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448327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1.常用成语填字。(10分)( )手旁观 不知所( ) 义愤填( ) 精兵( )政 安之若( )( )人听闻 不言而( ) 摇摇欲( ) 心急如( ) ( )灾乐祸2.下列句子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B秋风中,满池残荷亭亭玉立,欢笑着,嬉闹着。C课堂上,小雨信口开河的话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D绿灯终于亮了,他目中无人地跨过马路。3.阅读下面的句子,推断含“水”的黑体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2、 搜狐高层透露,此次世界杯只增收了200万美元,这与此前公布的5000万元人民币相比,竟“缩水”了68。(“新浪网每日经济新闻”2006年7月31日)该书可圈可点处在于:并非拼凑灌水之作,而是积数十年研究的成果(光明日报2006年7月26日)缩水: 灌水: 4.修改病句,每句只在原句上改动一处。(2分)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也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治国、齐家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5.将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在横线上只写序号)(4分)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

3、 ;你高傲时, ;你莽撞时, ;你跌倒时, 。它呼唤你稳重 它呼唤你谦虚 它呼唤你挺立 它呼唤你清醒 6.读下面一则对话,简答问题。(4分)三个浑身泥土的淘气孩子抱住妈妈的脖子,问:“妈妈,明天是你的生日,你要什么呢?”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三个干干净净的乖孩子。”儿子们异口同声地嚷道:“真好,这样我们就有六兄弟啦!” 妈话中的意思是: 孩子们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7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通过探究获得的结论。(3分)材料一: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2个字。林肯在葛提斯堡的著名演说,上下台前后不到3分钟。材料二: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邀请瞿秋白作报告。主持人

4、介绍: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多次见到列宁的瞿先生作“关于如何做好北伐战争宣传报道工作”的讲话。与会者认为机会难得,纷纷做好记录准备。不料瞿秋白登上讲坛,开口干脆利落:“宣传关键是一个要字。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拳拳打在要害上。”材料三:1984年,年已古稀的里根和年轻的蒙代尔竞选总统。里根发表竞选演讲后,一名支持蒙代尔的记者向他发问:“您不认为在这次选举中,年龄会成为问题吗?”里根微微一笑,答道:“我不打算利用我的对手年轻和阅历不深这一弱点。” 上述三则材料表明,成功的演讲往往具备以下三点: 8根据课文填空(5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 , ,

5、 。”张思德同志是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9名著阅读。(6分)(1)“骆驼祥子”的外号是在( )起的。(2分)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顺手牵羊拉走骆驼之后C、进城拉洋车之后 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2)祥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二、阅读(60分)(一)、(20分)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

6、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

7、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10“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一句中的“四书”是指 、 、 、 。(4分)11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2分)12整理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整理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明这句话的含义。(3分) 13选文中整理着重强调“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整理这样强调的目的是什么?(2分) 14细读下列语句,注意加点词的作用。(2分)(1)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

8、社会制度。 (2)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15整理为什么讲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想七天的故事?(2分) 16整理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2分) 17这四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3分) (二)、(20分)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qin sh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站在他的灵魂安息处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cu cn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备受jin o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sh f黑人的漫漫长夜。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发现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18(1)给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分别是: _ _ (4分)(2)给加点字注音。(2分)镣( )铐 歧( )视19文段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 ;文段中加点的“骇人听闻”意思是 ,“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