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43887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解读日本的国民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浅谈日本的国民性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 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与 中国相望。作为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 是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的从经济文化各方面影响 着日本,而日本的国民性格却反过来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剖析日本复杂国民性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读1、日本国民性格中的侵略意识作为群岛国家的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周围 几千个岛屿构成,面积不过万平方公里,与周围的中俄相比,它的生存空 间相形见

2、绌。而且,由于日本坐落在环太平洋的断裂地震带上, 是一个多 火山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4次,境内有100多处随时可爆 发的活火山,还受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除此之外,日本资源 匮乏,可耕地面积少。这样的地理环境给日本民族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 压力,使日本人总感到生存的困难,造就了日本人民敏感和捎带自卑的心 理特征以及危机和生存意识。而更具悲剧色彩的是日本本身国土面积狭 小,与之相邻的确是一个国土广袤、人口众多、政权统一的大国。与同处 孤岛的英国相比,英国相邻的是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纷争不已的欧洲大陆, 与日本相邻的则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统一国家, 而且这个国家在历史上的大 多数时期文

3、明都是领先于日本的。 这点区别意味深长。前者使英国有优越 感,后者是使日本民族始终有深层自卑感、 压迫感,这种自卑感表现到极 致就会使日本民族产生强烈的侵略意识,这种意识是对现状的不满和自卑 导致的强烈嫉妒心里。2、日本国民性格中的开放探索精神日本是一个太平洋岛国,四面环海,虽然陆地资源狭小,但是海洋资 源极其丰富。狭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优良的港湾,陆地资源的 紧迫和岛国环境带来的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迫使急于寻找出路的日本人民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与中国的闭关锁国不同,日本从很 早以前就开始了探寻世界的脚步。 早在隋唐时期,中国就与日本开始了全 面的接触,当时的中国繁荣强大

4、,影响力遍及欧亚,对于当时还处在奴隶 社会的日本而言,中国的文明和发展模式那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日本民族就是通过这种民族性格种蕴含的探索精神, 才能始终追上世界文明的脚 步,才能始终以利于世界之林而不倒。二、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1、错综复杂的文化来源兼具开放探索精神与自卑心理的日本民族, 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不断 吸收各国文化,对于自身的不自信以及对于强权的迷恋, 使他们的文化中 所蕴含的本民族文化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从早期吸收中国古代的儒家文 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直到现在大肆吸收西方各国文化,其来源之复杂 程度为人类文明史上罕见。在吸收各国文明的过程中,日本民族又按照他 们自己的理解将其杂糅在一

5、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本民族文 化,而日本的民族性格也在这种杂糅过程中日益复杂化。2、天皇制以及忠君思想日本的民族文化中最为特殊的是对本国“万世一系”认同。本尼迪克 特曾说“中国有史以来经历了 36个朝代的更替,日本则没有。它虽经历 了各种变迁,但社会组织并未瓦解,其模式一直未变。”所谓的“万世一系”也就是说天皇是世界的唯一统治者, 天皇的统治不会断绝,会一直存 在下去。这种思想对日本国民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 它培养了日本人民对 于“国”的感情,对本国怀有深厚的优势感,但这种优越感超过一定的限 度促成了国民稍许变形的爱国思想情绪。 事实也证明,这种思想经过明治 维新之后的政府教育强化,

6、在过去的侵略战争中对日本人思想的号召力是 强大的。而对国的感情的强化更出自于日本人忠的思想, 早在封建时代,日本 民族的忠诚观念就高度输入了政治体系之中,尊重与服从政治权威被作为 一种义务。在封建幕府时期,日本人忠的对象曾是将军和主君, 近代日本 做了种种努力,忠的对象转向了具体的人特别是天皇本人。 尤其是在二战 时忠对日本人的支配力是无可怀疑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了利用了天皇 这个最高象征的人的价值,产生了极其强大的影响力。二战后,天皇的保 留使天皇作为日本国家的精神支柱一直未倒, 其存在对日本人思维方式的 影响也始终存在。对“万世一系”的国的感情和自古以来培植的忠的意识 使日本人比其他人更

7、具有集团性和盲目性。3、宗教日本有三大宗教:儒教、佛教、神道教。从中国吸收过来的儒教和佛 教以及柔和各种教派形成的神道教,都使日本统治阶层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宗教对日本统治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中央 集权理念的影响。从中国传入的儒教强调中央集权合同智者的地位神圣不 可侵犯这种中国式的中央集权君主政治的基础概念和有关家族神圣地位 的固有思想融合在一起,对整个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另 一方面,儒教重视伦理的观念体系对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作为日本本土化的神道教更加深了民众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意识。神道在日本古代原是为了祈祷祭祀之用,明治维新之后神道成为了为日本法西

8、斯专制政治服 务的宗教。在二战期间,国家神道无论是在日本国内还是在侵略战场上,都成为了法西斯军国主义的一种侵略武器。三、结论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看日本民族同时兼具了自卑意识与开放精神,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日本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与 宗教体系。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民族性格中好与坏都是极其突出 的,也就是说日本民族容易走向极端。自然环境的绝对意义和相对意义上的劣势是不可变更的客观存在,它对日本民族国民性的影响可以是理性的发展观,也可以是感性的审美观; 可以成为自强不息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发动对他国侵略的借口。 导致这一 重大区别的正是作为主体的日本民族对自身处境以及改变处境的方

9、式和 途径的认识的不同。日本成功的规避了自然资源的劣势,通过科技立国、 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只是大 和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而错综复杂的文化虽然是各国文化交织的结果, 可在日本人民的创造中结合本民族的历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如茶道、花道、相扑等等,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我们在赞扬日本民族的同时也要警惕其民族性格中的劣根性。今天,在与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之争,与韩国的竹岛之争以及与中国的钓鱼岛、 东海石油之争以及各种经济纠纷等,日本国民性中关注自己的处境而忽视 国际环境中他者存在的狭隘岛国心理再次出现,日本右翼的军国主义也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如何用好地理环境以及岛国文化的这柄双刃剑, 是不利 转化为有利于民族发展的因素,对日本来说是个尚未完成的重大课题。#课程:老师:走进日本孙艳晓/ 浅 /谈日本国民 性郭亚楠0009级广播电视姓名:/学号:/专业:新闻学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