乏工业交通基础,也因为当时为了备战, 刻意追求在恶劣的地理环境中选址的原则。1964年7月1日,周恩来在接见越南国家计委副 主任阮昆时说:工业布局问题,从战争观点看,要设想一、二、三线,不但要摆在平原,也 要摆在丘陵地区、山区和后方。工业太集中了,发生战争就不利,分散就比较好。8月19日, 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在向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报告中提出:“今后,一切新建项目不论 在哪一线建设,都应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不得集中在某几个城市或点。”当月, 国家建委召开一、二线搬迁会议,提出要大分散、小集中,少数国防尖端项目要“

14、靠山、分 散、隐蔽”,有的还要进洞。虽然这些选址原则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环境,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却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和不便。如陕西汉中飞机工业基地,下属28个单位分散在两个地区、7个县的3000多平方 公里范围内。其中一个企业被分散在6个自然村落中,有人开玩笑说“这是鸡窝边造飞机”, 而且加工装配零部件需要用汽车往返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倒运。还有的企业车间和住宅区相隔 十几里山路,职工上下班极为不便。贵州一个厂的车间建在远离交通干线的深山溶洞中,一 到冬季,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群众感慨道:“洞中方数月,世上已千年。”陕西新建拘00 多个三线项目,将近90%远离城市,分散在关中和陕南山区的48个县、4

15、50多个点上,多数 是一厂一点,有的甚至是一厂数点,被群众称之为“羊拉屎”、“瓜蔓式”。“村落式”布 局。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日新月异的尖端科学技术行业,例如电子、航空工业, 因为信息闭塞,不能掌握世界新技术潮流,造成技术改造落后。还有的企业选址时没有考虑 到本行业的特点,造成实验困难。如川东一家潜艇厂建在长江三峡上游,每年有三分之一的 时间潜艇不能下水,入海试航要用驳船装载通过三峡急流险滩,运到几千公里之外的东部沿 海,十分不便。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三线建设的评价一直有很大分歧。有人说,三线建设是在错误的时 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建设;也有人说,三线建设投资效益低下,影响了国民

16、经 济的发展;还有人说,当时对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作出了过高的估计,三线建设造成了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易经中说:“上九,潜龙勿用。”大意是:当环境不适应的时候,龙只能被困在水 潭里不能行动。当改革开放来临、全国都在展翅腾飞时,许多三线企事业单位却成了徒有尖 牙利爪和飞天翅膀的蛟龙,深深陷在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因动弹不得而痛苦地呻吟着。1984 年11月,国务院三线办公室(1983年12月成立,90年代改为国家计委三线办公室,21世 纪初至今为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设在成都)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第一批调整121个 单位,其中关停9个,迁建和部分迁建49个,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到2005年,国 家共规划安排调整项目201项,三线建设调改工作全部顺利完成。一些对原料依赖性强的加 工企业搬到产粮、产棉区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小城市如孝感、咸阳、宝鸡、沙市附近; 一些生产家用电器、日用消费品、自行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