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448482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持续金融内涵和地方实践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退化、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以 及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 球共识。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过于关注经济效益 的传统金融理念不符合发展潮流。推动金融成为向善向上的力量,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 益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Finance,SF)成 为政商学界关注的焦点,并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重要共识。变可持续金融的缘起和演变可持续发展理念最早可追 溯到百年前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 CSR)思潮,其诞生与 管理道德密切相关。1924 年,美国学者谢尔顿在管理

2、的哲 学中提出:天堂不是建立在公司的损益表上,而是建在每 个人的尽责上,但此说法并未引起业界过多关注。 1953 年, 另一位美国学者霍华德R鲍恩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出版, 企业社会责任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但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 存在争论。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 M i l t o n Fr i edman , 1962 , 1970)倡导的股东理论认为,企 业唯一的社会责任是在符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 大化,这也被称为企业非道德性神话(My thofAmoralBusiness );另一位经济学家罗伯特爱德华 弗里曼(R.Edward.Freeman,1984)提出的利益相

3、关者理论 则认为,企业除了关心股东利益以外,还要对所有受企业活 动影响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从实践看,20 世纪 70年代后,西方社会企业不道德经 营行为日益猖獗,为解决环境污染、两极分化、劳工问题等 社会矛盾,同时改善企业形象,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全新 的管理理念得到推广。1973 年,英国政府发布公司法改革白 皮书,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公司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 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关怀职工健康和职业发展,关注社会公 众和生态环境。上世纪 90年代开始,美国、欧盟等均制定 了社会责任法律法规,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也更加关注企业 社会责任。2019 年8 月19日,181 家美国顶尖公司首席

4、执 行官在美国商业组织商业圆桌会议( BusinessRoundtable ) 发表公司宗旨宣言(Stat emen tO nThePurposeOfACorpora tion ) 提出,公司应 致力于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这些都逐步表明企业非道 德性神话的破灭。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日益丰富,并逐步演变为可 持续发展理念。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 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又称地球宪章)21 世纪行动议程 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9 年,时任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灵魂三问,并于次年 启动全球契约行动,主张跨国公司遵守人权、劳工、环保等 十大标

5、准,降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2004年,OECD公司治 理准则提出公司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2010 年,国际 标准化组织发布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指南ISO26000,首次给出 企业社会责任的权威定义,即组织通过透明和合乎道德的行 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而承担责任。2015 年,包括中国在内的 193 个国家 领导人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涵盖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 SDGs),旨在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及可 持续发展理念对金融业也造成

6、深刻影响。如,20 世纪 70 年 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潮快速发展时,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Responsiblelnvesting,SRI )也逐渐兴起,倡导 在投资中兼顾财务收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本世纪以来,越来 越多的企业将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nvironmen t,Social,Governance,ESG )融入到决策中,ESG 投资大行其道。此外,还陆续产生了绿色金融(GreenFinance,GF)、社会影响力金融(SociallmpactFinance,SIF)、绿色投资(GreenInvesting,GI)、社会影响力投资(Sociallmpactlnvesting,S

7、II)、公 益创投(VenturePhilanthropy,VP)、慈善金融(CharityFinance, CF)、普惠金融(InclusiveFinance,IF)等概念。在2018年12月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公报中,可持续金融被正式使用,并引起广泛关注。同年,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起成立可持续金融技术委员会,旨在制定 可持续金融的国际标准(ISO/TC322)。可持续金融的内涵从语义上,可持续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理念一脉相承。可持续发展理念认为,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金 融是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金融活动。如果将经济效益与环 境效益、经济

8、效益与社会效益分别结合,可得到可持续金融 的两大支柱:绿色金融与社会影响力金融。模型范式描述如 下: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社会影响力金融,即 SF=GF+S IF 。 下文将探讨这两大支柱。融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改 善、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等领域的经济活动, 所提供的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等相关金融活动和服务的总 称。其具体实践相对丰富,主要包括绿色债券、绿色信贷、 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等。自 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之后,绿色金融在中国快速发 展。根据中央结算公司和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020 年 6 月联 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2019 研究

9、报告,2019 年中国 发行了 3862 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总 量位列全球第一。中国人民银行 2019 年 11 月发布的中国 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 2018 年末,全国银 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 8.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 全年新增 1.13 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 14. 2%。同时,绿色基金、绿色PPP、绿色租赁等新产品和新 业态不断涌现;绿色金融标准、统计制度、信息披露、评估 认证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安排逐步完善。在 2020 年 5 月中 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 持项目目录(2020 年版)

10、中,备受争议的煤炭清洁利用、燃煤发电机组等被剔除出目录,标 志着中国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标准更趋一致。融社会影响力金融社会影响力金融是指运用金融手段 解决社会问题,如应对教育、医疗、劳动就业、食品安全、 防范青少年犯罪、应对老龄化等社问题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具体来看,主要包括社会影响力债券、社会影响力基金、社 会影响力投资、社会影响力保险、社会影响力信贷等。2007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最先提出影响力投资这一全新概念,倡 导资本通过有经济效益的投资来开展公益活动。2010 年,全 球首只社会影响力债券彼得伯勒(Pet erborough )债券诞生 于英国,旨在为圣贾尔斯信托(St. Gilest

11、rust)等慈善组 织联盟筹集资金。该联盟为英国城市彼得伯勒的短期服刑人 员提供服务,目的是降低他们出狱后的再犯罪率。此后,陆 续出现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教育、青少年归正扶持、特殊 群体职业培训等社会影响力债券项目。此类债券通常由投资 者来承担实施费用,政府或公益组织作为最终支付者,并根 据项目实施结果来决定投资者收益。按绩效付费、收益浮动 是社会影响力债券的主要特征。此外,业界还尝试设计具有 结构化特征的社会影响力基金等产品。综合来看,相较于绿色金融,社会影响力金融发展历史 相对较短,尚未形成统一的金融标准体系。在实践中,各金 融机构的实践也各具特色,如摩根大通、LaCaixa银行下设 社会

12、金融相关业务部门,瑞银倾向于将相关社会影响力金融 产品出售给私人银行客户,德意志银行则设立了社会投资基金。以上金融 机构的不同尝试既体现了目前主流市场对社会影响力金融 的兴趣不断上升,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影响力金融市场成熟度 不高,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中国市场上,社会影响力金融仍 属于新兴事物,但各方对其关注度同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践可持续金融发展实践是一夜之城与创新之城,经济总 量已跻身亚洲前五。2018 年 2 月,国务院将作为首批可持续 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治 理支撑力不足等问题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

13、范区的意见明确指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可持续发展 先锋。是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在全球率先实现公交 车、出租车电动化,空气质量稳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具有 发展可持续金融的良好基础。目前,在政府、业界、社会组 织等共同努力下,市可持续金融生态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完善计顶层设计一是构建可持续金融法律及政策 体系。在绿色金融方面,2017 年 4 月福田区出台支持企业 创新融资实施办法,在全国率先落实绿色债的支持政策。 2018 年 12 月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 见正式印发,鼓励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 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2020 年,市率先推动绿色金融立法, 已

14、完成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二审审议。条例草案要求在深注册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以及享受 过政府优惠政策的机构强制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对金额超 5000 万元的项目及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项目进行绿色投资 评估;赋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等主体的行政处罚 权。在社会影响力金融方面,2017 年12月,福田区发布国 内首个鼓励社会影响力投融资的政策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 展社会影响力债券、社会影响力投资引导基金、慈善信托、 社会企业和中介组织、社会责任型投资等 5种业态。为巩固 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成果,构建防范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从需求侧净化非法集资的环境,于 2018年7月启动了居民 金融素养提升工程

15、。2020 年8 月,市残联与市地方金融监管 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身心障碍者信托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专业信托发展。二是丰富可持续金融对话平台。在绿色金融方面,2017 年 6 月成立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绿 金委),旨在搭建绿色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沟通协调平台。 绿金委参与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会议、UNEP全球金融中 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成员大会,主办绿色金融成果巡展等, 显著提升了绿色金融的国际影响力。2019 年10月,全球金 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FC4S)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 验室落地。2020 年9 月,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秘书处 落户。在社会影响力金融方

16、面,2017 年底,国际公益学院首 倡、77 家机构在发起全球社会影响力投资共识(又称香 蜜湖共识),在社会影响力投资的理念、目标和原则等方面达成一致,成为中国在社 会领域主导全球治理的有力尝试,目前香蜜湖共识成员 机构已超过 200 家。同时,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香港、 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就可持续金融建立了定期对话机制。行金融业界主动践行一是主动践行可持续金融理念。截 至 2000 年 9 月末,共有 13 家机构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 组织(UNPRI,全国共50家)。同时,部分金融机构通过组 织变革等方式,推动可持续金融实践。如平安集团建立了董 事会牵头的 ESG 管理架构,联动职能部门,以矩阵式管理落 实到具体业务;南方基金加入了气候行动 100+。二是涌现一批可持续金融产品及案例。在绿色金融方面 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打造了全国首个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深 交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