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446310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玻璃硅质原料 饰面石材 石膏 温石棉硅灰石 滑石 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7-20021 范围(略)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 勘查的目的任务(略)4 勘查研究程度4.1 地质研究程度4.1.1 预查阶段全面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矿产分布情况等有关信息,研究预测区内地质、大地构造情况、勘查矿产的矿点分布范围和成矿远景,必要时,选择有利地段开展路线地质踏勘,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提出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化潜力区。4.1.2 普查阶段充分收集、研究区域地质资料和矿产分布情况,根据勘查矿产的分布规律,圈出详查区或寻找、发现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床(点);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

2、,矿点的含矿性,矿床分布规律和成矿远景;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点),应大致查明矿体的分布范围、矿体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夹石分布及影响、破坏矿体的因素。4.1.3 详查阶段4.1.3.1 区域地质研究研究区域地质条件,勘查矿产的成矿特征、控矿条件、分布规律及其成矿远景,并对详查区和其外围的主要矿点做出比较;了解区域内其他矿产分布情况。4.1.3.2 矿床地质研究基本查明地层层序,含(控)矿岩系层位、岩性、厚度,研究其分布规律及控矿作用;基本查明控制和破坏矿体的较大地质构造的性质、规模、产状及分布范围;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变质岩岩类、岩性、时代、相带,研究变质岩的分布规律和对矿体的控制、破

3、坏作用;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及近矿围岩蚀变的类型、岩性、物质组合、分布特征,研究其分布变化规律和对矿体的控制破坏作用;基本查明砂矿床第四纪地质和地貌条件,含矿层位、岩性、岩相、结构和构造、基底岩性及起伏变化特征,研究其对矿体富集、分布的控制作用。4.1.3.3 矿体地质研究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连接对比条件和分布范围;基本查明矿体的产状、厚度、规模、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基本查明矿体的岩性、矿物组成及赋存规律;基本查明矿体中的夹石、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及有用、有害组分;基本查明矿体的氧化带、风化带、淋失带、水化带的分布范围、深度,研究其变化规律;基本查明矿体覆盖层的岩性、厚度,研

4、究其分布规律和范围;基本查明碳酸盐岩类矿体中岩溶的发育程度,研究其分布规律。4.1.4 勘探阶段4.1.4.1 矿床地质研究详细划分地层层序、岩性组合、标志层,详细研究含(控)矿岩系的岩性、岩相、厚度及分布规律,详细研究围岩蚀变及与成矿的关系。对沉积形成的玻璃用石英砂岩(石英岩)、石膏、大理石等矿床,以及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矿床,应研究沉积环境和沉积物质组成、性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对近代沉积的玻璃用石英砂矿床,还应研究有关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对控制、破坏和影响矿床的主要构造,应基本查明其形态、规模、产状、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及发育先后次序,研究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及对矿床的破坏或影响程度。对小构造也

5、要大致查明其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研究其分布规律。对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体,应研究其类型、岩相、岩性、成分、形态、产状、规模、时代、演化特点、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阐述对矿体的影响程度。对矿体影响或破坏较大的岩体,应基本查明其形态、产状及分布范围;对小岩体也应大致了解其一般特征及分布规律。对与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的温石棉、花岗石等矿床,应详细研究侵入岩体对成矿的作用。对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石墨、硅灰石等矿床,应研究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影响因素、变质岩岩性特点、变质相及其分布,研究变质作用对矿床的形成或改造的影响。应根据矿床综合研究资料,阐明成矿原岩的物质来源、成矿条件、成矿作用,总结成矿规律,明确找矿

6、标志。4.1.4.2 矿体地质研究详细查明矿体的空间分布及其范围,查明主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夹石分布以及成矿后断层、岩浆岩对矿体的穿插、破坏情况;找出矿体对比标志,使其能有根据地合理连接。基本查明矿体的氧化带、风化带深度和覆盖层厚度及其分布范围,并了解其物质成分,研究风化(氧化)作用对矿石开采、选矿加工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碳酸盐岩类矿体的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及其对矿体的破坏程度。对饰面石材矿应研究矿体中节理裂隙和层理面的性质、产状、分布情况和规律,节理裂隙、层理面间的间距,节理裂隙率、层面率(条% &);研究矿体中析离体、残留体、捕虏体、细脉体等色斑、色线的种类、形态、大小、数量、产状、分

7、布密集情况和规律及对荒料块度和荒料率的影响。对石膏矿应研究淋滤作用、水化作用对矿体的影响或破坏程度。对温石棉矿应研究矿体内的棉脉、棉脉组、夹石等组成特征;基本查明棉脉的纤维类型、产出特征,棉脉中隔板性质、组分及结构特征;基本查明棉组内棉脉的组合类型、棉脉间距、夹石产出特征及棉组规模;详细研究矿体内棉组数量、相互排列形式及间距、棉组间的夹石产出特征等;详细研究夹石或非蛇纹石岩体的性质、分布情况及其对矿体和矿石的影响。4.2 矿石质量研究4.2.1 预查阶段与已知矿床类比,了解预查区内矿石质量情况。4.2.2 普查阶段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矿石质量情况;对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点,应大致查明矿石的品位、物质

8、成分、伴生组分、结构、构造并类比矿石类型,大致查明矿体在走向、倾向上矿石质量变化特征。对饰面石材矿初步评价其放射性水平。4.2.3 详查阶段对玻璃硅质原料、石膏、硅灰石、滑石、石墨矿应基本查明矿石物质成分、赋存状态和结构构造,基本查明矿石质量在走向、倾向上的变化特征,初步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并研究其分布规律;初步研究玻璃硅质原料矿石的颗粒组成,石膏、硅灰石的矿物组成和主要矿物含量计算方法,硅灰石的成纤性,滑石矿石的工艺物理性能,石墨的结晶程度和片度。对饰面石材、温石棉矿应基本查明矿石质量的主要特征,并对其他性能进行初步研究。4.2.4 勘探阶段对玻璃硅质原料、石膏、硅灰石、滑石、石墨矿,

9、应详细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研究有用、有害组分的含量及其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按照矿石的地质特征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结合矿石采、选、加工特点和用途划分矿石工业类型,根据勘查投资者对矿石分级开采的需要,在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按照工业指标要求划分矿石品级,研究各矿石类型、品级的分布规律和所占比例;研究覆盖层、近矿围岩、夹石的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的可能性或开采时对矿石贫化的影响;研究风化(氧化)作用对矿石质量的影响。对玻璃硅质原料矿还应研究矿石中矿物颗粒胶结物和胶结形式、颗粒组成及各粒级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研究难熔矿物(如铬铁矿、铬尖晶石、锆英石、夕线石等)的种类、含量及其分布状态;

10、对石膏矿床还应根据对矿石矿物组成的研究,确定矿石中石膏、硬石膏含量的计算方法;对硅灰石矿还应通过对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和伴生矿物的种类、含量、结构、构造、嵌布关系等的研究,确定矿石中主要矿物含量计算方法,研究硅灰石的成纤性、可劈分性及纤维的径长比,还应根据一矿多用的特点,对矿石中硅灰石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做出综合评价,对需要手选矿石的矿床应系统地统计各矿体的含矿率;对滑石矿还应研究各类型、品级矿石的工艺物理性能,测定含矿率;对石墨矿还应研究不同结晶程度石墨的片度、解离难易程度,测定晶质(鳞片状)石墨的片度及含量百分比,研究矿石中石墨晶体或集合体与脉石矿物的嵌布状况。对饰面石材矿应研究矿石

11、品种及其赋存、变化情况和规律,研究不同品种的矿石成分(主要是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构造、颜色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研究矿石中杂质的种类、形态、大小、数量、分布规律和密集区,以及杂质对板材加工和板材质量的影响,研究矿石的体积质量(体重)、吸水率、抗压强度、耐磨性和光泽度,评价矿床天然放射性强度,并视需要研究矿石的抗冻性。对温石棉矿应详细研究石棉的矿物特征、纤维长度及空间变化规律,脉石矿物种类、含量、粒度、相互间以及与石棉的嵌布情况;详细研究矿石中石棉纤维的含量、各级棉的比例及分布规律,详细研究与石棉纤维伴生的磁铁矿、水镁石、碳酸盐类等有害杂质矿物,以及纤维中氟、氯等有害元素,基本查明有害矿物种类

12、、含量、粒度、产出状态等,并研究其加工处理的可能性;详细研究石棉纤维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查明其光学性质、劈分性、坚固性、耐热及导热性、耐酸碱腐蚀性、电绝缘性、磁性、吸附性、吸水性及化学成分;注意研究石棉(尤其是以短纤维为主的)是否具有分散成浆的湿纺性能。4.3 矿石选矿和加工技术条件研究4.3.1 预查阶段通过矿石类比研究,类比主要矿石类型的选矿、加工技术性能,做出是否可作为工业原料的预测。4.3.2 普查阶段大致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选矿、加工技术性能。对一般矿石进行选矿性能对比研究,做出是否可能作为工业原料的初步评价;对在国内工业利用尚无成熟经验需要选矿的矿石,应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13、。4.3.3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选矿、加工技术条件性能。对需要进行选矿试验的矿石,一般进行可选性或实验室流程试验;对难选矿石或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做出工业利用方面的评价;对生产矿山附近、有类比条件的易选矿石可以类比评价,不做选矿试验。4.3.4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选矿、加工技术条件性能。对需要进行选矿试验的矿石,一般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有类比条件的矿床、易选矿石,进行可选性或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对难选的或新类型的矿石进行半工业试验,大型矿床必要时做工业试验,选择最佳工艺流程。对石膏矿已有生产经验的可供类比的矿石类型,一般

14、可不进行可选性试验,但需在类比的基础上做出评价;对硅灰石矿除矿物分散或矿物较杂的矽卡岩型矿石均可进行手选;在晶质石墨矿石选矿试验中,应重视保护大鳞片正目( +100目、0.147mm)石墨及提高其产出率的研究。对玻璃硅质原料、硅灰石、石膏等矿的新类型矿石,可根据勘查投资者的要求,进行矿石工业利用性能的有关试验。对饰面石材矿尚未开发利用的矿床,应根据勘查投资者的要求测试研究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一般包括矿石在锯、磨、抛光、切等方面的技术性能及光泽度、板材率;对已开采的矿床,应收集已采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资料,如确认具有代表性时,可不再进行有关测试。4.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4.1 预查阶段收集

15、、分析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资料。4.4.2 普查阶段收集、分析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交通、供电等建设条件资料,大致了解普查区内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为是否可以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提供依据。对已经确定远景的矿床,应对所处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研究,进行地表水点调查和简易水文观测,大致查明矿床主要含(隔)水层特征、泉水流量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水文地质条件,并大致查明其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4.4.3 详查阶段4.4.3.1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调查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矿床的含(隔)水层、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溶发育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调查地表水体

16、分布范围和长期水文观测资料;基本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及其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必要时初步预测矿坑的涌水量,评价其对矿床开发的影响程度。调查研究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质、水量和利用条件,指出供水水源方向。4.4.3.2 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初步划分矿床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矿石力学强度;基本查明构造、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岩体风化蚀变程度及软弱夹层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矿床开采影响范围内岩、矿石稳固性和露天矿场边坡稳定性;对矿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调查老窿和生产井的分布情况,大致圈定采空区或开采区范围。4.4.3.3 矿床环境地质条件研究基本查明岩、矿石和地下水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