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44439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唐工程高支模工程建设方案1工程概况汉唐国际文化商业广场工程地下二层,地上三层、局部四层,框架结构,总2建筑面积 143650m,四层檐高 17.85 米。屋面大梁截面尺寸有 350 1000、 350 1300(井字梁跨度 41 米)、4001400(框架梁跨度 8.2 米),梁底距结构板最2大高度 8.6 米,屋面板厚 120mm,屋面面积约 1800m。局部格构梁截面60018002(共六道最大跨度28.8 米,平面面积约576m),梁底距三层结构板最大高度13.85 米。梁板砼标号设计为C35,采用商品砼。另外本工程位于局部钢结构处为单排梁柱南北布局, 其单排梁柱的两端与整体结构相连,

2、框架柱轴线距离 8.2 米,共 5 跨,梁截面尺寸有 500 750(底标高 13.7 米)、350900(底标高 16.7 米),柱砼标号设计为 C45,梁砼标号设计为 C35,采用商品砼,砼浇筑采用塔吊垂直运输。建设单位:汉唐国际广场管理设计单位:勃建筑设计事务所勘察单位:西北有色勘测工程公司监理单位:华建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监督单位:曲江管委会质量监督站施工总承包单位:建工集团总公司2编制依据2.1 汉唐工程施工蓝图2.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2.3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66-20082.4 建筑结构荷载规 GB50009-20

3、012.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2.6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2.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2.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20012.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1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2.11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9254 号2.1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3. 施工特点、重点与难点(1)模板支设高度达到16.7 米、13.85 米,短跨净跨为 7.8m,长跨净跨为40.6

4、 米 m,属于高架支模。重点在于模板支撑体系方案设计及过程管理控制。(2)高大模板的支设,安全隐患较大,洞口临边需做好防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项目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工作。(3)该工程建筑面积较大施工管理及协调管理能力要求高,设施料用量大。4. 施工准备(1)仔细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熟悉结构形状、尺寸,并按此选择合理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合理、有效的模板搭设方案,设计支撑体系布置详图。(2)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及支撑体系布置图,编制各种材料的备料计划、计划进场时间安排,确保模板支撑体系及时搭设及周转使用。(3)对脚手架及模板支设操作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做好详尽的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安

5、装质量及安拆施工安全。5. 施工安排5.1 劳动力组织由于本工程质量要求高, 为确保工程质量,主体施工期间,各施工队必须配备足够的木工、 架子工进行施工,所有架子工必须经培训,具有有效期架子工上岗证。架子工需要 20 人。5.2 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工序号职务负责容1高宝国项目经理分项施工方案的总体确定,方案审批、质量、安全控制。2雁清项目总工程师分项施工方案的总体框架的确定,方案审核,质量控制。3胡辉工程部经理现场、工程进度、施工协调、调度、安全管理。4维治材料主任钢管、方木、胶合板等材料合同管理,材料采购、租赁等。5杜栋技术质量部经理高支模施工施工方案编制,全过程的技术及现场巡视。6关驰技术

6、员高支模施工的技术指导、材料计划、发放及现场巡视。7包磊质检员高支模模板加工、安装、拆除质量检查,并形成记录。8石伟涛工长模板、钢管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人料机调度及进度安排。9楠测量负责负责验线工作。10蔡银国安全负责高支模安全教育、检查,并形成资料记录。6. 主要施工方法和工艺6.1 方案选择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 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

7、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 JCJ59-99 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省市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综合以上要求,采用以下施工方案:大梁模板采用镜面板模板及 60*80 方木背楞, M14对拉螺栓,模板竖向支撑体系采用 483.5 碗扣脚手架,梁底正中支撑及大小横杆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砼施工采用商品砼及布料机布料、机械振捣。施工中先浇柱随后浇梁板,而 600 1800 局部格构梁采取叠合梁施工方法分两次施工。6.2 模板工程方案模板设计大梁底模采用 18 厚镜面板及 60*80 方木背楞,梁侧模采用 15 厚镜面板模板

8、及 45*65 方木背楞,模板加固采用 48 3.5 钢管及 M14对拉螺栓,对拉螺栓间距沿竖向为 500mm,设置二 三道,沿梁纵向间距 500mm。现浇板模板均采用 15厚胶合板。大梁模板起拱高度: 156002=3.12mm取 35mm。模板支撑体系架体设计(1)大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483.5碗扣脚手架,屋面梁架体设计及计算均按 400*1400 大梁考虑,立杆布置为沿梁横向方向设置 3 排立杆中中间距450mm,沿纵向间距 900mm,小横杆间距 450,架体步距 1.2m,120mm厚现浇板架体采用 483.5 碗扣脚手架按 900*900 布局和大梁架体成为满堂架, 同时和本层框架

9、柱及下层结构满堂架全部有效连接(如后附图示) 。(2)局部格构梁按 600*1000 梁截面荷载考虑架体, 即立杆布置为沿梁横向方向设置 3 排立杆中中间距 600mm,沿纵向间距 450mm,纵、横向横杆竖向间距 1.2m,大梁以下粱与梁之间架体均按 900*900 布局形成满堂架,并且和下层结构的满堂架有效连接形成整体。(3)现浇板支撑立杆选用 483. 5 碗扣脚手架,立杆间距为 900*900mm。立杆顶部设置可调顶丝, 要求伸出水平钢管顶面不大于 200mm。纵横设置水平杆,水平杆间距同梁设置,并与梁支撑连为一个整体。支撑楼板的次龙骨采用 5070 木方龙骨,间距 200mm,主龙骨

10、选用 483. 0钢管,间距为 900mm。主次龙骨必须顶紧梁侧模,使之与梁支撑体系形成整体。(4)梁下立杆采用 483. 5 钢管,承重立杆顶部采用可调顶丝支撑在立杆上, 伸出钢管顶面不大于 200mm,梁下大横杆采用双扣件,两端立杆与横杆之间采用单扣件固定。本层结构梁荷载通过二层和三层两层结构支撑, 故在二层结构处采取同位搭设脚手架。(5)对拉螺杆梁身设置两道对拉螺杆,螺杆选用M14对拉螺栓,配 3 型件作为紧固件。(6)剪刀撑为防止大跨梁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弯曲变形, 对所有梁沿梁纵向搭设连续剪刀撑,沿梁横向每跨设三道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从架体中部设置, 扫地杆处必须设置,剪刀撑全高设置,夹角

11、 45 60。(7)梁侧模梁侧横楞采用 50 70mm木方,竖楞采用双钢管 48mm 3.0mm,螺杆选用 M14 对拉螺栓,配 3 型件紧固。4001400mm梁架体设计图楼板砼次龙骨6080木方主龙骨483.5 钢管对拉螺栓可调头主龙骨钢管下垫5cm厚木板主龙骨483.5 钢管次龙骨6080木方6001000mm梁架体设计图梁顶钢管相互贯通次龙骨6080木方主龙骨483.5 钢管对拉螺栓可调头钢管下垫5cm厚木板主龙骨483.5 钢管次龙骨6080木方框架柱满堂架与框架柱水平拉结满堂架满堂架与框架柱连接构造要求6.3局部钢结构处单排梁柱方案局部单排梁模板采用镜面板模板及60*80 方木背楞

12、, M14对拉螺栓,模板竖向支撑体系及横杆剪刀撑等均采用483.5 扣件式脚手架,砼施工采用商品砼塔吊布料、机械振捣。施工中先浇柱(下部分三次每次浇筑高度4.5 米,上部柱分一次完成),后浇梁(分三层循环完成) 。模板方案模板设计梁底模采用 15 厚镜面板及 60*80 方木背楞,梁侧模采用 15 厚镜面板模板及 45*65 方木背楞,模板加固采用 483.5 钢管及 M14对拉螺栓,对拉螺栓间距沿竖向为 500mm,设置二 三道,沿梁纵向间距 500mm。现浇板模板均采用 15 厚胶合板。梁模板起拱高度: 78002=1.56mm取 20mm。模板支撑体系架体设计(1)梁模板支撑体系采用 483.5 扣件式脚手架,梁架体设计及计算均按 500*750 大梁考虑,立杆布置为沿梁横向方向设置 5 排立杆(梁下双立杆) 中中间距 900mm,沿纵向间距 900mm,小横杆间距 450,架体步距 1.5m,大梁架体与框架柱及两端结构柱有效连接 (同上图)。但标高 16.7 米处 350*900 的梁侧立杆(梁断面方向)由原1.8 米变为 1.0 米(位于 14.35 处开始增加立杆)。(2)梁下立杆采用 483. 5 钢管,承重双立杆顶部采用可调顶丝支撑在立杆上, 伸出钢管顶面不大于 200mm,梁下大横杆采用双扣件,两端立杆与横杆之间扣件固定。(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