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4493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建筑施工坍塌事故安全措施1 管理措施严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编制关各工程项目部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执行项目经理组织, 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的规定。 并按照项目经理签字、公司安全部审核、 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并经项目总监审查签字后实施的程序,严禁项目资料员随意下载网络方案报批,确保专项施工方案符合项目实际,对施工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要素齐全,并严格按照要素顺序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要素包括: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3 施工计划4 施工工艺技术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 劳动力计划7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认真搞好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是交底人和被交底人面对面进行,交底双方必须在安全

2、技术交底书上手写签字生效。项目部必须对新进场、转岗、轮岗、离岗后重新上岗的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让项目全体作业人员都掌握本工种的自救、互救方法,提高所有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的识别能力。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凡是在有可能导致坍塌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中都要对其支撑体系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表,参加验收人签字。严格执行用于支撑(防护)的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制度钢管、扣件、钢丝网、锚杆等材料进场时, 供货方必须同时向项目部提供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涉及特种作业的施工项目,要坚决落实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2 技术措施2.1 钢管脚手架工程纵向水平杆应设

3、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不应小于三跨。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设置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与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2.1.4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十字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2.1.5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长不小于两跨,宽200mm,厚 50mm。2.1.6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十字扣件固定在距钢管下皮不大于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

4、十字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伸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的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立杆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m。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剪刀撑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

5、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高度大于等于 24m 的双排脚手架要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小于 24m 的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 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悬挑脚手架不宜超过20m 高度。悬挑钢梁采用双轴对称截面型钢。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架的U 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悬挑架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 1.25 倍。型钢悬挑梁悬挑段应焊接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

6、小于100mm。脚手架地基与基础必须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的有关规定执行。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输送管固定在整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严禁移动或拆除架上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 主节点处的纵、横水平杆2 连墙件3 纵、横向扫地杆2.2 模板工程用于承载模板工程支撑体系的首层地基周边应排水畅通,地面要分层夯实,并浇筑垫层,垫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5。地基承载力要通过验算,并满足设计要求。模板支撑架立杆要符合下列要求1 起步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钢管交错布置2 立杆应采用直接扣件对接或钢管套

7、筒套接支撑结构要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并按下列要求布置1 扣件式支撑结构,扫地杆高度离地不得高于200mm2 碗扣式支撑结构,扫地杆高度离地不得超过350mm3 承插式支撑结构,扫地杆高度离地不得超过550mm支撑结构顶端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必须满足下列规定:1 悬臂长度 =立杆自由端长度 +可调托撑伸出立杆端部长度。2 悬臂长度不能大于 500mm。3 可调托撑螺杆伸出立杆自由端端部的长度不能大于300mm,插入立杆端部内的长度不能小于150mm。4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上下应同轴。5 可调托撑上的支撑梁应居中。当有既有结构时,支撑结构应与既有结构

8、可靠连接,并符合下列规定:1 竖向连接间隔不超过2 步,优先布置在水平剪刀撑或水平斜撑层处。2 水平方向连接间隔不超过8m。3 附柱(墙)拉结杆件距支撑结构主节点不大于300mm。剪刀撑布置要符合下列要求:1 竖向剪刀撑两个方向的斜杆应分别设置在立杆的两侧,底部要求与地面顶紧。2 竖向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旋转扣件中心要靠近主节点。3 水平剪刀撑间隔层数不应大于 6 步。4 顶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5 水平剪刀撑要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只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6 纵横水平杆要与立杆连接,其连接点间距不大于150mm支撑结构严禁与起重设备、施工脚手架连接。支撑结构使用过

9、程中,严禁拆除构配件。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扣件拧紧扭力矩必须保证在40-65N M 之间,支撑结构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荷载。模板支撑结构物必须进行杆件刚度、强度和承载力计算,并满足设计要求。3 土方开挖、边坡支护和人工挖孔桩防护3.1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要遵循从上到下,分层开挖,边开挖边支护的工艺流程作业。基坑顶部 2m 范围内不能堆放弃土、建筑材料等。明确降排水措施,基坑顶部地面要有排水沟或排水管道,地下水位高的基坑要先降水再施工,并在基坑底部开挖集水井排除集水。大型基坑开挖前,要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浇筑防护桩。基坑开挖前要设置监测点,落实专人监测基坑开挖时和基坑开挖后监测点的变化情况

10、。如发现有超过监测方案规定的位移、裂缝、管涌、突水、异响时,要立即撤离人员,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3.2 边坡支护根据边坡防护设计图纸的要求,编写分部分项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明确边坡防护措施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并严格施工质量检查。在边坡顶距边坡开挖界面不小于2m 处开挖排水沟。开挖边坡时,严禁在作业面从边坡底部向边坡坡面方向掏空挖掘。确定监测点,安排专人监测,若发现有位移、裂缝、突水、突气、异响、异温、异味等非正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施工,撤离人员,观察其发展,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3.3 人工挖孔桩支护相邻人工挖孔桩不得同时开挖,要采用梅花状布置开挖。边开挖边浇筑钢肋混凝土或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

11、强度不能低于C15。护壁模板必须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的75%时,才能拆除。人工挖孔桩顶部地面2m 范围内不得堆放弃土、 建筑材料和行驶大型载重汽车。适时监测桩壁有无非正常变形、崩塌等异常情况。恩施市辖区内的项目应按照恩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禁止使用人工挖孔桩的通知(恩市建字【 2014】245 号)的规定执行。0万 U豆体验卡卡号: 50D890668267e3349e33密码: 686d03401eefba96faba奖品名称: 5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50De7a00c543af387fc0密码: b26488ce65abc1787202奖品名称: 5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12、: 50Dbac63885c802fd52e密码: 3d1c344384327b85efff奖品名称: 5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50Dd97f0765bdf6998a3密码: 48db1c14e42a2b321fac奖品名称: 5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50D61215eb41ae3cc919密码: 25bffae5346e7b7d2548奖品名称: 1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10D1cab621456ab278ab密码: 709f65f32865af2559c2奖品名称: 1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10D8f1d6a4b953f3474e密码: 6e2e4017cce30dc7e055奖品名称: 1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10Dd1fc6d6dd529b6892密码: a5dbdd8338f91d2c0701奖品名称: 100 万 U 豆体验卡卡号: 10D08377b71d4374262b密码: 1d7a7c21ebd99b798a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